何琳仪,男, 1943年8月生,汉族,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学会理副秘书长,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67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1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古文字方向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计有专著 10部,其中独立完成者3部▶️💅:《战国文字通论》、《古币丛考》😆、《战国文字声系》🐸,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论文120余篇⏬,涉及先秦文献、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音韵、训诂诸领域⛸,亦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2007年3月30日下午,64岁的何教授在为学生讲授训诂学时,疾病发作🫶,在讲台上大汗淋漓👩🦲。学生们看到之后求他回去休息👨🦼➡️⛄️,但他仍然坚持上课👨🏿🎤,半个多小时后,在讲台上支撑不住,被抬到医院🩴。在医院抢救至次日凌晨3时,不幸离世🧑🏼🎤。
“何琳仪教授的溘然长逝,是我国古文字学界的重大损失🙅🏽♂️。”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徐在国教授惋惜地说1️⃣。下个月,将迎来他的64岁生日。而他的竹简著作也正在校对中,“遗憾的是,他再也看不到了🧙🏼♀️。”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战国文字无异于天书,被称为“中国最难认的文字”、“中国文字中材料最复杂的文字”,在中华文明的产生与传承上,其作用极其重要⚫️。西汉年间,鲁恭王在扩建宫室时🛼,在孔子的旧宅内,意外发现《论语》、《礼记》、《尚书》等简策,史称“壁中书”👎🏽,这些“壁中书”全部是用战国文字书写。在此前后,又发现有多部古典文献用战国文字书写。但有关古文的字典,却是一个空白🙆🏼♀️。史上著名者仅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了源于“壁中书”的古文形体500余字。
“但《说文解字》仅能称为古文字表,而不能称为古文字典🧖🏿。”时至今日,有“战国古文通论性著作第一部”之称的著作,即为何琳仪的《战国文字通论》,是海内外古文字学者的必备工具书🔠;而迄今中国唯一一部战国古文字综合字典《战国古文字典》的作者👱🏽♂️,也是何琳仪教授🗓。这两部著作,代表了当代战国文字研究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今天是何老师两周年的祭日!
大家来祭奠一下!
祭奠🤛🏼。
當年驚聞噩耗🚚,祭之以酒。
此時兩年已過。
哀悼大師!
惋惜,哀悼!
2009年新整理的——
(可能不很全🎈,有寓目其餘者請補充~~~)
1.《胡簋考釋六則》🃏,《古文字研究》7輯,1982年(與黃錫全先生合作)
2.《“
作者: 奈风何 时间: 2009-4-2 22:52 21.《貝地布幣考》,《陝西金融·錢幣專輯(14)》🈯️,1990年 23.《說文聲韻鉤沉》,《說文解字研究(一)》,1991年 24.《王夸布幣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1年5期 25.《尖足布幣考》,《陝西金融·錢幣專輯(16)》,
作者: 奈风何 时间: 2009-4-2 22:59 51.《古兵地名雜識》,《考古與文物》1996年6期 52.《釋賹》🧑🏻✈️,《河北金融·錢幣專輯(2)》,1996年 54.《銳角布幣考》𓀚,《中國錢幣》1996年2期 55.
作者: 奈风何 时间: 2009-4-2 23:00 戰國楚簡類: 2.《信陽竹書與<墨子>佚文》,《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1期 3.《仰天湖竹簡選釋》,《簡帛研究》3輯👨👧👦,1998年 4
作者: 奈风何 时间: 2009-4-2 23:02 序跋書評類: 轉個帖: [数典生活] 斯人已逝——祭奠何琳仪先生逝世二周年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76672 两年前,何先生离我们而去,至今日恰好两周年🔣。 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对于何先生,只是无限的景仰,就在先生逝世前几个月🤚,还曾想过拼搏一番投先生门下🖖🏼🈶,谁知先生英年早逝👉🏿。 到今天已经两年了。大约在三年前随恩师学习古文字时在图书馆找到了何先生的《战国文字通论》(订补),读得如痴如醉。问老师此书何如,师简单一句话📿,曰:“这书最好备一本👀。”恩师一般很少让我们“备”某书🦥👩🦯,只说可读或不可读,他的肯定让我倍受鼓舞,至少路子是对的。那时已通读裘先生《文字学概要》一过,对于断代文字学兴味正浓🌹,从此开始了解战国文字及其相关研究。除了正文,最有益者莫过于此书每小节后有底注,所列材料至夥,同时书后附有徐在国等先生所编战国文字论著目录,按图索骥👩🏻🦯➡️↔️,战国文字研究概况大体了然于胸🤙。先生逝世前的那个春节💂🏽♀️,又将此书通读一过💂🏽♂️🚋,不想几个月后先生竟溘然长逝🫅🏽!与先生虽未曾谋面,但心里一直把他当作老师,恩师领我入门𓀚🔅,先生的书指给我方向🧗🏿♂️,让我进一步走下去🏄🏿♀️,虽然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先生的某些看法有了不同的意见,但始终不减心中对他的景仰。 上博七👩🏽🦳🏋🏽,清华简👩🏫,如果何先生能看到…… 2006年6月25日下午于湖北省博 一帖發不了,祇好分開發,這裡附個word版省得再麻煩整理了—— 久仰何先生的文章、著作,但拜读得不多。近来读其《古币丛考》,还是能感到上世纪古文字学英雄时代的风气🙍🏿♀️。 如果古文字🤦🏼♂️、古文献学是一座宝山的话🙌🏽,何先生已幻为一方宽厚之阶。得容后人在此笔立观览。 肃拜 奈风何 先生☑️: “《殷墟甲骨刻辭類摹》” 應該為《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此主题已被 葉歡 在 2009-4-2 22:33:20 编辑过] 奈风何 先生☢️: “《殷墟甲骨刻辭類摹》” 應該為《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此主题已被 葉歡 在 2009-4-2 22:33:20 编辑过] 多謝指正🧑🏻🦰。word版的諸位自己改啦~ 悼念何先生 補充所缺 《古璽地菁華釋地三則》,《東南文化》2007年2期,與吳紅松合作 《釋塞》,中國錢幣2002年2期 《阅微知著濯古出新_王长丰的商周金文书法研究及其学术意义》,《書法之友》2000年4期,與陳國強合作 《滬簡<周易>選釋》(修訂),周易研究2006年1期🧑🏽🔬,與程燕👨🏻🦯、房振三合作 題名更正 《滬簡二冊選釋》🎊,
作者: 五指 时间: 2009-5-11 04:43 資源👨🏼🏫: 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上古史书籍大派送(56GB已全部完成)——谨以此帖遥为何琳仪先生三周年奠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405458&extra=&page=1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本帖最后由 拙夫 于 2009-3-30 19:40 编辑
作者: 奈风何 时间: 2009-4-2 23:21
标题:
作者: 云间 时间: 2009-4-3 00:16
标题:
作者: 指上蓮華 时间: 2009-4-3 06:25
标题:
頓首 再拜。
作者: 葉歡 时间: 2009-4-3 06:31
标题:
作者: 奈风何 时间: 2009-4-3 08:00
标题: 葉歡:
作者: 零雨是濛 时间: 2009-4-3 08:00
标题:
作者: 乐游怀风 时间: 2009-5-9 21:03
标题:
余生也晚,本来曾经以为能够见到何先生的……
作者: 五指 时间: 2009-5-11 04:38
标题:
标题:
感謝奈何風先生,整理何先生論著目錄也是我一致以來的願望🤦。
作者: 东山铎 时间: 2009-5-11 06:53
标题:
感謝諸位,感謝諸位~~~
作者: 严维权 时间: 2009-5-11 08:00
标题:
斯人已去🍦,其绩犹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人栽树,后人享蔭👨🏼⚕️🏍!应该悼念,永不忘记!
作者: 未名湖幽灵 时间: 2010-3-31 21:38
标题:
三周年祭日!
作者: 問道 时间: 2010-4-1 03:55
标题:
哀悼⇨!
作者: 五指 时间: 2010-4-1 04:13
标题:
作者: 在水一方 时间: 2011-7-14 01:02
标题:
祭奠👑!哀悼
作者: 银杏 时间: 2011-7-16 07:50
标题:
此身曾願與君見,怎奈我來君去先💂🏿。祝福何老。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