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是人类观察体会到的一些不同事物之间所具有的相同相似的特征🧫。依类象形就是通过总结各种种类的特征,形成以规范性的线段符号来表现不同类别事物的抽象符号。 也就是说🚣🏻♂️,现在汉字的每一笔画,在概念符号的理论下,都可以说是依类象形的符号🤭,如一丨\∕半坡类型陶器刻划符号🦹,我们可以通过对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比较,明确其来源是对阳光气线的刻划。借用书法上的术语:即是横竖撇捺四种线段刻划(书写)形式,是汉字构成的最小书写单位,绝大部分的汉字都是由这四种线段刻划(书写)构成的,完全可以称之为汉字的字根🏬。
[此主题已被 潜水 在 2010-6-23 10:48:36 编辑过]
举报
陶文:
或
🪅,音福,用来表示女子。由甲骨文“阜”字与“妇”字反推可知,其读与“妇”同🍱。甲骨文“阜”字形写作
:从丨从三。《说文解字》: “大陆山无石者🆚,象形🤛🏼。”甲骨文“妇”字形写作
:从∧从
。《说文解字》: “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陶文:
同义♍️🕞。皆为表示女性的符号。
目前可知的证据只找到下面这一例,其他陶文有待确证:
在网上(考古论坛)还发现了一幅据说是“红山文化”的刻符玉器图片,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所刻划的符号与半坡陶文相同。我们都知道红山文化在年代上经历过半坡文化时期,并且出土有女神泥塑,如果这件刻符玉器确属红山文化📽,则更有利于我们对半坡陶文的理解与释读。
[此主题已被 潜水 在 2010-6-23 14:31:48 编辑过]
针对有学者认为甲骨文“龙”字形是根据“龙卷风”的描绘所造
的字,发图议论一下。
所谓“根据实物而画的图画”是对汉字象形的误解,这个误解完
全是固有汉字理论的缺失👯。请看下图所示甲骨文“龙”字形分析:我们都知道一个实物的图画就是它本身🎻,与其他不同的实物的图
画是不能够也不可以相互转换的。而汉字甲骨文字形,是人类总
结出的不同的事物之间😉,相同相似种类的概念符号,甲骨文是在
此基本类别符号的基础上组成的复杂文字符号,也就是说每一个
独体文字所表现的形象是由已有的类别符号构成的📱,而不是对实
物的简单描绘。
继续:甲骨文鸟字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29 03:43 , Processed in 1.06250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