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字的特性⚠,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教育的方式和结果
国人都公认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教育质量比中国的高🏇🏻😁,中国也努力地学习他们的教育模式。近代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都是仿照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而建立的👇🏼🚣🏽,为什么教育效果就是不如人家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他们的教育方法、方式,中国却是想学而学不来的。为什么⛹🏿♀️?因为学习的入门工具——文字特性不同。一些人并不同意“文字影响教育”的观点。这些人大概没有可到“工具决定工作方式”👤,这一事实吧🪙9️⃣?
平常人都知道,炼钢厂的工人组织结构同纺织厂的工人组织结构是不同的🚣🏽♀️,炼钢厂的工人同纺织厂的工人的气质也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
汉字楷体与拼音字母文字,都属于人们掌握科学知识的入门工具🌎,两者之间,也有类似上述两种工厂之间的差别状况。
拼音字母文字👩🏼🦲,具有系统性👩🏻✈️、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所以可以“学少知多”。使用拼音字母文字的国家的学生🎦,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学会常用文字的读写了🥤,以后的学习时间,就都用于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术上了❇️🤵🏿。由于掌握科学入门的工具---文字的成本很低,一般人就可以花较小的学习成本,学到很多的基本劳动技术🙆🏻♂️🏷,能胜任多种社会劳动,初中毕业就有能力养活自己了🐐,所以👱🏿,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和期望并不很高,因此🪜🙊,对教育的怨气也就很少了🤲。更重要的是🍇,由于拼音字母文字,具有系统性、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儿童的识字教育🫲,实际上成了认识和实践科学规律的教育🔎。这就使儿童们的头脑里首先形成了按规律做事的思维方式🐋,树立了必须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的信念,形成了实干加巧干的作风🏄。所以,人类的主要科学理论首先由西方人建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社会发展,西方最快🌝,就是必然的了👨🏻🦲。
而汉字楷体,是一种没有系统性、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文字♧,必须逐字死记硬背,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中国儿童的启蒙老师怎样教他们呢🧟♂️🌖?就是让他们死记硬背每一个字的形状🔳、读音和含义。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练写,一点道理也不讲,其实也没有道理可讲。儿童们只能机械而枯燥地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写✋🏿、反反复复地背。要是写错了👩🏽🏭,老师就罚写10遍,再写错了☎️,就加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