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子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图书馆藏甲骨文书籍提要》文本版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6 | 只看该作者

  158🙋🏽、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

  管燮初著。语言学专刊,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1953年1O月中国科学院出版,一册🧝🏽。

  目次包括:作者自序🚵、引用材料书目和正文。

  正文分四章:一、引论分甲骨文字、甲骨刻辞体例;二🤰🏼、句法:分句型、省略、语序、疑问句的格式及修饰语五节🙎🏼‍♂️;三🏕⬆️、词类:分名、代、数、量、时地、动🚰📚、系、形容、付🧈、连👨🏽‍🦱、介、感叹词十二项;四🤸🏼、结论。

  本书是作者据在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时的毕业论文改写而成🦐。书中引用材料主要根据十六部较为重要的甲骨文著作🔬,其中以《卜辞通篡》🙂、《殷契粹编》、《殷契佚存》、《殷虚文字甲编》及《殷虚文字乙编》上中辑为主。书中就考释有定论的文句作分析研究,对语法现象作系统的叙述,并提出自己见解。如甲骨文造字有象形、象意🕵🏿‍♀️♟、会意、形声🌷,用字方法有本义、引申与假借🉑,句子的结构大部分与现代语法差别不多🧝,并把甲骨刻辞中的词类分为十二项分别叙述。对于研究语言史、古代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6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7 | 只看该作者

  159🧖🏻‍♂️⛈、积微居甲文说·卜辞琐记🕵🏿‍♂️。

  杨树达著。1954年5月中国科学院出版🐏👩🏻‍🔧,一册。

  目次包括:自序🧖🏿‍♂️、正文。

  正文分两大部分;

  一、《积微居甲文说》:
  卷上🚶🏻,说字之文凡三十三篇📐,分四类🧟‍♂️:1👩‍🦲、识字之属十一篇,新作有升、炡⛹🏼‍♂️、齒三篇🫸🏿;2🏵、说义之属十三篇⚙️,新作有释征之后记释韡风👨🏽‍🦱、御、犬、省、从犬六篇:3、说通读之属六篇,新作有释弋彘🧑🏼‍⚕️❤️‍、相、大🍪🎺、杸舟四篇;4、说形三篇,新作有释农、卒两篇,
  卷下,考史之文二十篇,分五类:1🪄、人名属七篇👩🏼‍🚒🙎🏿,其中新作六篇👶🏽;2🤾🏽😐、国名属五篇,新作有释方、虘方、旨方三篇💆🏻:3👨🏽‍🍳、水名属二篇🙋🏼,全为旧作🫶🏽;4🥬、祭祀属二篇💁🏽,全为新作;5、杂考属四篇,新作二篇🏸。

  二、《卜辞琐记》➕:共收四十九条。

  综上所述,作者在第一部分中,共收五十三篇🫁,其中二十八篇为1949年以后的新作;第二部分是作者多年研究甲骨文,在读诸家著作时,对某些问题有所疑,辄复记之,或原书偶缺📤,而为拾遗补缺🏃‍♀️。尤其解放后的一些新作,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𓀎,对学习🧏‍♂️、研究古文字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6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7 | 只看该作者

  160🎚、耐林廎甲文说·卜辞求义

  杨树达著。1954年11月群联出版社出版,线装🤎👨🏽,一册。又1955年1月再版。

  目次包括🙏🏿:

  一、耐林廎甲文说:自序、正文。
  正文共六篇⚗️,即😞𓀚:释多介父🔑、说羌甲央妣庚之见祀、再说羌甲奭妣庚之见祀、甲骨文中开矿的记载一附开矿文字后记、说殷先公先王与妣日名之不同、释杏、

  二🧏🏻‍♂️、卜辞求义:自序、正文👷🏼。
  正文目录按二十八韵依次排列✴️,在每韵部中分别释字,共二百一十字👨‍🍼。

  本书对甲骨卜辞的一些考证求义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在第一部分甲文说中,通过甲骨文来探索殷人开矿的问题🫸🎡。这些问题,虽属探求👌🏿🧑🏿‍🚒,亦可备一说。

16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7 | 只看该作者

  161、殷墟发掘

  胡厚宣著。1955年5月学习生活出版社出版,三十二开本,一册。

  目次包括🔐💨:绪言和正文⛹🏽。

  正文分三章:

  第一章,早期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主要介绍甲骨文的埋藏🙆🏽‍♀️、搜集与流传、帝国主义者对我国甲骨文的劫掠及前三十年的著录🏫、研究情况。

  第二章🤷🏽,解放前的殷墟发掘工作。着重介绍解放前殷墟十五次发掘及其重要发现。

  第三章,新中国人民的殷墟考古学。介绍了1950年春殷墟发掘工作,并对殷墟以外的殷代考古工作作了简述👨🏿,对未来也作了展望🤾🏽‍♂️。

  本书是为纪念甲骨发现五十周年而作,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安阳殷墟的发现及历次发掘情况💈,并对解放前后发掘工作的不同意义进行了比较🧑🏻‍💻,为读者了解殷墟历次发掘情况提供了资料。同时对甲骨文的发现、研究的重要意义也进行了阐述。书后所附的一百版图版(包括一百零八幅图),使读者对殷墟的遗迹和遗物有具体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殷代考古和殷代历史的认识。

16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7 | 只看该作者

  162、殷代社会生活

  李亚农著。1955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十二开本👋🏻,一册。

  目次包括自序、跋和正文🌮🧑‍🏫。

  正文分十一章:第一章,殷族的起源及其活动的区域👧🏼;第二章,一夫一妻制的确立🙎‍♀️;第三章🤙🏻,氏族组织及宗法制度的崩溃🍘;第四章,殷代的社会经济情况;第五章🍸,高级阶段的奴隶制🛄🤶🏻;第六章,国家的形成;第七章,文化的起源一文字的创造;第八章,天文学和历法;第九章🙆🏽,艺术的繁荣和奴隶主的奢侈生活;第十章🙍🏼‍♂️,殷代的建筑的殷人的生活习惯👨‍🌾☝️;第十一章,奴隶制社会的意识形态。

  本书最大特点是将文献记载👨🏼‍🔬,与甲骨卜辞及其它考古材料相结合。对殷人的起源🖕🏽🤸。活动范围。社会经济、制度,国家组织😜,文化艺术及天文历法等进行了探索,提出殷代已是高级阶段的奴隶制社会。同时对古代东方奴隶制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并对此观点中的几个问题🪔,如♢:中国古代的奴隶是否为家内奴隶;在古代的劳动生产中是否公社成员占主要地位🍥,奴隶的数字是否比较不大⤵️;中国古代社会中是否有公田、私田的制度;中国古代是否有土地国有制等,一一作了论述。

  作者采用文献与田野考古发掘材料、尤其与甲骨卜辞的记载相结合,对殷代社会生活中的诸问题提出探讨,这对于研究殷代社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6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8 | 只看该作者

  163、甲骨学五十年

  董作宾著。1955年7月台湾大陆杂志社出版,三十二开本,一册。又,收入1977年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董作宾先生全集》🤎。

  目次包括👷🏻‍♂️:严一萍作序,正文。

  正文分五章:

  一⛹🏻,解题和概况:1、甲骨文字的定名。五十年间👩🏿‍🦲,异名甚多。自1933年朱芳圃的《甲骨学文字编》后,沿用此名。2、前期与后期研究的不同🏎。1899~1927年(前期),论著一百种;1927~1949年(后期)🩷👨‍🦱,论著四百五十种。3、甲骨文的字数和片数🧑‍🦽‍➡️✪。前期六、七万片🎅🏻,后期共二万八千五百七十四片👨🏽‍🍼,共约十万片。

  二、殷代文化宝库的开发:1、殷墟概略,2🤦🏿、殷墟开发的前期——私人挖掘🎤,3、殷墟开发的后期——公家挖掘,着重介绍了第一至十五次发掘情况。

  三,前期研究的经历👩🏿‍🦰:1、字句的考释,主要介绍罗、王的成就🦹🏼‍♂️。2、篇章的通读。

  四,后期研究的进程:1、分期的整理,介绍发现贞人及断代研究的十个标准问题。2、分派的研究,主要讲述殷代礼制的新旧两派之说📌。

  五。甲骨文材料的总估计:1、已见著录的甲骨文字:拓本二万九千零二十片,照片三百三十一片,摹本一万二千六百五十四片🚱,共四万二千片。2、未见著录的甲骨文字:共五万四千一百十三片。3💆🏿‍♂️、甲骨文材料的总估计✢:对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统计的十六万片甲骨提出疑义⛓,董氏估计仅十万片左右。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五十年(1899一1949)来甲骨文发现、研究的成果🦬,对学习、研究甲骨文者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工具书。

16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8 | 只看该作者

  164、续殷历谱

  严一萍著。1955年10月台湾艺文印书馆印行🦹。一册🧑🏿‍🦳。

  本书包括:作者自序、论文五篇和附录。

  论文共收:

  一🤸🏻‍♂️,殷历谱“旬谱”补🤵‍♂️:原载台湾《大陆杂志》第三卷第七期。
  二。正日本薮内清氏对殷历谱的误解🧑🏻‍✈️:原载台湾《大陆杂志》第五卷第九期✷🚊。
  三🐣,八月乙酉月食腹甲的拼合与考证的经过🤦🏽‍♂️:原载《大陆杂志》第九卷第一期。
  四,两宗月食考𓀄:原载《大陆杂志》第九卷第三↕️、四💇🏼、五期。
  五,一论“殷历谱纠诉:原载《大陆杂志》第十卷第一期。

  附录😦:
  1、殷历谱的自我检讨🏋️‍♀️:董作宾作🏋🏿‍♂️。本文是在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一百次座谈会上的演讲词🦶🏻。共分三部分:先谈甲骨学🫶🏽,殷历谱是怎样写成的👔🧜🏼,十年来的自我检讨🪺。
  2、殷历谱气朔新证举例:许倬云作。文章主要论点同董氏殷历谱之说,驳鲁实先的“殷历谱纠诱”一文的论点。原载《大陆杂志》第十卷三期⚓️。

  以上诸篇,除附录两篇外,其余五篇全为严氏所作。主要观点同董氏的殷历谱之说☎。

16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8 | 只看该作者

  165🦚、殷虚卜辞综述

  陈梦家著🧛🏼‍♂️。考古学专刊甲种第二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1956年7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十六开本,一册👐🏼。

  全书共二十章👮🏿‍♂️:

  第一章,总编:叙述了甲骨的发现、甲骨刻辞的内容及研究的经过🧑🏻‍🍳;并介绍殷墟的所在🧖🏿‍♀️🧚🏻、甲骨包含的年代、安阳历次发掘简况以及甲骨保存👩🏽‍🦰🧛🏼‍♂️、公布等情况。

  第二章🧑🏼‍⚖️,文字:论述诸家对甲骨文字初步审释🙆🏽‍♀️、字汇的编制、内容及考释方法和与汉字的构造等。

  第三章,文法:通过对卜辞中所含的九类词和句形的分析,详细论述了汉语语法结构规律。

  第四🏄🏼‍♂️、五章😝,断代:对甲骨断代研究提出了三个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将甲骨文细分为九期,粗分为早、中🪝、晚三期,同时亦保留董氏的五期法;提出贞人分组问题,尤其将武丁时的卜辞🕖,分出七👩🏻‍🦽、子👨🏿‍🚀、午组🥷🏼;通过字体变异𓀖、贞人的有无及其他条件👨🏼,提出廪辛🦞、康丁卜辞的区分等👵🏻。

  第六章✵,年代:对盘庚迁殷后的二百七十三年作了大概的推测🤛。

  第七章,历法天象:对殷代的历法、纪时法及一日内的时间分段、晚殷纪年🏠、月、日法和天象记录等皆作了分析。

  第八章💇,方国地理:通过研究卜辞地名及史书所载盘庚迁殷前后的迁徒,对殷的王都及沁阳为富达的田猎他、方国等作了论证。

  第九章🔁,政治区域:对卜年与族邦🌘、四土四方邑与鄙👩🏽‍🦳🧕🏼、邦伯侯伯进行了论述🌂。

  第十章,先公旧臣:介绍了诸家对殷商的世系研究🙍🏿‍♀️,对十个先公及一些旧臣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十一章,先王先妣:系统地简述了商王继统法和祀周与农历🚣🏼、周祭祀谱等问题。

  第十二、十三章👰🏼‍♀️,庙号:论述商王的庙号及各王的诸祖、妣、父🤸🏻🧇、母、兄、子和宗庙制度等。

  第十四章,亲属📟:阐述亲属称谓及宗法制度🙇🏼‍♀️。

  第十五章👶🏽,百官👩🏽‍🏫:通过对卜辞中的臣正🙆🏻、武官、史官研究,探索殷代的官制🏞。

  第十六章,农业及其它:对殷代的农业、渔猎👁‍🗨🤳🏼、手工业、商业及交通等进行了分析。

  第十七章,宗教🥬:论述上帝🔩👦、风雨、山川、土地诸神祗的情况。

  第十八章,身份↕️:通过卜辞中的人、“众”和周代全文中殷人身份的研究,论述殷代社会性质问题🧖🏽🤜🏻。

  第十九章,总结:通过上述各章的论述,对殷代社会的历史文化作了扼要总结🐿,并提出对这些问题的见解。

  第二十章,附录🤾:有关甲骨材料的记载,甲骨论著简目及甲骨论著简表⛳️。

  本书是一部较全面🎽、系统地总结1899年至1956年间所出土的甲骨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巨著。书中注意到甲骨卜辞、文献记载及其他考古材料互相结合、补充,同时也注意到卜辞本身内部的联系🏊🏻‍♂️。在充分总结、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研究甲骨文的体会🧑🏻‍🏭,对殷墟出土的甲骨资料的发现经过🎚、研究方法🪮、内容等进行了全面科学总结,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有些问题很有创见🔻。尤其在甲骨文分期断代方面作出了重要页献🍁。

  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正如有些读者曾提出的💨,有时引用材料没注出处🧝‍♂️,不便查找🧑🏻‍🔬;引用卜辞👩🏻‍🏫,有的核对不严,时有错漏。即使如此🌖,像这样一部全面总结五十七年来甲骨文研究成果的巨著📆,在甲骨学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迄今🕴🏼,在国内外的甲骨学研究中,仍然有着重大影响👩🏻‍🎨。

  1964年(日本昭和39年)10月,日本东京大安影印了本书。

  对本书的评论,有李学勤:《评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载《考古学报》,1957年3期:赤冢忠:《关于陈梦家氏“殷虚卜辞综述”》🥒🤨,日本《甲骨学》第六号,1958(日本昭和33年)3月。

16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8 | 只看该作者

  166🌽、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

  丁山遗著。《历史研究》编辑委员会编辑🧎🏻‍♀️‍➡️👗,1956年9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十六开本,一册。

  本书内容包括:一🐐、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二、殷商氏族方国志(未完稿)🧍🏻‍♀️。

  本书是根据甲骨文的研究来探讨殷商氏族制度及方国的地望🙅‍♂️。作者想通过这一研究🏋🏿‍♂️,以“确定殷商社会还是停留在氏族阶段的问题”及“殷商后半期的国家组织✅,确以氏族为基础”。作者从小屯出土的非贞卜文字中,发现大量氏族的“徽号”👩🏿‍🚀,认为可以“给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基本的确定”🤵🏻‍♀️💆🏽‍♂️。基于这些𓀇,著者结合文献记载及全文所述🍦,写出了前一部分《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在此基础上🧜🏿,为追寻殷商氏族的渊源及地望,又写了后一部分《殷商氏族的方国志》。此部分只列举了四十三个方国♖,其稿未完成👰🏻‍♂️。这两部分可谓姐妹篇。

  本书前后两部分广泛涉及殷商氏族问题诸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见解,如:殷商“邦畿千里”之内,分为田☛、亚🪐、任三服,“邦外侯服”,卜辞总称为“多伯”😡,邦内的“田亚任”卜辞总称为“多田”,亦即“亚族”别名;侯🦹🏽‍♂️、伯🚵‍♀️、男、田、亚一类封建的爵名,都为氏族别名👨🏼‍⚖️,或氏族之扩大;殷商政治组织确已胚胎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商末之世,已完成一种固定的继承法一季子继承;商王朝可能实行族内婚制等。对探讨殷商的氏族制度🦘,研究中国古代史及殷商历史,是一部较重要的参考书。

17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8 | 只看该作者

  167🙂‍↔️、古史零证

  周谷城著。1956年12月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出版,影印本♜,线装,一册🗜🧑🏼‍🎓。

  本书内容包括:作者自序和正文。

  正文共收七篇文章:一👊🏿、乱为乐之语(附丁山的信):二🤌🏼、释食☎️:三⛰、释它🛫、也、他🧘🏻、蛇🕵🏿‍♂️、它:四🚘、古代对天地的认识;五废为奴说(附郭沫若的信)👩🏽‍✈️;六、圭田辩🟣;七🧚🏻‍♀️、农夫田民两级考🛁🤳。

  以上诸篇,作者主要是从文字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史中的某些问题,个别篇也将甲骨文与文献相结合,对古代史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26 15:57 , Processed in 1.06071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