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說竹書《凡物流形》“俯而尋之”
(首發)
劉信芳
安徽大學歷史系
關鍵詞:竹書 字形 俯 尋
摘要:上博藏竹書七《凡物流形》“俯而尋之”,整理者的釋文為“任而伏之”,明顯有誤。本文認爲:所謂“任”字應釋為“俯”📯,“伏”字應隷定為“尋”🎫。並對句意作出説明。
上博藏竹書七《凡物流形》甲23🫂:
女(如)欲(察)
(一)𓀜,卬(仰)而視之,
(俯)而尋之,母(毋)遠
(求),厇(度)於身旨(稽)之。[1]
“而”上一字原簡字形如下🧶:
甲23
乙15
整理者隷定為“任”⛽️,[2]讀書會從其隷定而存疑。[3]按該字左從人,右旁上從宀形📛,下從土,可隷定為“”🎊👩🦽➡️,讀為“俯”。上博藏五《三德》15:“府(俯)視囗囗,
(務)辳(農)敬戒。”“府”之字形如下:
古璽3358“府”作:
“府”從付聲🤹🏻♀️,“”以“土”為聲符,上古音付為侯部幫紐字👸🏼,土為魚部透紐字🧑🏽💻,古讀音近🎎。典籍多“仰”、“俯”相對而言之例🤷♀️,如《太玄經》卷七:“仰而視之在乎上,俯而窺之在乎下。”因而讀“
”為“俯”的可靠性是很充分的🕺🏻🦸♀️。
“而”下一字原簡字形如下:
甲23
乙15
整理者隷定為“伏”🚮,讀書會亦是從其隷定而存疑🤽♀️。該字字形奇特👩👧👦,但仔細分析,則可以看出是兩手連帶肢體的交叉形體。我們不妨將簡乙15的字形分解為上下手形如下:
上手形
下手形
下手形經旋轉為:
將兩手形重組為:
簡甲23的字形也可如法炮製🤡:
上 下
下手形旋轉
重組
甲骨文❔、金文尋字左為兩臂伸出度量八尺之形,右竪畫為肢體形。字形分別如下🛀🏼:
甲骨文🧑🏽🎨:
(參看甲骨文編七三四頁,後一例為花東H3:1287.20)
金文字形:
子口尋鼎
簋
琱生尊
琱生尊2
鄩仲盤
尋仲匜
尋伯匜
甚六鐘
從上面字形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重組字形與甲骨文👩🏿🌾、金文尋之字形吻合,特別是與金文字形完全一致💜🎑。因此我們認為上博藏竹書七《凡物流形》甲23 、
乙15應當是尋字的變體。
《詩·魯頌·閟宮》:“是斷是度,是尋是尺。”“尋”本長度單位,用作動詞則是度量尋求的意思🍉。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尋所以度物,故揣度以求物謂之尋🔩。”《國語·周語中》“三軍之所尋,将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於是乎致武”🐿,韋昭注:“尋🌴,討也。”韋昭釋尋為“討”本身沒錯。但《國語》原文的意思是,蠻夷戎狄有服從周天子者,亦有反叛者👩🏼⚖️🥚;經揣度分析而知其有驕逸不虔者,將付諸武力🐖。知原文“尋”仍含有“揣度以求”的意思🧑🏻⚕️。
不難看出,簡文“(俯)而尋之”與“厇(度)於身旨(稽)之”句義相涵,“尋”字是用“尋”之本義。
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觀天用晷儀或式盤,晷儀、式盤的構造原理其實就是天象之投影。晷儀🖐🏽、式盤不僅用來定方位,而且還可以依據不同地區日影之長短來測距離。而實用的測量單位如寸、尺、尋、丈🤽🏼♀️、步等🧑,原本與身體相關。天象可觀而不可實測,故須俯而尋之⏯❗️,尋之的具體手段則為“度於身稽之”。當然這是字面意義的解釋,更深的思想涵義則在於,人本天生地長🤪🛋,知天所以知人🚵🏼👩🏿✈️,同時人又可以依據自身的秉賦領悟天地之理♠️,此所以知己猶知人。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亦“度於身稽之”也👩🏻🍼。郭店簡《成之聞之》19:“察反諸己而可以知人。”《尊德義》9🌬🚼:“知己所以知人🎅🏿,知人所以知命,知命而後知道,知道而後知行。”《語叢一》26~27:“知己而後知人,知人而後知禮💴👷,知禮而後知行。”上博藏五《三德》17👊🏻📣:“知天足以順時🔙,知地足以由材,知人足以會(合)親。”諸例亦可以與“度於身稽之”互參。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釋文採納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編釋文》(www.gwz.fudan.edu.cn 2008-12-31)的意見。“察”字釋讀依徐在國說,參氏著《談上博七〈凡物流形〉中的“詧”字》🤹🏼,www.gwz.fudan.edu.cn 2009-1-6🤕。本文凡引竹簡原文均附竹簡編號🌅🛐,不另具頁碼。
[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263頁❄️。
[3]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編釋文》🚬,www.gwz.fudan.edu.cn 2008-12-31🤸🏼♂️🧏🏿。
本文是提交2009年6月13日在復旦大學舉辦的“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朴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2月23日
点击下载附件:0622試說竹書《凡物流形》“俯而尋之”
原释为“任”的那个字陳偉先生最早指出可釋爲‘伏’或‘俯’🏂🏿。见(陳偉:《讀〈凡物流形〉小札》🕟,簡帛網🧑🍼🌶,2009年1月2日🛍️𓀘。 )復旦讀書會《〈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編釋文》後網友“裘迷”、“小疋”等人在跟帖中也有類似的意見。
刘先生说的第二字之甲骨文“寻”字,《简帛研究》网站已有文章《甲骨文“开”和金文“寻”》说为“开”字。“府而寻之”这个“寻”字,似可从之。
以字例之,
、
所从之所谓“土”似当为“又”字附加一横画而成📊,则此字实即多加了一横画的“府”字,只不过“付”所从之“人”旁写在了“宀”旁之外,跟“又(寸)”写分了家而已🗾。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