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蘇建洲:《弟子問》簡21“未見善事人而貞者”解
在 2010/8/20 0:22:08 发布

《弟子問》簡21「未見善事人而貞者」解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21曰:

吾未見芋(華)[1]而信者,未見善事人而△者。今之世□(非考釋的字形以通行字表示)

「者」字作🤎,整理者釋為「(絕)」🌊。)🐣。釋為『者』,文意通順;而釋『絕』則費解。15號簡中的那個字其實可能也是『者』的一種變體。」[3]何有祖 先生原贊同整理者的說法,後改從陳偉之說⚽️🛖,關鍵證據是《語叢二》4645「未有嘩(華)而忠者,未有善事人而不返者」。[4]二者比對,兩個字跡不清楚的字正是「者」字。至於能否進一步說簡15是「者」的變體🤦🏼‍♀️,還有待證據佐證,因為字形並不相似👤。

筆者要討論的△字🕰🦹🏼‍♀️,形體作:

    (反白圖)

整理者隸作「」釋為「憂」。何有祖先生同意此說,並翻譯作「沒有看到善於事人卻爲此憂愁的人」文意不甚清楚。

謹案🥻:楚文字「」字作

《性情論》31 《從甲》36 《從乙》03

但是本簡「△」上部顯然不是「」,而是「貞」🥵,比對下列字形🤙🏽:

《郭店‧緇衣》03 《包山》220

《望山》35   《柬大王》01

所以「△」應隸定作「」,應該是貞節👩🏿‍🍳、貞操的專用字💇🏽,簡文讀為「未見善事人而貞者」👩🏼‍🏫➜。「善事人」,似指「善於奉承人✸、討好人」,[5]如: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萬年廉平🗺,內行修,然善事人,賂遺外戚許👨🏼、史🙄➝,傾家自盡♎️,尤事樂陵侯史高。」

此可以與《韓非子 孤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不能以貨賂事人,恃其精潔,而更不能以枉法為治」參看。

又《漢書外戚傳下》:「孝元傅昭儀……為人有材略,善事人 🎇🤷🏿‍♀️,下至宮人左右,飲酒酹地🤘,皆祝延之🧘🏻‍♂️。」

《淮南子詮言訓》👨‍❤️‍💋‍👨:「凡事人者🔘☔️,非以寶幣🤦‍♀️,必以卑辭 。事以玉帛,則貨殫而欲厭;卑禮婉辭,則論說而交不結;約束誓盟,則約定而反無日。雖割國之錙錘以事人,而無自恃之道🕵🏼‍♂️,不足以為全。若誠外釋交之策,而慎修其境內之事。盡其地力,以多其積⛹🏿‍♀️🙇‍♀️;厲其民死🙎🏼‍♂️,以牢其城3️⃣;上下一心🧑‍🌾,君臣同志👨🏿‍🍼;與之守社稷,斅死而民弗離,則為名者不伐無罪👨‍🦲,而為利者不攻難勝🧑🏻‍🦽‍➡️,此必全之道也🙅🏻‍♂️🛌。」

這些屬於不正常或不正當的事人方式,必難貞全🧒🏼。《禮記郊特牲》曰🧑🏼‍✈️👩🏿‍🍳:「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 ;信,婦德也🧑🏿‍🦱。壹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史記趙世家》:「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貞臣也難至而節見 ,忠臣也累至而行明👺。」貞婦👨‍🦲、貞臣一也,皆明言事人須以貞信。反之,善於奉承人、討好人者只為己利🍉,無利可圖即去,毫無道義貞信可言。《呂氏春秋》記載一事可以說明:《呂氏春秋審應覽離謂》🧍🏻‍♂️:「齊有事人者🧑🏼‍🍳,所事有難而弗死也📔,遇故人於塗。故人曰🤲🏽:『固不死乎?』對曰:『然。凡事人以為利也。死不利,故不死。』故人曰:『子尚可以見人乎?』對曰🧑‍🍳:『子以死為顧可以見人乎?』是者數傳。不死於其君長🦻🏻🏚,大不義也🙆,其辭猶不可服,辭之不足以斷事也明矣🧖🏽‍♂️。」此齊人「凡事人以為利也」的觀念,在當時是「大不義也」可以呼應簡文「未見善事人而貞者」🧷。所以簡文可理解為「沒有看到善於奉承人,卻是貞潔的人」🙆🏻。上引《語叢二》45曰📪:「未有善事人而不返者」,「貞」對應「不返」,則「不返」應該讀為「不反」或「不叛」。[6]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 id=814、蘇建洲:《〈上博五〉補釋五則》,簡帛網, 2006329🕗。

[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月)280頁。

[3] 陳偉〈上博五《弟子問》零釋〉,簡帛網😥,2006.2.21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 id=215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14。【底下引何先生意見,皆出自此文,不再注出🤶🏻。】

[5]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511月)第一冊545頁👋🏽。

[6] 此蒙程少軒先生提示🧑🏿‍🎓。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0年8月19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8月20日



点击下载附件☀️:0720《弟子問》簡21“未見善事人而貞者”解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佑仁 在 2010/8/20 11:21:51 评价道:第1楼

    精采!

  • 海天 在 2010/8/20 14:58:41 评价道🧑🏽‍⚕️:第2楼

    謝謝!

  • 海天 在 2010/8/30 20:28:46 评价道:第3楼

    「吾未見芋(華)而信者」🍂🧓,芋原讀為華,馮勝君先生告訴筆者可以讀為,《說文》:訏,詭譌也。義正相反。

    按🍣:此說可從,《郭店‧尊德義》15:「教以言,則民訏以寡信」正可為證。

  • yihai 在 2010/8/30 22:48:35 评价道:第4楼

    「吾未見芋(華)而信者」👰🏻‍♂️,芋原讀為華,馮勝君先生告訴筆者可以讀為「訏」,《說文》:「訏,詭譌也🙅🏼‍♀️。」與「信」義正相反🎦。

    按🐘:此說可從🥫,《郭店‧尊德義》簡15:「教以言🏊🏼‍♀️,則民訏以寡信」正可為證。

    我以爲此說貌似甚合而實不好。蓋“訏”之反面意義甚強甚明顯,在“訏以寡信”句中跟“寡信”構成遞進關係是很自然的,而“芋而信”句中,“芋”所表示的應是比較中性、可能存在正反兩方面價值判斷的詞,跟“而信”構成轉折意味頗強的關係(試想,“吾未見詭譌而信者”👨🏿‍🚀,這不廢話麽?)。由此考慮👼🏻,聯繫古書有關文句🤾🏿‍♀️、楚文字用字習慣等強證,讀為“華”恐怕衹能是唯一選擇👜。

  • 海天 在 2010/9/2 14:26:01 评价道:第5楼

    《郭店‧尊德義》簡15:“教以言,則民訏(誇)以寡信🫂。”秉太一兄引的是陳偉先生的說法🛍️,當然是有道理的。一亥也有對此簡發表過意見🧚🏼‍♀️,見《復旦集刊》3輯 第170頁。誇華訏大概有同源的關係。

  • 秉太一者 在 2010/9/2 16:13:20 评价道:第6楼

    陈先生文失检🆕,现将原发言删除,抱歉

  • 海天 在 2010/10/29 23:21:50 评价道:第7楼

    簡21「者」字作✌🏽,其字形上部看起來從二「ㄠ」,整體結構確實與「絕」相似。對於此字結構,在下一直有個猜測:即底本原寫作類似「者」的字形,但書手對齊系文字不熟↔️,正好楚文字的ㄠ〈糸〉旁常見分解為三筆斜筆🤙🏽,所以將的斜筆誤以為是「ㄠ」,遂寫成的者字🐄。

    請諸友指正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7953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