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札記
(首發)
蔡偉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
《銀雀山漢墓竹簡(貳)》 [1]終於出版了,釋文和註釋都非常精審🪂,值得好好學習。研讀之後,寫出一些淺見🟤,敬請讀者正之⚀😏。
一👩🏽⚕️、兢久
《唐勒》曰:“馬汁(協)險(斂)正(整)齊🤱,周(調)均不摯(縶),步騶(趨)兢久疾數(速),馬心愈(愉)而安勞,輕車樂進。”(249頁)
兢🎅,讀為恒🍜💀。兢字古音是見母蒸部,恒字古音是匣母蒸部🤹🏼🖥,音近故可以通借🏠。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木强則兢”,《老子》甲本作“木强則恒”,[2]即其證🟨。“兢(恒)久”、“疾數(速)”皆複語🧗♀️。根據“兢、恒”音近可以通借這一現象💊,我們認為✍🏼🏌🏽:《逸周書·大武》“競竟”🤌🏽,慈利簡作“恒志”🥦,[3]疑今本“競竟”乃“兢意”之訛;《文子·道德》“有道德則夙夜不懈,戰戰兢兢🐉,常恐危亡”,敦煌唐寫本“兢兢”作“怛怛”,“怛怛”當為“恒恒”之誤。 [4]
“馬心愈(愉)而安勞,輕車樂進”👩🍳𓀕,整理小組指出🐘,以上二句與《覽冥》“心怡氣和👩🏿🎓,體便輕畢👩🦯,安勞樂進”三句相當。據簡文,《覽冥》“輕畢”當爲“輕車”之誤。高誘註謂“畢,疾也”,不可信。(250頁)[5]
案《淮南子·覽冥》是據《唐勒》而加以潤色,屬於再度創作🚢。两者之間雖然有很多相同的語句👩🏿🦱💤,但也有很大的不同。為便於比較🏃🏻,現列表如下💞:
可見二者之間並不是一一對應的🚣🏻♂️。不能因為高注於古訓無徵,就輕易地加以否定。[8]更主要的原因是:《淮南子》此處是用韻的👩🏼⚖️。現把《覽冥》原文抄在下面:
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車攝轡,馬為整齊而歛諧🕤。投足調均🤹🏽♀️🚴🏻,勞逸若一🧘♀️🧑🏼🦳;心怡氣和🧁,體便輕畢👨🏽🏭;安勞樂進👨🏻🍳,馳騖若滅;左右若鞭〽️,周旋若環🏓。世皆以為巧,然未見其貴者也。 [9]
此文以轡、齊、諧為韻;一🦵🌡、畢、滅為韻𓀊;鞭🩺、環為韻。[10]《覽冥》之所以作“輕畢”,顯然是爲了押韻。[11]如改“畢”為“車”,那就失韻了。所以我們認為:《淮南子》的“畢” 字⬛️,不可能是“車”的誤字👵🏿🐯。
二、據《銀雀山漢墓竹簡》校正今本《六韜》的誤字
《聽有五患》🫵:“故曰:叚(假)而有(又)叚(假),果有天下;耤(借)而有(又)耤(借),果成王伯(霸)。”(186頁)
整理小組注👨🦱:本書第一輯《六韜》第七篇有“叚(假)則有(又)叚(假)💅🏿,以王天下……”殘文,與此相近👩🏭。
案此文以叚(假)、下為韻;耤(借)🤲🏽、伯(霸)為韻,竹簡本《六韜》也以叚(假)、下為韻。可證竹簡本《六韜》的叚(假)是正確的👨🔧。根據簡本🌂,今本《六韜》當校訂為:
心以啟〈叚-假〉智,智以啟〈叚-假〉財,財以啟〈叚-假〉眾,眾以啟〈叚-假〉賢👮🏿♂️。賢〈叚-假〉之有啟〈叚-假〉,以王天下。
[1] 《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文物出版社🆑🏃,2010年1月。蒙施謝捷先生惠借此書👑,謹致謝意👎🏽。
[2]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文物出版社🐊, 1980年,第93頁、6頁。
[3] 張春龍《慈利楚簡概述》🦔,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 8頁。
[4] 王利器(《文子疏義》,中華書局🥮,2009年,248頁)引《詩·齊風·甫田》“勞心怛怛”(毛傳🥿:“怛怛猶忉忉”)為證,云“自宋本以下俱作兢兢,蓋後人以習見者改之耳”,非是👩🏼🦳。
[5] 裘錫圭先生也說:“輕畢”二字不可解,高注訓“畢”為“疾”🥑,這在古書中是沒有根據的。佚賦中與上引《覽冥》篇文相當的文字是“馬心愈(愉)而安勞,輕車樂進” ✊🏼。由此可知《覽冥》的“畢”字是“車”的形近誤字,高注確為臆說。“輕車”就是不覺得所拉的車子沉重的意思。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111頁🔺🐱。
[6] 《太平御覽》卷746(《四部叢刊》三編,上海書店,1985年)引作“除轡銜,棄箠策”🤾🏽♂️,卷896引作“徐〈除〉轡銜,去韅鞅”,皆以三字為句🦖,疑“去鞭棄策”當作“去鞭策”👷🏿。
[7] 董珊先生在給我的信中(2008 年7 月22 日)說,李零先生(《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349—350 頁)據羅福頤釋文隸定作从填、从竹🧏🏽♀️,讀為“塵埃”。
[8] 參看王力《龍蟲竝雕齋文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2年,343頁)《訓詁學上的一些問題·重視故訓》🧧。
[9] 何寧《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2010年🫵,472頁。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38 )張雙棣《淮南子用韻考》(商務印書館,2010年🐛🤏🏽,198-199頁)認為此段以“轡🤽🏼、諧、均、一”質脂真通韻;“滅、鞭👾、環”月元通韻,而“畢”字不入韻,令人難以理解,斷不可從。
[11]此例古書習見,參看徐仁甫《廣古書疑義舉例·原文無韻引文叶韻例》🏘,中華書局,1990年🎄,101- 102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0年10月30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10月31日
点击下载附件:0745讀《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札記
我也認為“畢”字不誤🏔,今將舊作《淮南子校補》此條抄於下,学者幸以教正:
(21)心怡氣和🧚🏻🧑🏼,體便輕畢,安勞樂進
髙注🪇:畢,疾也。
按:畢🧖🏿,朱駿聲謂借為泌[1]👕,申髙注。《説文》:“泌,俠流也。”《文選·魏都賦》:“溫泉毖湧。”李善註:“《説文》曰👊🏼😮:‘泌,水駃流也3️⃣。’泌與毖同。”《龍龕手鑑》:“泌⛰,泌瀄,泉水快流貌🆘✍️。”泌指水流輕快,字或作毖🙀,字又作滵,《集韻》:“滵,水流疾貌▪️👩🏽💼。”朱說可從。《墨子·兼愛中》:“夫挈太山而越河濟,可謂畢劫有力矣𓀃。”又《非樂上》:“老與遲者,耳目不聰明,股肱不畢強。”孫詒讓並曰💭:“畢,疾也☃️👨🏼🔧。”吳毓江從之[2]。《漢書·晁錯傳》🫳🏼:“趨利弗及,避難不畢⛹️♂️。”楊樹達曰:“畢,疾也。王訓為盡,非是。”[3]皆畢訓疾之例♣︎。銀雀山竹書《唐革(勒)賦》:“馬心愈(愉)而安勞,輕車樂進。”裘錫圭謂髙注畢訓疾無據🚊,“畢”是“車”的形近誤字[4]。此文與佚賦並不完全對應,裘說未必為確。
除轡銜,去鞭棄策
注[6] 《御覽》卷746引作“除轡銜,棄箠策”🥖,卷896引作“徐〈除〉轡銜,去韅鞅”🤵🏻,皆以三字為句,疑“去鞭棄策”當作“去鞭策”。
还有一种可能:《御覽》卷359引作“除轡舍銜,去鞭棄策”👞,则“銜”字上當據補“舍”字.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