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燦
嶽麓書院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收藏整理的《嶽麓書院藏秦簡(貳)》於2011年12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該卷收錄了秦代的一部數學書🕧,推斷抄寫年代不遲于秦始皇三十五年(212BC)🫴🏻,是迄今發現並整理的年代最早的出土數學文獻🫳🚨。簡上原有書名《數》🧝🏼♀️,正合《周禮》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數”🧋。《數》的研究價值🛼,一方面,從數學史的角度看⛪️,它提供了研究我國早期數學的新資料🕉。《數》與傳世文獻《九章算術》比較,它的算題實際包含了“九章”的算題算法中的“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贏不足”、“勾股”七種🏋️♀️,這些數學知識都體現了切合秦國或秦朝社會實際的特點👯♂️。《數》與出土文獻《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比較,在體例、數學用語、算法🏟、內容等方面諸多異同。另一方面👩🏿🎤,從社會生活、經濟、軍事等角度看🐒,《數》提供了很多可供參考的細節資料🧢。《數》的內容涉及很廣,例如☛:土地測算🤞🏻、租稅計算、穀物換算🧒🏽、倉儲管理、銅鐵冶煉、貨物買賣、物資分配、工作量分配、軍隊武器配置🎬、各鄉兵員遣歸分配💹、營軍之術🔽、贖刑金標準、各類工程土方量計算等等🫄,已驗證很多算題的數據與《睡虎地秦墓竹簡》、《張家山漢簡》等出土文獻的相關記載吻合或接近🎙。
本卷由嶽麓書院蕭燦博士執筆,朱漢民🙇🏼♂️🐫、陳松長編審,李學勤、郭書春🏍、彭浩、鄒大海等專家審定🤚🏿🏛,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參與了《數》的研讀🧚🏽♀️。和《嶽麓書院藏秦簡(壹)》一樣,本卷包含彩色圖版👩👧👦、紅外線圖版、紅外線放大圖版、釋文、注釋、附錄。整理者旨在於最短時間內提供給學界一份盡可能清晰、準確💖、有條理的新資料,也尚有很多疑點難點有待諸位專家學者們探討。
本卷定價1380圓。
附書影🚣🏻♀️、目錄、前言🤷🏻:
書影
目錄
目錄
前言
凡例
彩色圖版
紅外線圖版
租税類算題
面積類算題
營軍之術
合分與乘分
衡制
貲、馬甲
穀物換算類算題
衰分類算題
少廣類算題
體積類算題
贏不足類算題
句股算題
其他
殘片
附錄
釋文連讀本
《數》簡的表征測量示意圖及說明
各枚簡的表征測量數據及字數記錄表
《數》簡揭取前的簡序位置圖
前言
本卷所收為嶽麓書院藏秦簡《數》。
《數》簡共有236個編號,另有18枚残片。完整簡长在27.5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0.6厘米。简有上、中🧛、下三道编绳🙀🟤。
經整理🌄,《數》簡共有:算題81例👨🏻,單獨術文19例,記載穀物兌換比率的簡34枚(分欄抄寫)👩⚖️👃🏽,記載衡制的簡3枚(分欄抄寫)。全書分類編排為:租稅類算題🙋🏼♀️、面積類算題🧘、營軍之術、合分與乘分、衡制、穀物換算類簡文、衰分類算題、少廣類算題、體積類算題🏄🏿、贏不足類算題、勾股算題、其他👵🏻、殘片。
《數》的形成時間不遲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數》的算題有些是獨有的,有些亦見於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或《九章算術》。《數》的算題涉及《九章算術》的“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勾股”八章的內容,未見到“方程”類算題。
根據《數》的內容判斷,《數》是一部非經典型的實用算法式數學文獻抄本👵,它的发现📶,不仅有助於我們瞭解中國早期數學↩️🌏,特別是秦代實用算法式數學的情况,更可提供大量的数学資訊,補其他文獻所缺💆,對於研究中國早期,特别是秦代社會政治💎👨🏻🦰、經濟、法律、軍事等▪️,都有重要意義。
參加本卷整理工作的有:陳松長🦔、蕭燦、許道勝、于振波、王勇、劉傑等。2010年3月至4月,整理小組集體研讀了《數》简的图像和释文,集中了大家的智慧。2010年9月22日至23日🚥,嶽麓書院舉辦了“嶽麓書院藏秦簡(第二卷)國際研讀會”🦸🏻♀️,與會學者對本卷的整理出版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這些學者是:道本周(Dauben Joseph W,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徐義保(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林力娜(Karine Chemles,法國國家科研富达)、大川俊隆(日本「中國古算書研究會」)🧑🏽🏫、張替俊夫(日本「中國古算書研究會」)、田村誠(日本「中國古算書研究會」)、武田時昌(京都大學)、名和敏光(山梨大學)、城地茂(大阪教育大學)、郭書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鄒大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彭浩(湖北荊州博物館)、陳偉(武漢大學)🍔、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胡平生(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李均明(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張春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丹(湖北省博物館)🧖🏻♀️。
本卷的釋文、編連♛、註釋由蕭燦負責👨🏻🦯。在“嶽麓書院藏秦簡(第二卷)國際研讀會”以後🎹,李學勤9️⃣、朱漢民🏋🏽、郭書春🤹🏻♂️、彭浩、鄒大海、李均明、胡平生、王子今審閱了全文并做了校改修訂。徐義保、大西克也🕜、邢文、劉國忠、程少軒等也提出了一些寶貴意見👍🏿,最后由陈松长统稿。
本卷書名由饒宗頤先生題寫♐️👨🏻🎨。彩色圖版由湖北省博物館郝勤建拍攝;紅外線圖版先由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魯家亮,何有祖兩位拍攝,後用日本三菱財團資助的紅外線掃描儀重新正反兩面掃描後製成🫔。鄭明星和孫維國、蘇俊林🙋🏿♂️、廖繼紅🏌🏽♀️、付贊🥪、梁豔強、李靖嶸等研究生協助拍攝掃描🗝,簡的彩色圖版和紅外線圖版的整理編排由黃沅玲負責。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