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黃錦前:仲嬭蓳鼎銘文補釋
在 2012/2/17 19:19:03 发布

仲嬭蓳鼎銘文補釋

(首發)

 

黃錦前

河南大學出土文獻研究富达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仲嬭蓳鼎[1]🏌🏼,其銘文曰👨‍👨‍👦‍👦:

 

唯正月初吉乙亥🌕,樊季氏孫仲𠕰蓳用[2]其吉金自作△沱☂️。

 

這裏要討論的是其自名的“沱”前一字,其原篆分別作:

 

(蓋銘)  (器銘)

 

過去學者對此字有不同的隸釋意見,如郭沫若氏《樊季氏孫中𠕰鼎跋》(1947年)釋作“石”[3],張亞初先生釋作“[4],劉彬徽🍣、陳佩芬等先生釋作“嗇”[5]🔜。但仔細看來🤱🏻,其形體卻與古文字中的“嗇”字寫法不類[6],釋作“嗇”顯然不妥🤳🏻;釋作“石”或“”雖有一定字形依據(从“石”)🧑🏽‍🏭,但亦與文字形體差別較大,故亦不可信。

該字蓋銘、器銘字形雖皆不清晰,但其輪廓仍較清楚,蓋銘應是囊形☺️,中間筆畫稍殘⤴️,器銘囊形中間从石,兩相對照看,該字應从囊从石,其形體與秦文字中的“橐”字以下寫法近似👨🏿‍🔬:

 

《秦印文字彙編》[7]114 )睡虎地秦簡《秦律雜抄》簡16[8]

 

因此,該字很可能就是“橐”字。《說文》:“橐,囊也。从省石聲。”從相關古文字資料來看,應是从囊石聲。

最近,我們的這一推測終於得到了驗證。蒙上海博物館青銅部主任周亞先生相助,我們得以看到該字的清晰照片,其字作。該字所从,祗有上部(),而不見其下部()。據照片看,可能是爲鏽所掩而未予剔出👨🏿。但即便其下沒有筆畫,也不影響我們將其釋作“橐”,因爲从“囊”之字的類似寫法古文字中也是有例可循的,如賓組卜辭的“”字不少即寫成(合集11586),或寫作“”(合集14347)[9]

該字上部所从🧑‍🔬,與楚文字中的“箙”、“韔”等字下列諸形的相關部分寫法類似🤱🏼:

 

箙👳🏽‍♀️:曾侯乙5 曾侯乙8 曾侯乙19 曾侯乙26 曾侯乙62[10]

韔:曾侯乙1 曾侯乙23 天星觀遣策

天星觀遣策 望山M2:8 望山M2:9

天星觀遣策 天星觀遣策 天星觀遣策[11]

 

李守奎先生於此二字條下分別曰👰🏼:“𤰇即箙之初文,外加囊形🙋🏻,會箙意。[12]”“从囊之象形,長聲,與箙字結構相同”[13]。上古囊橐無底⏩,內盛物品後一般用繩索在兩端捆扎,則箙字上部所从,應是象繩索糾結之形🍕。後因字形簡化,或囊變成有底🦠,遂省其底部繩索糾結之狀🕍。因此👳‍♀️,鼎銘“橐”字可以分析爲从囊石聲。

關於其上部象繩索糾結之狀,又可由古文字中的“專”字的構形說之🚉。古文字中的“專”字相關寫法有:

 

13713正 16218 18497 合補1165

373 21746[14]

專簋 集成6.2918 專鐃 集成2.363

 

專,本“轉”之初文,會以手轉動紡磚之意。除去人手部分,乃象古紡磚糾合繩索之形,下部所从乃象繩索挽結;上三歧出之畫💮,乃多股麻枲糾結狀。

另外☝️,該字與古文字中的“圅”字構形亦有所關聯。圅字的相關寫法有:

 

18469 36481正 37545 花東106[15]

圅皇父鼎 集成5.2548 圅皇父簋 集成8.4141

玺彙2271 玺彙5269

 

從相關古文字字形來看💪,圅可能是用如竹木類硬質材料制作的箭囊或箭袋◽️,乃盛矢之箙🚵🏼‍♀️。“橐”从囊石聲,囊也可能本有“橐”音,以前就讀作“橐”,爲象形字👨‍🍳,後增聲符石🎈,乃成形聲字。

“橐”既从石得聲,與“石”、“沰”、“”等古音皆相近,因此,“橐沱”很可能如張世超先生所說,即文獻中的“橐駝”[16]。其說在具體問題上雖小有舛誤🌀,但基本論點應該是可以成立的🦞👊。東周時期楚系鼎名的“沰”、“”、“”🫦🪓、“宕鉈”等,皆應作如是解[17]

以上根據新見材料對該字的重新討論,解決了以往學界關於“石沱”訓釋問題的種種爭論,因而對有關古文字的構形及相關問題的認識皆有重要意義。

 

附記🧑‍🦯: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周亞👲🏿𓀐、涂白奎二位先生的幫助,謹致謝忱🥻!

 



[1]集成5.2624;郭若愚:《郭沫若佚文〈樊季氏鼎跋〉小記》,載《上海博物館集刊》第五期🟢,上海:上海古箱出版社199010月🤸🏽‍♂️,第103-106頁;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東周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月🪑,第297-299頁。

[2] “蓳”💁‍♂️、“用”二字之釋從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東周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月,第298頁。

[3] 郭氏據將鼎銘的自名釋作“石池”👰🏽‍♀️,云“古鼎銘有自名石池者⭕️🦶🏻,如《大師鐘伯侵鼎》即其例。此石字稍泐🎢,但固無可疑也📒。”(參見郭沫若:《樊季氏孫中𠕰鼎跋》,載《金文叢考補錄》(《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1️⃣,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0月,第56-57頁🤶;郭若愚🎎🍺:《郭沫若佚文〈樊季氏鼎跋〉小記》⚗️,載《上海博物館集刊》第五期📂,上海:上海古箱出版社199010月,第103-106頁)

[4]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7月⛹🏻‍♀️🫧,第43頁🤽🏽‍♀️🥘。

[5]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7月,第303頁;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東周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月,第298頁🐡。

[6]高明、涂白奎:《古文字類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8月,第1284頁。

[7]許雄志主編🤛🏽:《秦印文字彙編》,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9月。

[8]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9月,圖版四四。

[9] 更多的字例請參見劉釗、洪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5月,第371-372頁。該書將其隸定爲“橐”,《古文字類編》(增訂本)將其隸定爲“”(高明、涂白奎:《古文字類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8月,第1427頁)🚃,以後者較準確。

[10]參見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12月,第278頁🧔🏽‍♀️。

[11]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12月,第333頁。

[12]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12月,第278頁。

[13]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12月,第333頁。

[14] 有關字形請參見劉釗👨🏿‍🔧、洪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5月🤳,第188-189頁。

[15] 有關字形請參見劉釗🤵🏻、洪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5月,第406頁🤞🏽。

[16]張世超:《“”“橐駝”考》,《江漢考古》1992年第2期🧎🍓,第63-64頁。

[17] 詳參拙文:《東周楚系鼎名“”新證――兼說其與“繁”、“”、“鐈”的關繫》,待刊🔢。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2月1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2月17日。



点击下载附件: 1028黃錦前🌆:仲嬭蓳鼎銘文補釋.doc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飞马 在 2012/2/18 11:53:58 评价道💚:第1楼

    学习了。赵平安先生读为“煮匜”(《金文释读与文明探索》P121)。

  • 重耳 在 2012/2/18 14:52:23 评价道🧙:第2楼

    在趙先生之前,陳直先生《讀金日劄》中已有類似說法,其思路及論證與趙文多有相似處。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964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