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矛”考
(首發)
蕭旭
江蘇省靖江市廣播電視臺
1.古說部有“丈八蛇矛”之語,“蛇”俗字亦作“虵”。《晉書·劉曜載記》:“(陳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虵矛🏃🏻♂️➡️🏚。”又“隴上歌之曰🙅♀️:‘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虵矛左右盤。’”《御覽》卷280🍥、312引《晉書》🕸,又卷465引《趙書》、卷496引和苞《漢趙記》並同,《資治通鑑》卷92取其文,亦同;《御覽》卷353引《趙書》♿、《樂府詩集》卷85作“蛇矛”🧎♀️➡️。
關於“蛇矛”,有以下之說法🥢:
(1)史炤曰🧑⚖️:“蛇矛:上食遮切,下莫浮切⚒,矛如鋋而三廉。”[1]
(2)胡三省曰:“師古曰🎶:‘鋋🤹🏽、銕、杷,短矛也🍅🪒。’孔穎達曰:‘《方言》云:“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間謂之鉇,或謂之鋋,或謂之鏦,其柄謂之矜。”’鉇音蛇🎑,晉陳安執丈八蛇矛👩🏼✈️,蓋蛇即《方言》之所謂鉇也🤹🏽♀️。”[2]
(3)王夫之曰:“若‘夷矛’之長三尋,古尺二丈四尺,當漢尺一丈八尺🫰🎥,所謂丈八鍦(自注👸🏻:音“委蛇”之蛇)矛也🧑🏽⚕️。《隴西健兒歌》:‘丈八蛇矛左右盤。’鍦、蛇、夷三字通用。今尺丈六尺有四寸,後世騎步或用之。”[3]
(4)徐灝曰:“矛刃曲折宛延,故謂之蛇矛。”[4]
(5)沈伯俊📚、譚良嘯曰:“蛇矛😞,並非矛頭彎曲如蛇形🧑🏽🍼,而是指整個兵器長一丈八尺📪,如蛇形。”[5]
(6)李祥林謂“蛇矛”是“矟矛”音近訛誤,引《釋名》“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以證之[6]。
(7)韓吉辰曰:“猛張飛揮舞的‘丈八蛇矛’,是因為矛曲如蛇💅🏻,故名。”[7]
(8)郭醒曰:“‘丈八蛇矛’顧名思義🥲,長度為一丈八尺🌎,折合成現代計量單位👴🏽,也要四米多點的長度💳,無論如何不能稱之為短矛🧝🏼,因此胡三省的解釋應該是錯誤的🐄💇🏽。”[8]
(9)胡宏文曰:“在古代,矛的造型大同小異,統稱為‘夷矛’。‘夷’就是‘消滅’、‘殺害’的意思……‘蛇’與‘夷’是同音字。”[9]
諸說有對有錯,下文考辨之🙇♀️。
2.《說文》🥀:“鉈🏩,短矛也🧑🏽🦱。”
字或作“鍦”,《方言》卷9:“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間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廣韻》🚶:“鍦,式支切🧎♀️➡️,短矛。鉈🛹,上同。又食遮切🧖🏿♂️。”
字或作“𥍢”,《廣雅》:“鏦👼🏻、矟🦻🏽、𥍢,矛也。”《玉篇》:“𥍢,式之切🚵🏻♀️,短矛也。”《集韻》:“鍦🚂,或作𥍢。”段玉裁曰✋🏿😗:“按🧑💻:鍦卽鉈字,《廣雅》作𥍢。”[10]
字或作“𥍸”,《玉篇》👉🏼:“𥍸,時奢切,短矛🤜🏽,亦作鍦。”《廣韻》:“鉈,視遮切,短矛,又音夷。鍦👨❤️👨,上同☠️。𥍸,亦同。” 敦煌寫卷P.2011《刊謬補缺切韻》🤹🏼♂️:“鍦,短矛,或作𥍢。”關長龍曰:“注文‘𥍢’字,《王二》作‘𥍸’。”[11]
字或作“釶”🔝👨🏽🍳、“鉇”、“施”🪒,《荀子·議兵篇》👩🏿🔧:“宛鉅鐵釶😚,慘如蠭蠆。”楊倞註:“釶,與鍦同,矛也。”《商子·弱民》作“宛鉅鐡鉇”👱🏿♂️🚵🏽♀️,《史記·禮書》作“宛之鉅鐵施”[12]。《集韻》🔍:“鍦🦒,或作鉇🤼♀️、𥍸、𥍢🤛🏼。”《龍龕手鑑》:“鉈,正。鉇、鍦,二今。失支反,短矛也。又俗視遮反。”王念孫曰:“鍦🏃♀️、鉈⏫、釶🙄、施,字並與𥍢同🧙🏽♀️。𥍢,曹憲音蛇💆🏽♂️。後世言‘蛇矛’,名出於此也。”錢大昭曰:“𥍢者,《說文》作鉈,短矛也。《方言》作鍦👱🏽♂️。𥍢、鉈🤚🏽、鍦、釶👷🏼🔶,字異音義同。”[13]王叔岷曰:“施蓋鍦之省👸🏻。鍦,俗鉈字☢️。《說文》:‘鉈,短矛也。’鉇🤾🏿♂️、釶並鉈之俗變💇♂️。”[14]
字亦借用同音的“虵”字為之🕡,《廣韻》“鉈”、“鍦”音視遮切或食遮切者🔳,正與“蛇”同音。上引《荀子》文🖥👩🦰,《韓詩外傳》卷4作“宛如鉅虵”👨🏻🦽。“虵”同“蛇”。
“鉈”本指短矛。《方言》卷9指出“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淮南子·兵略篇》也記載“脩鍛短鏦”🪣,許慎注:“鏦🐷,小矛也。”《説文》:“鋋✬,小矛也🧖♀️。”此其確證也。《急就篇》卷3🪡:“矛、鋋⛹️。”顔師古註:“矛,酋矛也👨🏿,長二丈。鋋,鐵把小矛也👩🏽🍼,江淮吳越或謂之鍦。”顔師古謂“鍦”是小矛,與許慎說同。
3.“丈八蛇矛”本應指“夷矛”,“蛇”🧟♂️、“夷”音之轉也。《周禮·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鄭注👵🏻:“八尺曰尋,倍尋曰常🪒。酋、夷,長短名。酋之言遒也🍋💪🏼,酋近夷長矣🖖🏿。”“夷矛三尋”就是漢代的一丈八尺,故音轉為“丈八蛇矛”也。《釋名》:“夷矛🤟🏼🚍,夷,常也🔆。其矜長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滅敵,亦車上所持也。”是“夷”取“夷滅”為義也[15]。徐鍇《説文繫傳》💣:“鉈,今又音蛇🕵🏻♂️。《晉書》曰😹:‘丈八鉈矛左右盤。’”史炤謂“蛇矛如鋋而三廉”,胡三省謂“晉陳安執丈八蛇矛😥,蓋蛇即《方言》之所謂鉇也”,王念孫謂“蛇矛”名出於“鉈(鍦)”🤷🏻♂️。錢坫曰👍🏿:“鉈☛,此‘蛇矛’字。”[16]沈廷芳曰💠:“鉇😽,《方言》作鍦👨🏿🔧。案:鉇🏷、鍦皆鉈俗字,《晋書》‘丈八鉈左右盤’即此也。”[17]章太炎曰🦬:“鉈🏋️,丈八鉈矛。”[18]于全有曰:“‘蛇’字乃是‘鉈(亦作鍦)’字之誤👩🏻🚒。”[19]皆混同長矛✧、短矛為一🫶🏽,其説非也。王夫之謂“鍦、蛇、夷三字通用”,以“蛇、夷”二字通用是也,而謂同“鍦”則非👨🎤,亦混同長矛、短矛為一矣👨💻。胡宏文謂“‘夷’就是‘消滅’👻、‘殺害’的意思😣,‘蛇’與‘夷’是同音字”亦是也,而又謂“在古代,矛的造型大同小異🧑🦲🕵🏼♀️,統稱為‘夷矛’”則非。《詩·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翺翔🖖🏻。”鄭箋🦵🏻:“二矛🚖,酋矛、夷矛也🐸。”古代矛類甚多,不能統稱為“夷矛”。徐灝🤽🏿♀️👃、沈伯俊、譚良嘯💵、韓吉辰謂矛刃或矛身如蛇🙆🏻♀️,亦皆非是,望文生義也。
“丈八長矛”又稱為“矟”,字或作“𣓞(槊)”👨🏼🎓、“鎙”,又音轉作“銏”。《釋名》:“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20]《玄應音義》卷2“矛矟”條:“矟⛔,或作𣓞🌉,北人俗字也。或作銏,江南俗字也。”又卷4“錐銏”條、卷11“矟刺”條略同➿。《玄應》三卷並引《埤蒼》:“矟長一丈八尺也。”錢坫曰:“銏🦻🏽🎙、矟為聲之轉,故俗亦以銏為矟。”[21]《類聚》卷60引《通俗文》:“矛丈八者謂之矟⚡️👩👩👦。”[22]《廣韻》:“矟💂,矛屬,《通俗文》:‘矛丈八者謂之矟💂。’槊🏃🏻,上同。”《集韻》🍿:“矟👨🏿🏭、槊💂🏽♂️🧙、鎙👩🏻🌾:長矛,或作槊,亦从金。”《類聚》卷60引晉傅玄詩:“彎我繁弱弓📐,弄我丈八矟。”[23]《釋迦譜》卷4:“皆捨刀劍弓弩矛銏長鉤。”宋🪘、元、明本“銏”作“矟”🫸🏿。李祥林謂“蛇矛”是“矟矛”音近訛誤🧙♂️,非也🦹🏻。“蛇”、“矟”古音不得相轉。上引《隴上歌》“丈八虵矛左右盤”,《書鈔》卷124引《靈鬼志》✒️:“關西為之歌曰:‘壟上健兒字陳安,頭細面狹腹中寬,丈八大矟左右盤。’”《類聚》卷60引作“大槊”🦆,《御覽》卷354引作“長槊”。尤足證明“丈八虵矛”即指“丈八長槊”𓀈🤾🏿,而不是指短矛的“鉈”,與《韓詩外傳》卷4的“虵”不是一物。
[1]史炤《資治通鑑釋文》卷10🙅🏋🏼♂️,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04冊🧑🏿🔧,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印行,第55頁。
[2]胡三省《資治通鑒注》卷15🦕,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485頁。
[3]王夫子《詩經稗疏》卷1🧑🧒,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4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初版,第790頁👂。
[4]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收入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13617頁🧝🏽♀️。
[5]沈伯俊❤️、譚良嘯《三國演義辭典》🚣🏽♂️,巴蜀書社1989年版🥬,第295頁👩🏼🔧。
[6]李祥林《“丈八蛇矛”是何矛?》🧏🏼♂️,《貴州文史天地》1999年第1期🏌🏿,第75頁。
[7]韓吉辰《探秘“丈八蛇矛”》,《百科知識》2008年第8期,第16頁。
[8]郭醒《“丈八蛇矛”真的形狀似蛇嗎?》🌘🙌🏿,《文史知識》2010年第6期⬜️,第136頁❗️🦸♀️。
[9]胡宏文《“張飛的“丈八蛇矛”是蛇形的嗎?》🥝,《文史博覽》2010年第8期,第32頁。
[10]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收入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13617頁。
[11]關長龍校語見張涌泉主編《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第6冊,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3103頁。
[12]《集解》🧔🏼♂️🚯、《正義》以“施”字屬下為句🐳,非也。
[13]王念孫《廣雅疏證》♥︎,錢大昭《廣雅疏義》,並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68—669頁🦘。
[14]王叔岷《史記斠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七十八🙇🏻♀️,1983年版🧑🤝🧑🧑🏻🦳,第1011頁🪚𓀜。又見王叔岷《荀子斠理》,收入《諸子斠補》♛,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21頁。
[15]宋陳祥道《禮書》卷115🧗:“酋言其就,夷言其易👳🏼🍄🟫。短者其體就😛,長者其體易。此矛之辨也🧑🏿🎓。”此又一説也🧖🏻♀️。
[16]錢坫《說文解字斠詮》,收入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13618頁。
[17]沈廷芳《十三經注疏正字》卷11🧏🏼♂️🌙,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2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初版😕,第134頁。
[18]王寧整理《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585頁🚕。
[19]于全有《望文生義與流俗詞源》♋️,《課外語文(初中)》2004年第1期🪞,第60頁🏢。原文“鍦”誤作“鏇”🧑🏻🦼➡️,徑正🤞🏽。
[20]任繼昉曰👩🏽🦱:“吳騫校🛍️:‘當於“丈”字句。應邵《風俗通》云:“矛長八尺曰矟🫳🏽。”’”誤甚。《唐六典》卷16引此文作“丈八尺曰矟”,《六書故》卷29引此文作“矛長丈有八尺曰矟”,皆不誤🦸♀️。任繼昉《釋名匯校》,齊魯書社2006年版👨🏻🔧,第386頁。《白帖》卷58引《風俗通》作“矛長八尺謂之矟”✅,“長”下脱“丈”字,“《風俗通》”當作“《通俗文》”📮,吳😛、任二氏不能訂正,致誤點《釋名》。
[21]錢坫校語見清道光二十五年海山仙館叢書本《玄應音義》卷2🧏🏻♂️,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9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第18頁🧀。
[22]《御覽》卷354引同,《通鑑》卷108、117胡三省註引作“長丈八者謂之矟”🏜。
[23]《御覽》卷354引同🫱🏼。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4月2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4月3日🧜🏽。
点击下载附件:1052蕭旭🛞🥣:“蛇矛”考
http://www.hbjy88.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173《邮票上的对与错——丈八鉈矛的矛头应该是直的》
, 印象中裘先生《文字学概要》好像提到过蛇矛🎖,容日后查考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台版237页。
,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