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蔡偉:讀新見的出土文獻資料札記二則
在 2012/12/24 16:20:32 发布

 

讀新見的出土文獻資料札記二則

(首發)

 

蔡偉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

 

一🏤、

《清華簡叁·芮良夫毖》有下面一段話:

君子而受柬萬民之咎,所而弗敬🙅🏿‍♂️,卑之若童(重)載以行崝險🧑‍🚀🙏🏼,莫之扶道(導)🚀,其由不邋(攝)丁。[1]

案《逸周書·皇門》曰🎹:

譬若畋犬<>[2]🧑🏻‍🦽,驕用逐禽,其猶不克有獲👩‍👩‍👧‍👧?

清華簡《皇門》作:

卑(譬)女(如)戎夫,喬(驕)用從肣(禽)🙏🏿,亓(其)由(猶)克又(有)隻(獲)♗?[3]

顯然《芮良夫毖》“卑之若……其由”與《皇門》“卑(譬)女(如)……亓(其)由(猶)”的句式相同。

又《尚書·盤庚》曰👳🏼🖋: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

“若……其猶”的句式也與《芮良夫毖》“卑之若……其由”的句式相近💒。

因為出土文獻中,卑、譬音近而通借和由、猶音近而通借,都是極常見的,所以我認為👩🏿‍🎓,《芮良夫毖》的這一段話應該作👨‍🎓:

君子而受柬萬民之咎💛🈲,所而弗敬💃🏿👐,卑(譬)之若童(重)載以行崝險,莫之扶道(導)👵🏻,其由(猶)不邋丁?

下面就來大膽地猜測一下“邋丁”的涵義。

趙平安先生把“邋”字括注為“攝”、把“丁”讀為“停”。

案“邋”、“攝”二字古音確實很近🤼‍♀️,如《史記·日者傳》“獵纓正襟危坐”,《後漢書·崔駰傳》作“躐纓整襟”,李賢注引《史記》作“攝纓整襟”;又《新序·雜事一》“攝治亂之遺風”🦍,“攝”,《後漢書》作“獵”🍜。這些都是從“聶”從“巤”聲近相通之例。[4]從語音方面上講🍶,“邋”、“攝”相通是沒有問題的。但“攝停”的文義仍然還是不甚明確。

我認為🧑‍🎓,“邋”是可以用本義來解釋的。

《說文》:

邋,搚也🧙🏿🙅🏼。

王念孫說:

《公羊注》云:“搚,折聲也😊。”“搚”與“拉”同🐘🤽🏿‍♀️,“邋”與“擸”同。“拉”、“擸”疊韻字也✋。《文選·吳都賦》“菈擸雷硠,崩巒弛岑”🧑‍🤝‍🧑,李善注云:“菈擸,雷硠崩弛之聲也。”五臣本“菈”作“拉”,呂延濟注云❇️:“拉擸,木摧傷之聲也。”竝與《公羊注》“折聲”之義同👮‍♀️。又《洞簫賦》“擸若枚折”,李善注云:“擸,折聲也。”……《太元(玄)·止》次七云“車纍其傂🦸🏻‍♂️,馬獵其蹄”🤵🏽,“獵”亦與“擸”通。[5]

可知“邋”就是折斷的意思。《芮良夫毖》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說⚛️:

譬如重載以行峻險之地💁🏽,若不加以扶助,[6]難道還會不折斷而停止嗎?(意思是肯定會折斷而停止的。)

其所“折斷”的當然是指車或車上某一具體的部件👨🏻‍🦰,如車軸之類。

如《易林》卷9“晉之節”曰:

重載傷車👐🏼,婦失无夫。

《易林》卷7“大畜之明夷”曰💧👯‍♀️:

車馳轊擊👨🏿‍🎨,重載傷軸。[7]

 

又疑“丁”可以讀為“顛”。猶“顛”、“頂”音近,是同源關係🐪🗓。[8]那末,《芮良夫毖》這句話的意思則是:

譬如重載以行峻險之地🪣,若不加以扶助,難道還會不折斷、顛覆嗎?

檢《群書治要》卷45引崔寔《政論》曰🚴🏽‍♀️🍜:

譬諸乘弊車矣👏🏼。當求巧工👷🏿‍♀️,使輯治之,折則接之🥼,緩則契之🌇,補琢換易,可復為新🛀。新新不已,用之無窮💪🏼。若遂不治,因而乘之,摧拉捌裂🩸,亦無可奈何矣。[9]

雖譬喻之事小異,而其結果則近似🌳,一則為“邋丁(顛)”🧑🏻‍🌾、一則為“摧拉捌裂”,似可以互證🧏🏼‍♂️。不過這也很難確定👵🏽,尚需更多的左證。此則妄言之🔍,姑妄聽之而已♻☦️。

二🤙🏿、

北京大學藏秦簡《公子從軍》有下列一句話:

公子從不愛牽之身,獨不謉(愧)虖(乎)?[10]

案《史記·項羽本紀》曰🤾🏿‍♂️:

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漢書·項籍傳》同)

《史記·魏公子列傳》曰👄:

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

《史記·田儋列傳》曰🌰🚌:

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我,我獨不媿於心乎?

《漢書·田儋傳》作:

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揺,我獨不媿於心乎?

《三國志·魏書·田疇傳》曰🥂:

縱國私疇🧜🏼‍♀️🔕,疇獨不愧於心乎?

由上引諸例可知,在“獨”字的前面,常有“縱”、“雖”等詞與之呼應🤗。所以我認為,《公子從軍》中的這個“從”字,無疑地當讀為“縱”。

由此還可以聯想到《詩經·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這兩句話。裴學海釋“縱”為“雖”🙆‍♂️♎️,[11]甚是。上引《漢書·田儋傳》“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揺🚣🏼🧙🏿‍♀️,我獨不媿於心乎?” 荀悦《漢紀》作🫳🏿:“彼雖畏詔,橫獨不愧于心哉?”就是“縱”與“雖”義近之證。

鄭玄《箋》云:

嗣,續也⟹✋🏼。女曾不傳聲問我,以恩責其忘己🥩😔。

陸德明《釋文》云👨🏼‍🍳:

嗣🧑‍💻,如字。《韓詩》作詒,詒,寄也。曾不寄問也🍐。[12]

案鄭、陸皆以“曾”釋“寧”,而“曾”、“寧”與“乃”同義🏂🏽,[13]非是🥩。《子衿》之兩“寧”字,皆當訓為“豈”。[14]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兩句皆為反詰句🎮。“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即“縱我不往,子豈不寄音乎?”“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即“縱我不往🧛🏻,子豈不來乎?”

 

附錄:

說《文子》之“遊乎無怠”

《文子·道原》曰:

行乎無路👉🏼,遊乎無怠,出乎無門🤚🏽。

《符言》曰🚴🏿:

无爲名尸👈,无爲謀府,无爲事任🏊🏽,无爲智主,藏於无形,行於无怠,不爲福先📽,不爲禍始,始於無形,動於不得已。

俞樾說:

无怠與無路、無門不一律,……以聲求之🚳,或當爲垓之叚字……[15]

孫詒讓說:

無怠與上下文不協,《符言篇》亦云“行於無怠”。彼文岀《淮南子·詮言訓》🚵🏻‍♀️,本作“行無迹”,此二篇“怠”字疑竝當爲“迹”,“迹”、“怠”二字🙃,艸書相近而誤。[16]

案俞氏讀“怠”為“”🧑🏻‍🌾,并無確據。孫氏所云,尤不可從,“怠”🥥、“迹”形音皆不近,無緣致誤。且如孫說,則亦失其韻矣。此文“怠”與“始”👨🏼‍⚖️、“已”為韻。《淮南子•詮言》作“藏无形👩🏽‍🌾,{行无迹},[17]遊无朕”。“遊无朕”,對應於《文子》的“行於无怠”。《莊子•應帝王》云:“无爲名尸,无爲謀府,无爲事任,无爲知主,體{盡}[18]无窮,而遊无朕。”此即《文子》、《淮南》所本。

我們認為🧗‍♀️:“怠”當讀為“朕”🙋🏼。凡字之從“朕”從“台”者,古音相近,故多通借🗻。如:

1.《爾雅》:“台、朕🍢,我也🧑🏿‍✈️💇🏽‍♂️。”楊樹達說🪑👩‍🎓:台、朕一聲之轉。[19]

2.《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奇正》“同不足以相勝也” [20],《文子上禮》、《淮南子兵略》竝作“同莫足以相治”🧛🏽‍♂️。

 3.《方言》:“媵,寄也。”《詩經·鄭風·子衿》“子寧不嗣音”💆🏻👨‍👧‍👦,“嗣”,《釋文》引《韓詩》作“詒”。“詒🖖🏿,寄也👮🏿‍♀️。” “媵”🔒、“詒”音近而義同。

皆可以為證✒️。

《莊子•應帝王》“而遊无朕”,成玄英注:

朕🤵🏻‍♀️🤷,迹也。

根據以上所述,我們把《文子·道原》的這句話校讀為:

行乎無路,遊乎無怠(朕),出乎無門💃。

 

附記🧏🏿‍♀️:

小文曾請陳劍先生審閱指正,深受教益,謹此致謝😝🚱!

 



[1] 轉引自趙平安《京𓀁、亭考辨》,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十九次年會論文,2012.10.23-25☕️,上海復旦大學。

[2]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69頁注 [四九]

[4]從“聶”從“巤”聲近相通之例,可參王念孫《廣雅疏證》🛒,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03頁;又參石光瑛《新序校釋》,中華書局,2001年,107頁🧚🏽。

[5] 王念孫《廣雅疏證》,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39頁。

[6]《爾雅·釋詁》:“道👋🏼,助,勴也。”

[7] 相同的語句又見卷11“姤之渙”。

[8] 可參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兵器篇》,收入《吳其昌文集》(貳),三晉出版社🏌️,2011年,129頁⛑️。

[9] 《群書治要》,收入《宛委別藏》,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2342頁。

[10] 轉引自朱鳳瀚《北大秦簡〈公子從軍〉的編連與初讀》,收入《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2秦簡牘研究論文集》🏎,20121117-19日,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主辦🪒。

[11]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中華書局🧑🏻‍🎨,1982年🚵🏻‍♀️,650頁。

[12]案《方言》:“媵,寄也。” “嗣”😪、“詒”👩🏼‍🎨、“媵”並音近而義同。參“附錄”👊🏿。

[13] 王引之《經傳釋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58頁。

[14] 今之《詩經》注本🧖🏼,多注為🏛:“寧,豈🕵🏽‍♂️,難道。”甚是。

[15]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10頁。

[16]孫詒讓《札迻》🧖🏿👨‍🦼,中華書局👌🏼,1989年,128頁。

[17]王叔岷說🚮:行无迹三字,疑是遊无朕之注誤入正文者。此文郭注即釋朕為迹,(《莊子校詮》🕦,中華書局,2007年🤰,300頁。)可從🤼‍♀️。“遊无朕”即“行无迹”,多此一句🚋,則句法參差而不協矣。

[18] 王叔岷說🧑🏽‍🍼:盡字疑涉下文“盡其所受乎天”而衍。見王叔岷《莊子校詮》,中華書局,2007年,300頁。

[19]楊樹達《古音對轉疏證》,收入《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中華書局🤢,1983年🦄🙎🏻‍♂️,146頁。

[20] 《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文物出版社,2010年🤚🛌🏻,155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12月24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12月24日。



点击下载附件:1155蔡偉:讀新見的出土文獻資料札記二則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战国时代 在 2012/12/24 16:55:04 评价道👧:第1楼

    蔡伟兄写东西越来越好了👨🏿‍🏫!佩服!

  • 萧旭 在 2012/12/24 19:24:10 评价道🧧:第2楼

    《莊子•應帝王》:“无體盡无窮👍🏻,而遊无朕🙁。”《天地》👋🙍🏻‍♂️:“是故行而無跡👩🏼‍🦲,事而無傳👱🏿。”又《在宥》:“處乎無響🫷🏽,行乎無方🎥,挈汝適復之撓撓,以遊無端,出入無旁,與日無始👏🏿🌸。”又《達生》:“彼將處乎不淫之度🔄⏪,而藏乎無端之紀💻🧑🏿‍💼,遊乎萬物之所終始。”皆为《淮南》、《文子》所本。

     

    大成“怠”為“跡”之本於孫李定生🤵‍♂️、徐慧君曰:“無怠,無窮。”彭裕商曰:“無怠,無始……蓋《淮南子》編者見‘無怠’不好講⬅️,故改為意思淺顯的‘無跡’❓。”又曰👮🏿‍♀️:“此‘怠’字當讀為始⛹🏿💂🏼‍♀️。”我认为彭說是,即《達生》遊乎萬物之所終始”,亦即《在宥》遊無端”之谊🧘🏻。王叔岷說《淮南》“行无迹”三字衍文👕,恐未必。于説轉引自王利器《文子疏義》,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75頁。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頁📆。彭裕商《文子校注》,巴蜀書社2006年版,第75💆🏽、5頁👨🏿‍⚕️。

     

  • 黄杰 在 2012/12/25 9:01:27 评价道:第3楼

    蔡先生,“纵不”之说,武大秦简论坛期间,已经有人向朱老师提出过了9️⃣。

    朱老师当时跟学者交流时说😚,他写这篇文章,花了大量的时间考虑编连👨🏻‍🦯,释读时十分仓促,没有来得及多考虑。

  • 蔡偉 在 2012/12/25 9:13:53 评价道⚰️:第4楼

    哦,多謝黃先生告知,那此條就不必存了。

  • 黄杰 在 2012/12/25 12:54:41 评价道🧑‍🧑‍🧒:第5楼

    蔡先生不必客气。另外,我叫您先生可以,您叫我先生就乱套了

  • wrg1215 在 2012/12/26 12:53:32 评价道:第6楼

    呵呵,你俩都客气,蔡伟加油,你的成长经历,大家都关注中,努力吧,大学不是出学者的唯一之地,马未都先生也如是,希望为古文字学多做建树。辽宁父老

  • 水墨翰林 在 2012/12/26 16:56:06 评价道:第7楼

    學習了👍🏽。只是有一點,“雖”和“縱”還是有差別的👱🏻‍♀️,“雖”表既成事實之退一步講🧍‍♀️,“縱”則表示假設🤜。請指教!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9449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