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奏讞書》的“以彼治罪也”
(首發)
陳劍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
近見“簡帛”網有兩文論及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18的“以彼治罪也”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99👨🦱、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28)。我贊同《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將此句斷讀爲:“毛曰⇢:不能支疾痛,即誣講📸,以彼治(笞),罪也”(第360頁)🥕,但認爲“彼”當讀爲“避”。兩字音近可通。據上文簡114言“毛不能支治(笞)疾痛🫛,即誣指講”,簡109言“講恐復治(笞),即自誣曰”🧚♂️,簡117言“(毛)恐不如前言即復治(笞)😆,以此不蚤言請(情)”,此“以彼(避)治(笞)”云云意謂🫳🏼:“毛說🫥:(我因)不能忍受被笞打的痛苦🤸♀️,就誣陷講👆🏽,以求避免(又被)笞打,(我這)是有罪的”👇🏼,文從字順🧞♂️。
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174-175🕶、《效律》33-35皆有如下律文🧑🏿🦰:
禾、芻稾積廥🧞♀️,有贏、不備而匿弗謁,及者(諸)移贏以賞(償)不備、羣它物當負賞(償)而僞出之以彼賞(償),皆與盜同灋。
其中的“彼”字我認爲應讀爲“避”,單育辰先生《秦簡“柀”字釋義》一文曾引及(《江漢考古》2007年第4期👨👨👧👧,第84頁注[14];又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58):
陳劍先生看過本文後指出此條“彼”字有可能讀爲“避”,並說:“皮”聲字與“辟”聲字相通🧞♀️,例見《古字通假會典》690頁“被與避”條(又見於485頁“避與被”條)、同頁“彼與辟”條(又見於484頁“辟與彼”條)。又吳九龍先生《銀雀山漢簡釋文》16頁簡0195:“交和而舍🍃,敵人保山而帶阻🥵,我遠則不接🚌,近則毋所,擊之奈何?擊此者🤹🏼♂️,皮(避)斂(險)阻,移……(論·四六)”《銀雀山漢簡釋文》第8頁0094有“慎辟(避)險且(阻)(論·四六)”🚗,可知0195“皮(避)斂(險)阻”之讀“皮”爲“避”可信。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效律》簡14有“以避負償”的說法💁♀️:“□□□諸詐增減券書👎,及爲書故詐弗副☺️,其以避負償,若受賞賜財物,皆坐臧(贓)爲盜。”如此,“羣它物當負償而僞出之以彼(避)償”就可解爲“其它各種物品應該賠償的🧑🏿🦰,卻作假調出,來逃避賠償”。筆者按🧑🏻🦲,陳先生說甚是。
仿“僞出之以彼(避)賞(償)”例,前舉《奏讞書》文也可連讀作“即誣講以彼(避)治(笞)”。以上幾例合觀,可證秦漢文字中“皮”及“皮”聲字確亦可用爲避免之“避”🤵🏻♀️。
2013年10月11日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10月1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10月11日🙀。
点击下载附件🧜🏿🍌:
秦漢印人名中亦有類似通用的例子🫙。
近見秦漢私印有名“彼死”者🤒:
①“王彼死”玉印
② “彼死”(秦、漢各一件。亦見於相家巷出秦私印封泥)
③“彼死千秋”
均私人藏印。漢私印有名“辟死”者:
④“馮辟死”(《漢印文字徵》4.12「死」欄)
⑤“連辟死”(《伏廬藏印續集》№5📛;《漢印文字徵補遺》2.4「連」欄🧔🏿👯、4.4「死」欄)
⑥“王產-辟死”穿帶印(私人藏印)
⑦“辟死”(同文印見到兩件,其一👨🏼🍳🟢,旅順博物館藏。著錄於《佚名印譜》(自藏);
《漢印文字徵》1.10「薛」欄🙎🏻、4.12「死」欄👶🏽。其二🧝🏼,近見私人藏印)
“彼死”🧗🏻♂️、“辟死”屬同一詞的不同書寫形式。
拙文曲說,徒能誣人,簡直有辱先生斧鑕。呵呵。
“彼死”亦见里耶简8-647🤵🏽、8-1490🚬、8-1518✊🏽,8-647、8-1518中的可确定为人名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6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