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2005年至2007年会议与交流
(一)学术会议🥃:
1.国际性会议:
(1)2005年5月28日-30日,裘锡圭教授、陈剑副教授参加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学系举办的“中国古文字👩🏿🏭: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会上裘锡圭教授做了题为《关于甲骨卜辞的“肩兴有疾”》的讲演,陈剑副教授发表了论文《释上博竹书〈昭王毁室〉的“幸”字》。
(2)2005年12月2日-3日,陈剑副教授参加由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学术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上博竹书〈周易〉异文选释(六则)》⛹🏿♀️🩲。
(3)2006年8月11-14日,陈剑副教授参加在河南安阳举行的“2006年中国安阳庆祝殷墟申遗成功暨纪念YH127甲骨坑发现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论文《甲骨文旧释“眢”和“”的两个字及金文“
”字新释》🖖🏼。
(4)2006年11月8日-10日,裘锡圭教授、刘钊教授、沈培教授、陈剑副教授参加在武汉举行的由武汉大学🧑🌾、台湾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联合主办的“2006简帛国际论坛”😊,并分别提交论文《释〈子羔〉篇“铯”字并论商得金德之说》、《马王堆汉墓天文书词语考释商榷》🧑⚕️、《说古文字里的“祝”及相关之字》🔑📰、《释“琮”及相关诸字》,四篇论文都被收入此次会议论文集。
(5)2006年12月,刘钊教授参加在香港举办的“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秦十九年上郡守戈考》🧜🏻♀️,并做分组报告。
(6)2006年12月2日,沈培教授参加在韩国淑明女子大学举办的“中国文化研究学会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表论文《从简帛符号看古今人在标点方面的不同观念》🎇🦘。
(7)2007年11月10日——13日,裘锡圭教授🦷、刘钊教授👱🏿♀️、沈培教授👳♂️、陈剑副教授赴台湾参加在台湾大学举办的“简帛论坛”国际研讨会。分别提交了名为《是“恒先”还是“极先”》、《上博六词语训释三则》、《試釋戰國時代從“之”從“首(或從頁)”之字》💂🏻♂️、《釋上博竹書和春秋金文的“羹”字異體》的论文。
2.全国性会议:
(1)2005年12月,刘钊教授参加在台湾台中举办的“出土简帛与古文字研究”研习营并做主题报告《谈古文字中的“讹混”》🆔。
(2)2006年8月,汪少华教授参加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并发表论文《文献考辨与考古成果的利用——以“瑱”注释为例》(被《中国语言学报》第13期录用)😓🚣♂️。
(3)2006年9月22日-24日🧔🏽♀️,沈培教授参加由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办的“第一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学术讨论会”,发表论文《从战国简看古人占卜的“蔽志”——兼论“移祟”说》。
(4)2006年11月13日-16日,裘锡圭教授⌛️、刘钊教授、沈培教授、陈剑副教授参加在广州由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会上分别发表名为《释战国楚简中的“”字》、《利簋铭文新解》🕵🏽♀️、《关于殷墟甲骨文“今”的特殊用法》🤶🏼、《关于“宅阳四铃”等“布权”的一点意见》的论文。
(5)2007年8月8-11日,施谢捷教授参加在西安召开的“中国文字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提交论文《汉印文字校读札记(十五则)》🙅🏽♀️。
(6)2007年11月23-25日🔺🏇🏼,刘钊教授🗺🏋🏻、施谢捷教授参加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二十一世纪语言学高级专家论坛”🥈,并分别提交名为《上博六词语训释三则》和《关于玺印文字考释中的几个问题》的论文🫃🏼。
(二)学术交流🏄🏽♂️:
1.2005年6月中旬至7月10日🪕,裘锡圭教授、陈剑副教授在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学系讲授《古文字学》课程(研究生暑期班)。
2.2005年和2006年,裘锡圭教授分别在芝加哥大学顾立雅基金和南京大学法鼓基金主持讲座,发表《关于〈老子〉的“绝仁弃义”和“绝圣”》的演讲🤦🏽♂️。
3.2006年11月和2007年5月裘锡圭教授分别在中山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发表《简牍文化在汉语中的遗迹》的演讲。
4.2007年6月🤦🏽♂️,裘锡圭教授在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中发表名为《浅谈出土简帛古籍的释读》的演讲。
5.2007年8月6日-10日🔸,陈剑副教授应邀参加荷兰莱顿大学举办的“第三届莱顿中国上古音研讨班”(the Third Leiden Workshop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并担任主讲教师。
6、2007年11月5日—20日👨👧,裘锡圭教授赴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主讲“傅斯年讲座”(讲题为“先秦宇宙生成论的演变”)🦶🏻,期间又到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进行演讲。
7、2007年11月20日—24日🙅🏿♀️,刘钊教授应邀赴香港城市大学主讲中国文化通识课程讲座👸🏿。此次讲座共分三场🖕🏽,题目分别为“辉煌的童年——中国古代文明的重新估价”、“复活的经典——地下的文献宝库”、“二重证据——考古发现与古史研究”🌓。期间刘钊教授还应邀还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暨中国考古艺术研究富达及考古博物馆开幕庆典🛎。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