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劉倩倩🐲:《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校注
在 2015/1/12 11:25:17 发布

 

《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校注

(首發)

 

倩倩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肩水金關漢簡(壹)》中的簡冊涉及了一些政策法令和重要事件,如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EJT1:13),這是宣帝時期爲了追查廣陵王劉胥集團陰謀篡權活動,通緝案件相關逃犯而在全國發佈的一份文件🧒🏿。甲渠殘簡(EPT43:93)內容與此相同,可互相參證。

甘露二年[1]五月己丑朔甲辰朔[2],丞相少史充🤽🏿‍♀️、御史守少史仁[3]以請詔[4]:有逐驗[5]大逆無道[6]故廣陵王胥[7]御者[8][9]

[1]甘露:漢宣帝劉詢年號🏊🏻‍♀️,甘露二年即公元前52年🍘。

[2]五月己丑朔甲辰朔🛐:五月十六9️⃣,公曆615日🔀。[1]“朔”為衍文⛏。

[3] “丞相少史充🤷🏻、御史守少史仁”:《漢書•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有兩長史,秩千石👨‍🍳🟣。”“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有兩丞,秩千石🚣🏿‍♂️。”《漢書•昭帝紀》:“丞相徵事任宮手捕斬桀,丞相少史王壽誘將安入府門,皆已伏誅。”顏師古引如淳曰:“漢儀注丞相🫳、太尉、大將軍史秩四百石💎。武帝又置丞相少史📭,秩四百石。”少史是屬官。伍德煦《居延出土<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簡牘考釋》(《甘肅師大學報》哲社1979年第4期,下稱“伍文”)謂“丞相少史”为“丞相府屬官少吏”🦻🏽;谓“御史守少史”为“御史府初除屬官”🧚🏿‍♂️。充、仁為這兩位官員的名字。

[4]請詔🧚🏽‍♀️:請求詔許或經皇帝批准🫏。[2]《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臣請詔謁者召商詣若盧詔獄。”

[5]逐驗:追捕驗證(身份)。《說文•辵部》“逐💂🏽‍♀️,追也。”《玉篇•馬部》“驗👶,證也↩️。”《居延新簡釋粹》謂逐驗為追查、案驗義。[3]《漢書•武帝紀》🌉:“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漢書•平帝紀》💪🏻:“其當驗者,即驗問👶🏻。” 顔師古注👷‍♀️:“就其所居而問😑。”

 [6]大逆無道🚌: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史記·高祖本纪》:“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漢書·景帝纪》🧑🏼‍🚀🤩:“襄平侯嘉子恢説不孝,謀反,欲以殺嘉👩🏼‍🚒,大逆無道。”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大逆不道🛒,父母妻子同産皆棄市🏪。”

[7]故廣陵王胥:漢武帝四子劉胥,漢宣帝時因詛咒、謀反之事自殺。《漢書·武五子傳》👧🏻🤏🏼:“宣帝即位🧣🤾🏼‍♂️,胥曰🅱️:‘太子孫何以反得立?’復令女須祝詛如前🏩。又胥女為楚王延壽后弟婦👸🏻,數相餽遺,通私書後延壽坐謀反誅🙎🏼‍♀️,辭連及胥。有詔勿治。”後劉胥畏罪自殺➞🧫,“天子加恩,赦王諸子皆為庶人,賜諡曰厲王💞😬。”

[8] 御者😈:《說文•彳部》📸:“御,使馬也🏋️‍♀️。从彳,从卸。馭,古文御从又🎋,从馬。”御者即車夫。《尚書•冏命》蔡沈集傳:“其侍御僕從”,御🙅🏽,車御之官。伍文、初文謂“御者”為車夫之義🏅。《尚書•五子之歌》🌐:“御其母以從”🦆,孔安國傳:御,侍也💆🏽。初仕賓🦵🏼、伍德煦《居延甘露二年御史書冊考述補》(《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4期✊,下稱初文補)謂“御者”為“近幸親侍者”。我們認為這兩種釋義在此處皆可取🙆🏻‍♂️。

[9]惠:御者(車夫或侍者)的名字。

產弟[10]故長公主蓋卿[11]大婢外人[12],移[13]郡大守🕛。逐得試知[14]🏤,外人者,故長公主大奴。千秋[15]等曰👩🏼‍✈️:外人📍,一名麗戎🫅🏻,字中夫,前大子[16]守觀

[10]同產弟:同母所生的兄弟姐妹。《漢書·元帝纪》:“除光祿大夫以下至郎中保父母同產之令。”顏師古注:“同產🏛,謂兄弟也。”居延漢簡中常見👩‍🎨,如“子男一人,男同產二人,女同產一人”[4],同產,釋為同母所生。

[11] 故長公主🦴🧿:昭帝姊鄂邑長公主,武帝長女⛑。《漢書·霍光金日磾傳》▫️:“光與左將軍桀結婚相親,光長女為桀子安妻。有女年與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蓋主內安女後宮為倢伃㊙️,數月立為皇后。”顏師古注:“鄂邑,所食邑,為蓋侯所尚,故云蓋主也。”“蓋卿”是對公主的稱呼。鄂邑長公主後因與燕王劉旦🙅🏻‍♂️、桑弘羊、上官桀陰謀篡位,對抗霍光,事敗自殺。

[12]大婢外人:指年齡大於十五歲的奴婢。《漢書·景十三王傳》:“使其大婢為僕射,主永巷🗳。”顏師古注🔣:“大婢,婢之長年也。”外人,漢簡及《漢書》中多見,多用於人名♦︎⛔️,或者表示一種身份,類似“客”。這句話連起來釋讀可知🤮🧎‍♀️,詔書“逐驗”的是惠和他的胞妹“大婢外人”,即後文的麗戎。[5]

[13]移:移送,平級機構之間往來的文書用語𓀅。漢簡中多見。如居延漢簡:“謹移第四隧長奴射爰書名籍一編,敢言之。”[6]居延新簡:“大將軍莫府移計簿、錢如牒。”[7]

 [14]逐得試知:追捕知道了📤。得:《說文•彳部》🔃:“得,行有所得也。“段注:“行有所取,是曰得也。”此處為助詞用法,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行為的實現,用例如“探得”、“獲得”等⛹🏿‍♀️。試知:伍文“試知”釋讀為“事未征實,而預為刺探得知之義”,裘文“試”假借為“識”,取裘文的意見。“試”與“識”古音近🚶🏻‍♂️‍➡️,可通假🦣。裘文引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第十六章“不試禮義德行”🧝🏽、“此天下之所試也”、“而王弗識則不明”✋🏼,均是以“識”為“試”。《說文•言部》:“識,常也。一曰知也🙎🏻‍♂️。”識知是同義連用。漢代有這樣的用法,《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廷尉逮召鄉里識知者張宗祿等𓀐,方遂坐誣罔不道🏌🏼‍♂️,要斬東巿。”

[15]千秋🧛:當時的御史大夫車千秋。敘述了外人的名字叫做麗戎等信息。楊文謂大奴之後應句讀,應為“外人,故長公主大奴。千秋等曰……”並且楊文認為千秋應為當時的御史大夫車千秋🍁。伍文、初文🔣♜、裘文都未將“大奴”與“千秋”斷開📢🧖🏻,認為千秋是長公主家的奴婢。御史大夫車千秋在戾太子劉據死後“復訟太子冤🧎🏻,上遂擢千秋為丞相”(參注[16]),而詔書所追查的麗戎是太子守觀奴的妻子,他應該對此有所了解🏋🏻‍♂️。

[16]前大子:即前太子,武帝衛皇后所生戾太子劉據,後在武帝晚期宮廷的巫蠱之禍中冤死。《漢書•武五子傳》:“上知太子惶恐無他意,而車千秋復訟太子冤👫,上遂擢千秋為丞相,而族滅江充家,焚蘇文於橫橋上,及泉鳩里加兵刃於太子者,初為北地太守,後族。上憐太子無辜🤦🏼‍♂️,乃作思子宮📼,為歸來望思之臺於湖。”武帝後來爲了懷念戾太子🧑‍🦽‍➡️🆘,建造了“歸來望思臺”,嬰齊可能就是此處的守門人🦟。

奴嬰齊妻。前死[17],麗戎從[18]母捐之字子文,私[19]男弟[20]偃🧑🏼‍🏫,居主馬市里弟[21]。捐之姉[22]子👲🏿,故安道侯[23]奴🚃,材取[24]不審[25]縣里男子字游[26]為麗戎

[17]前死💂‍♂️:居延新簡破城子出土的《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殘簡(EPT43:92)此句作“嬰齊前病死”。

[18]從:跟隨🛌🏼🪑。《說文•从部》👩🏿‍🚀:“從🗡,隨行也💚。”麗戎在嬰齊死後,跟隨她的母親捐之[8]一起生活。

[19]私:通姦,男女不婚而姦謂之私𓀙。《战国策·燕策一》:“臣鄰家有遠爲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歸✣,其私之者憂之。”

[20]男弟:即弟弟⛹️🩷,古時亦稱妹妹為弟,稱弟弟為男弟以示區別。《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後子夫男弟步、廣,皆冒衞氏🔠。”“偃”是男弟的名字👨🏽‍🏫。[9]

[21] 馬市里弟🧑‍🧑‍🧒📁:應為長公主的府第。弟🧿、第🪱,皆脂部字🎅🏿,可通。第,宅也🥯。《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失官💅🏿,之北闕上書 ,寄宿霍氏第舍🍕,臥馬櫪閒📹。”“居主馬市里弟”用例同後文“居主杌棻弟”,杌棻弟亦是長公主府第🤸🏼‍♂️🧜。

[22] 姉🛫:同“姊”。捐之姉子,麗戎母親捐之姐姐🫲,即麗戎姨母的兒子,即男弟“偃”。

[23]安道侯:即按道侯韓說📿,征和二年巫蠱之亂中被殺💁🏻‍♂️。《漢書·衛將軍驃騎列傳》:“將軍韓說,弓高侯庶孫也。以校尉從大將軍有功🦛👩🏻‍🦱,為龍頟侯,坐酎金失侯🥡🧑🏽‍🦱。元鼎六年🧛🏻➖,以待詔為橫海將軍,擊東越有功🧛👨🏿‍🏫,為按道侯。以太初三年為游擊將軍,屯於五原外列城🧟‍♂️。為光祿勳,掘蠱太子宮👊🏼👨🏻‍🍼,衞太子殺之。”

[24]材取🧑‍🌾:裁決選取。[10]《國語•晉語四》韋昭注:“官師之所材也。”材🧜‍♀️,古裁字🧑🏻‍✈️。《荀子•富國》“材萬物🏠。”王先謙集解🧑🏿‍🚒:“《群書治要》作裁;《王制篇》一作裁🧽𓀜。”材、裁皆之部字,可通。

[25]不審: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11]《說文•采部》:“宷,悉也🫲🏼,知宷諦也。从宀,从采↔️。審,篆文宷从番。”《淮南子•本經》🥙:“審於符者。”高誘注,審,明也🥤。悉㊗️,知曉;明,明白。不審即不清楚💆🏻‍♂️、不明白👎🏿。漢簡中多見“不審”的用法🦴🚵🏼。居延漢簡[12]“坐迺四月中🏄🧑🏽‍💼,行道到屋蘭界中。”不審縣里男子即不知道戶籍是哪裡的男子🏺🐷。

[26]游,人名。

[27],以牛車就[28]載籍田倉[29]為事。始元二年[30]中,主女孫為河間[31]王后,與捐之偕[32][33]國。後,麗戎🤘🏽、游從居主杌棻弟[34],養男孫丁子沱[35]。元鳳元年[36]

[27]聟👋🏿:xù🪁,壻之俗字𓀕,丈夫🧑‍⚖️🧗‍♂️。《方言》卷三:“東齊之間聟謂之倩。”錢繹箋疏☹️:“聟,乃壻之俗字。”壻,《說文•士部》:“壻,夫也🍽。从士,胥聲🙎🏽‍♂️。詩曰: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者,夫也💪🏿。讀與細同𓀍🧎‍♂️。婿,壻或从女👮🏻‍♂️。”

[28]就💇🏼‍♂️:以車受雇於人🙀,獲取報酬🧑🏼‍🍳。[13]就,通“僦”🙍🏼。就🪩🧚🏼‍♂️、僦皆幽部字🐋。《說文新附•人部》:“僦🌎,賃也。”《漢書•張馮汲鄭傳》🕜:“當時為大司農💁🏻‍♀️,任人賓客僦🍉,入多逋負。”顏師古注:“僦,謂受顧賃而載運也🤣。”漢簡中常見“就”、“就人”🚑、“就家”、“就錢”。居延漢簡:“就👞,其四百小,遠。”“方子真一兩,就人周譚😚🍅,侯君實為取。”[14]

[29]載籍田倉:(麗戎夫婦)名載於榖倉。載籍,古指書籍👩‍🍼、典籍;此處應釋為“載於籍”。籍,名籍。《漢書•外戚傳》:“必置我籍趙之伍乃🧘🏻。”顏師古注:“籍謂名簿也。伍猶列也。”倉,《說文•倉部》⚄:“榖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以牛車就,載籍田倉,指麗戎夫婦以牛車受雇於穀倉,運輸糧食為生🏌🏿‍♂️。

[30]始元二年:始元,漢昭帝劉弗陵年號,始元二年指公元前85年👩🏼‍🎤。

[31]河間🛼:漢代河間國,治今河北獻縣東南🕺🏽🧑‍🧒。[15]此句指長公主的女孫嫁為河間王后👦🏼🕎。

[32]偕👏🏼:俱,一起👂🏻👆🏻。[16]《說文•人部》:“偕,彊也🕵️‍♂️。从人,皆聲。詩曰:偕偕士子👨🏿‍🦱🚠。一曰俱也。”

[33]之:往也,到……去🤹🏼‍♂️。  

[34] 杌棻弟:參注[21]

[35] 丁子沱:長公主男寵丁外人之孫。[17]即麗戎、游後來從河間國回到“杌棻弟”💆🏻🦹🏿,照顧“丁子沱”🥻。《漢書·外戚傳》、:“蓋主私近子客河間丁外人。”顏師古注:“子客✂️,子之賓客也。外人,其名也⛹🏿。”《漢書•霍光金日磾傳》:“公主內行不修,近幸河間丁外人🎮。”

[36]元鳳元年:元鳳,漢昭帝劉弗陵年號,元鳳元年指公元前80年。

中,主死,絕戶[37]🕵🏻‍♀️💃🏼,奴婢沒入詣官[38]。麗戎、游俱亡[39]。麗戎脫籍[40],疑麗戎變更名字,匿走絕迹[41],更為人妻,介罪[42]民間,若死[43]無從知。麗戎此

[37]絕戶:門戶斷絕。絕,断绝;尽💭👨🏻‍🍳。《玉篇•糸部》:“絕,斷也🧑🏽‍🚀。”戶,《說文•户部》:“户💆‍♂️🏃‍➡️,護也。半門曰户。象形。”引申為門戶🤮🧝🏻。絕戶🙆‍♀️,傳世文獻最早出現於《魏書•李孝伯李沖列傳》:“于時民多絕戶而為沙門🏋🏼。”意為絕後🐍。元鳳元年,長公主盖因謀反事發,被誅。參注[11]

[38]奴婢沒入詣官🐻‍❄️:奴婢被沒收🔢,交付到官府。[18]詣,《玉篇•言部》🗜👭:“詣,往也。”詣官🈂️,交付到官府👰🏿‍♂️。沒入,沒收。《漢書•景帝紀》:“它物🤦🏻,若買故賤,賣故貴🧖,皆坐臧為盜,沒入臧縣官。”《漢書•食貨志》:“期盡三年,犯者沒入官。”

[39]亡:逃跑。《說文•亾部》🧖🏻‍♀️:“亡,逃也。”《漢書•高帝紀》🪑🤚🏼:“漢王既至南鄭🖇,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多道亡還者👩🏿‍💻🎍。顔師古注👬:“未至南鄭,在道即亡歸。”

[40]脫籍💁🏽‍♂️:奴婢籍簿雖載其名而人已失亡😁。籍,參注[29]

[41]匿走絕迹🎊:逃跑沒有了蹤跡。[19]匿,逃跑💁‍♂️。《說文•匚部》🍘:“匿🥲🫷🏻,亡也。”

[42]介罪:戴罪🚔。[20]介👣🫃🏼,甲也,引申為被也👃🏽📠。《釋名•釋兵》:“甲亦曰介🍋‍🟩。”

[43]若死:至於說到死🛎。若,此處表示轉折的連詞💃,釋為“至於”、“至於說到”♒️。諸家釋爲“好像”、“似乎”,非也。

時年可[44]廿三四歲,至今年可六十。所為人中壯[45],黃色,小頭🌷,黑髪🪨,隋[46]面,拘頤[47],常戚額朐頻[48]狀,身小長,詐廆[49]少言。書到,二千石[50]遣毋害[51]都吏    73EJT1:1

[44]可🎃:大約,表約數。🎂👩🏿‍🦰。在副詞用法中,“可”表“大約”義,一般用在數詞前,表示约计🛅。作為副詞的“可”表“大約”義,與“可”的其他意義一樣👩🏿‍🎓,從先秦就已經被使用了🤹🏿‍♀️,從漢代至唐代👩🏿‍⚖️,是這個義項使用較多的年代。《史記•天官書》:“司危星🫃🏼,出正西西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白,類太白🕐。”

[45]中壯🫄🏿:中等身形。壯,當作“狀”解。[21]

[46]隋:tuǒ,圓而長。可與“橢”通🌋,隋👳‍♂️、橢皆歌部字。《漢書•食貨志》👚🏊‍♀️:“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遠近,賦入貢棐。”應劭注:“棐🤵‍♀️,竹器也,所以盛🥀。方曰筐,隋曰棐。”顏師古注🧔:“隋👨🏿‍🏫,圜而長也。隋音他果反🤼‍♂️。”

[47]拘頥:疑是尖下巴。[22]頥,下巴。《方言》卷十:“頥,頜也🕵🏽‍♂️。”

[48]戚額朐頻狀💃:皺著眉頭的樣子。戚🕙,通“蹙”,《說文新附•足部》:“蹙🖖🏽,迫也🧄。从足🪓,戚聲。”《孟子•萬章上》:“其容有蹙🍶。”朱熹集注:“蹙,顰蹙不自安也。”蹙額❌,指皺著眉頭。朐頻👨🏻‍🏭:亦指皺著眉頭。朐,通“句”𓀇,朐、句皆侯部字《說文•句部》:“句,曲也。”🛡。頻,通“顰”[23]🍃,《玉篇•頻部》:“顰🦸🏿‍♀️,《易》本作頻”“顰蹙🧒🏽,憂愁不樂之狀也。”漢代傳世文獻並無蹙額、顰蹙等用法。戚額🛰、朐頻,意思皆為皺著眉頭☑️。

[49]詐廆®️:形容麗戎狡詐、虛偽。[24]《說文•言部》:“詐,欺也。”廆,通“偽”。廆,微部;偽,歌部🍅,微部、歌部是旁轉關係。《說文•人部》:“偽✨,詐也。”詐偽同義連用。詐偽多見於秦漢典籍✬,《漢書•東方朔傳》:“二人皆詐偽👨‍👧‍👦,巧言利口以進其身,陰奉琱瑑刻鏤之好以納其心。”《周禮•地官•胥師》🐞:“察其詐偽飾行儥慝者。”《禮記•樂記》:“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龍崗秦簡》簡四😷:“詐(诈)伪、假人符傳及讓人符傳者,皆與闌入門同罪。”[25]

[50]二千石:指郡太守🙆🏽‍♀️。《漢書·循吏傳》:“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歎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謂郡守🍣、諸侯相。”

[51]毋害都吏🩷🏎:毋害,漢代公文習語,或作無害、文毋害等🚾。文毋害的意思是官吏毋害于文🖱🤽‍♀️,曉習文法💡,循章守成。指文書到了郡太守📮,要派辦事沒有毛病的好的官吏去辦這件事,不“矯詔”💽。都吏👴🏻,監督之官吏🤾🏿‍♀️。《漢書•文帝紀》:“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稱者督之✢。”顏師古引如淳注🥎:“律說🛞,都吏今督郵是也。閑惠曉事🚦,即為文無害都吏🍗。”顏師古注:“如說是也。行音下孟反。”“循行有不如詔意者😫,二千石察視責罰之。”《說文•目部》:“督➿,察也🐓。”郵𓀘,通“尤”,郵🧺🙂、尤皆之部字。《呂氏春秋•樂成》🤵🏻‍♂️:“投之無郵。”高誘注:郵,字與尤同。督郵🎫,謂督察過尤。居延漢簡🎿:“且遣都吏循行,廉察不如護大守府書🙌🏿🩺。”[26]都吏,即為監督之官吏🌶。

    嚴教屬縣官令以下嗇夫[52]、吏正🏫💂🏿‍♀️、父老[53]🔠,襍驗問[54]鄉里吏民🔺,賞[55][56]婢及免婢[57]以為妻,年五十以上,刑[58]狀類麗戎者,問父母昆弟[59],本誰生子?務

[52]嗇夫:鄉官✊、小吏。《漢書•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 🕴🏻、游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游徼徼循禁賊盜。”嗇夫的種類有很多,有廚嗇夫、廄嗇夫等。

[53]父老:指鄉民。[27]

[54]襍驗問🍱:共同案驗⚾️、詢問。《方言》卷三🔽🚄:“襍,集也🧜🏼‍♂️🔱。”《說文段注•雥部》:“漢人多假襍為集。”驗問是漢代司法用語,检验查问🤵‍♂️。《史記·荊燕吳傳》:“京師知其以子故稱病不朝,驗問實不病。”居延新簡🪤:“書到驗問🧑🏻‍🦯,治決言🤛🏼。”[28]即問訊義。

[55]賞:應作“儻”,儻🪝♠️,表示假設的連詞,即如果、假使🤵🏿‍♂️。[29]

[56]取:通“娶”。古多假借為“娶”。

[57]免婢:脫離奴婢身份的人。免,即脫也。《十駕齋養新錄•免與脫同義》:“論語道虛篇:得免去皮膚也。免去皮膚乎。兩免字與脫同義。”

[58]刑:古通“形”。《爾雅•釋詁上》:“刑,法也💲📦。”郝懿行疏👩🏼‍🚀:“刑,又通形也。”

[59]昆弟:兄弟。《玉篇•日部》:“昆,兄弟也🧑‍🦱。”

得請實[60],發生從[61]迹⛽️,毋督聚煩擾民[62]👴。大逆同產當坐[63]👨‍👩‍👧‍👧,重事。推迹未窮[64]👩‍👦,毋令居部界中[65]不覺☝🏼。得者書言白報[66],以郵亭[67]行詣長安   

[60]請實:情實★,指事情、事實的真相。請🚔、情音同,可通假。傳世文獻無用例,亦有可能是抄寫者錯寫。

[61]從:讀為“蹤”🙋‍♀️。《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從迹連王,王使人候司。”顏師古注🛍:“從讀曰蹤𓀔。”

[62]毋督聚煩擾民: 監督,不要積聚紛亂以擾民⏱。督,察也,參注[51]❣️。

[63]坐:入罪。《說文通訓定聲•土部》:“轉注又為坐罪之坐👨‍⚕️。”《玄應音義》卷二:“坐此”🦼,注引《倉頡篇》:“坐🗜,辜也🙋🏽‍♂️。”《爾雅•釋詁上》:“辜,辠也。”《說文•辛部》:“辠🍍,犯法也⚔️。从辛,从自。言辠人蹙鼻🎡,苦辛之憂💜。秦以辠似皇字,改為罪🧚🏼。”

[64]推迹未窮:推求(麗戎)蹤跡沒有結束。推,求也。《淮南子•原道》🍷:“固其自然而推之。”高誘注:“推,求也🅿️。”居延新簡:“令候長、丞🫖🐷、尉數推索。”[30]推索🕷,推求搜索、搜捕。

[65]界中:郵書發出地到接受地之間的距離🍤。在居延漢簡:“界中十七里”[31]

[66]白報:報告👷🏼👱🏻‍♀️。《玉篇•白部》:“白,告語也🛌🏼。”是指得到麗戎消息的人要發郵書報告。

[67]郵亭:漢代驛書的中轉機構👩🏽‍🔧。《漢書·薛宣朱博傳》:“過其縣🕛,橋梁郵亭不修🏆。”颜师古注:“郵,行書之舍⏭,亦如今之驛及行道館舍也。”以郵亭行,即按郵亭的次序傳遞。

傳舍[68]🧑🏿‍🔧。重事,當奏聞,必謹密[69]之,毋留如律令。

[68]傳舍💂🏼‍♀️:供人休息住宿的地方、旅社。《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食其☸️。”顏師古注:“傳舍者,人所止息🧑🏽‍🎨,前人已去,後人復來,轉相傳也。一音張戀反,謂傳置之舍也💂‍♂️,其義兩通。它皆類此🤹🏽。”

[69]謹密:謹慎、保密的意思。[32]《說文•言部》:“謹🤹🏻‍♂️,慎也🚥。” 《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丹為人足知🔼,愷弟愛人,然心甚謹密,故尤得信於上。”

六月🤵🏻‍♂️👨🏼‍🏫,張掖大守毋適、丞勳,敢告部都尉卒人[70],謂:“縣寫移書到[71],趣報[72]如御史書律令。敢告卒人/ 掾佷守卒史禹置佐財[73]🧜。  73EJT1:2

[70]敢告部都尉卒人🏃‍♂️🧘‍♂️:漢代公文用語。敢告⌛️,有表示禮貌🫷🏼☝️、尊敬之義🫄🏽。居延新簡:“張掖大守良🤤、長史威🧳、丞宏🖇💪🏻,敢告居延都尉卒人,言殄北守候塞尉護、甲渠候誼,典吏社,受致廛飯黍肉🟣。”註釋:“敢告卒人,公文用語,敢告💂‍♀️,有相尊重之意👮🏽‍♀️。《論衡•謝短篇》:‘兩郡移書曰敢告卒人,兩縣不言何解’據居延簡記載,本郡太守與本郡都尉之公牘🤦‍♀️,亦稱為敢告卒人,不獨兩郡太守移書為然也🌇。而塞候致尉之書🚴🏿‍♂️,曰告尉。卒人𓀒🙎🏽,為郡守、都尉府官吏統稱。”[33]

[71]寫移書到:漢代公文用語,指傳送過來的文書收到了。

[72]趣報:急忙報告。《說文•走部》🔇:“趣💦,疾也👘。《漢書•高帝紀》🧝🏼🪅:“因趣丞相急定功行封。”顏師古注:“趣🐧,讀曰促。”

[73]掾:作為輔佐的副手官吏的統稱。佷是掾的名字。守卒史、置佐:官名🏇🏽;禹🧑‍🎄、財乃人名。

七月壬辰[74],張掖肩水司馬陽,以秩次兼行都尉事🛝🕵🏽,謂候城尉寫移書到,廋索[75]部界中🌉,毋有,以書言,會月廿日。如律令/ 掾遂守屬況

七月乙未⚧,肩水候福😌🥠,謂候長廣宗□,寫移書到到🉐,廋索界中⏱,毋有,以書言🤽🏽‍♀️。會月十五日須報府毋忽,□□如律令 / 令史□73EJT1:3 

[74] 七月壬辰:七月初五💂🏼‍♂️,公曆817日。七月乙未:七月初八🤽🏻,公曆8 20日。[34]這意味著從五月己丑朔甲辰,丞相御史律令由中央發出,傳達至張掖郡共耗時48天,至肩水共耗時51天。

[75]廋索:即搜索。《玉篇•广部》:“廋🛳,求也。又作搜🪛。”《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及光薨後,廣漢心知微指,發長安吏自將,與俱至光子博陸侯禹第,直突入其門,廋索私屠酤💊,椎破盧罌,斧斬其門關而去。顔師古注🙏🏼:“廋讀與搜同⏮,謂入室求之也🛂。”

 

 



[1] 参见《西周(共和)至西漢曆譜》👼🏻,徐錫褀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月👨🏼‍⚕️。

[2] ①伍文“以請”之後句讀🪟,認為“請”為告,告白之義。②初仕賓《居延簡冊<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簡牘考述》(《考古》1980年第2期,下稱“初文”)“以請”之後句讀,認為“多指報告、請求,是下對上的用辭,出現在下行文書中,是說此事已聞于上并得到批准。”③裘錫圭《關于新出甘露二年御史書》(《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1期🪄,下稱“裘文”)将“請詔”连起来釋讀為🏇🏿:請求詔許或經皇帝批准。 ④楊媚《<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冊釋文輯要》(《簡牘學研究》200400期🧖‍♂️,下稱“楊文”)忽略了初文“此事已聞于上并得到批准”的意見而刪其註釋為“請求、報告”,並且認同裘文的意見。

按,其實初文👑、裘文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句讀不同。裘文謂“請詔”的說法在漢代文獻中用於大臣向皇帝進言。《漢書•薛宣朱博列傳》🚴🏻👩🏿‍🏭:“臣請詔謁者召博、玄🧑🏽、晏詣廷尉詔獄。”我們以裘文的意見為是🪲。

[3] 參見《居延新簡釋粹》↕️,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薛英群、何雙全🧑‍⚖️、李永良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1月。

[4]《中國簡牘集成》第五冊💁🏿☪️,居延漢簡(一)🤵🏼,第60頁。

[5]伍文將此句處理為“詔有逐驗大逆無道故廣陵王御者,連同匡夷故長公主夷卿大婢外人”,釋文有所不同🙇🏿‍♂️,這是對字形認識的不同造成的,與初文、裘文都是不同的。《肩水金關漢簡(壹)》的釋文與初文、裘文同。初文認為“御者惠”之後應加頓號,表示“御者惠”與“大婢外人”是並列的,犯“大逆無道”罪的“主要是指廣陵王和長公主🚟🎥,外人等是參與其罪的從犯。”裘文認為“‘大逆無道故廣陵王胥御者惠’是‘同產弟’的定語👮🏼‍♀️,‘故長公主苐卿大婢外人’是‘同產弟’的同位語”。這就意味著裘文認為這份文書“逐驗”的是惠和他的胞妹“大婢外人”🙄,即麗戎🚶🏻‍♀️。就後文內容,描述的皆為麗戎的特徵,这份文書要尋找的是麗戎,所以裘文的意見更為可取。初文補還認為“同產弟”是爲了說明廣陵王胥以及故長公主的關係的🚋🔒,而裘錫圭《再談甘露二年御史書》(《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1期,下稱裘文補)認為“同產弟”乃爲了表明外人跟惠的關係。

[6] 同注1💒,第16頁。

[7] 《中國簡牘集成》第十二冊,居延新簡(四),第74頁。

[8]捐之,伍文釋為“指之”,初文🛌🏿、裘文均釋為“捐之”👩🏼‍⚖️。

[9]伍文將“偃”釋讀為止息之義🙋🏻,“偃居”是棲居之義🤵‍♂️🟥。初文、裘文以及楊文都認為“偃”是“弟”的名字🐥。

[10]伍文釋為“杜取”🍏🏦,即人名。初文亦釋為“杜取”,但意義解釋為杜撰🤹🏼‍♂️、選擇🤾🏽。裘文釋為“林”,也是人名的意思。初文補認為“杜”應該釋為“材”,“材取”即“裁取”,斟酌、裁決而選取的意思。

[11]伍文釋為“不同”,朱紹侯《對居延簡冊<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考述的商榷》(《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1982年第4期👩🏻‍🦽‍➡️,下稱“朱文”)🚴🏻‍♂️、初文皆釋為“不同”,裘文釋為“不審”🛌🏿,不清楚、不知道的意思🫶🏿。

[12] 《中國簡牘集成》第五冊😗,居延漢簡(一),第37頁。

[13]①伍文釋為“以牛車就載🧑🏿‍💼,籍田事🍄,各事。”意為麗戎與游“乘坐牛車離開”,“租地種田為生”🦛。②裘文釋為“以牛車就載籍田倉為事”💁🏼⛹🏼‍♀️,初文同🧥,意為靠牛車為農田、官倉拉貨運腳為業。③楊文釋“籍田”為“古代天子🧑🏽‍🦳、諸侯徵用民力的田”,認為游以為官倉拉貨為業。

[14] 此處用例分別來自《中國簡牘集成》第六冊,居延漢簡(二)🏊🏽‍♀️,第251頁、第八冊,居延漢簡(四),第120頁。

[15] 《漢書地理志匯釋》,周振鶴編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6月,第456頁🛞。

[16]伍文釋為“酒”🐍,初文👮🏿‍♂️、初文補皆釋為“隨”✍🏼,楊文引何雙全《甘露二年丞相御史書再辨》(此文未發表💅🏼,下稱何文)釋為“偤”,是侍奉的意思。裘文🧧、裘文補都釋為“偕”。

[17]伍文釋為“丁子池”,丁,成年能勝賦🤟🏼。認為“男孫丁子池”是麗戎所生子🥅,子池乃其名。初文釋為“丁子沱”✊🏽。長公主盖與丁外人有私幸關係🧑🏻‍🤝‍🧑🏻🙇🏽‍♂️,且已公開合法,丁子沱是丁外人之孫。

[18]伍文此處與諸家釋讀都不同🪢🧎🏻,“元鳳元年,中定﹡死↪️,馳后奴婢汐人。詔問……”之後的釋義也較牽強🥷🏽⚂。“詣”,伍文釋為“詔”🤹🏿‍♀️🎠,初文、朱文釋為“詣”,裘文更正為“諸”🌨,初文補也同意這個觀點。《肩水金關漢簡(壹)》釋文為“詣”。楊文認為“詣”較為可取🕯。詣,到。楊文謂“詣官,指交付官府。漢時奴婢犯罪或因罪牽連🤵🏽‍♂️,常被交付官府罰服勞役📇。”

[19]伍文釋為“造估驰, 造”👲🤷,很難釋義🤷🏿‍♀️。初文釋為“循匿絕迹”,裘文釋為“遠走絕迹”👨🏻‍⚖️,後來初文補改為“ 去絕迹”。張小鋒《<甘露二年丞相御史書>探微》(《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下稱“張文”)亦釋為“遠走絕迹”。

[20]伍文釋為“不”🦶🏿👨🏻‍🦽‍➡️,初文💁、朱文釋為“妾”。裘文認為是“介”,但應理解為“兆”的誤寫👨‍🦯‍➡️,音讀作“逃”,句讀從下。徐元邦、曹延尊《居延新出甘露二年詔所逐驗考釋》(《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3期,下稱“徐文”)釋為“小”↗️。初文補改釋為“不”。若按照裘文所說釋為“介”🧝‍♀️,不考慮為“逃”的誤寫🤘🏿🧏🏻‍♂️,那麼“介罪民間”就是戴罪藏匿于民間的意思🙇‍♀️🙆‍♂️。

[21]伍文釋为“壯”,初文釋為“狀”,裘文释为“壯”👩🏻‍🍼,初補文認為“中壯”應該作“中狀”來解釋🧑‍🦽,因為麗戎的身材是中等🐪☮️,而非壯碩🚣🏽‍♀️,但是初文補中未將釋文改為“壯”。

[22]拘頥💆🏻,伍文釋為“拘頸”曲頸的意思🏂🏻。初文🧙🏻‍♂️、朱文皆釋為“枸頸”🙆🏻‍♂️。徐文、裘文釋為“枸頥”🥑,初文補後來改釋為“拘頥”,認為“拘假為狗字。狗頥🧖🏽‍♀️,乃以鳥獸形比喻面部特徵”。裘文認為“枸頥”指“尖下巴”。楊文認為“枸頥”是“低頭之狀”🔥🍓。

[23]頻,伍文、初文、初文補𓀈、徐文、朱文皆釋為“顓”,裘文根據圖版字形釋為“頻”,楊文認為“頻”通“顰”🤽‍♀️,意為皺著眉頭。

[24]伍文釋為“托廆”,初文釋為“託廆”,裘文改釋為“詐廆”,初文補依然釋為“託廆”。方勇《讀<肩水金關漢簡>札記二則》(《魯東大學學報》哲社🤽‍♀️,20123月🧏‍♂️,第29卷第2期)認為“廆”與“偽”相通,形容麗戎巧詐虛偽的性格⚈。楊文認為詐廆是說麗戎的性格說話謹慎不外露。

[25] 轉引自方勇文。

[26] 《中國簡牘集成》第五冊,居延漢簡(一)📚🍽,第32頁👨‍🦱🦃。

[27]父,伍文、初文、朱文釋為“三”,裘文釋為“父”,楊文釋為“匕”👩🏼‍⚖️。

[28] 《中國簡牘集成》第十二冊,居延新簡(四),第54頁。

[29]伍文作賞賜解,初文作通“倘”,倘若義🦬。但是古漢語中,倘並無假設義🎽。

[30] 《中國簡牘集成》第九冊,居延新簡(一),第28頁。

[31] 《中國簡牘集成》第八冊💁🏽,居延漢簡(四),第86頁。

[32]伍文、初文👩‍🍳🖋、徐文、朱文、初文補,皆釋為“謹容”☯️,裘文釋為“謹密”🪼。楊文轉引何文,謂何文釋為“謹審”,即謹慎的意思。楊文認為“謹慎”更合理。

[33] 《中國簡牘集成》第十冊,居延新簡(二),第178頁✡︎。

[34]參見《西周(共和)至西漢曆譜》🙎🏻‍♀️🧙🏿‍♀️,徐錫褀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月。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1月10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1月12日🍱。



点击下载附件🏋🏻‍♀️:1400劉倩倩:《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校注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萧旭 在 2015/1/12 15:41:33 评价道🧚:第1楼

    1. 《素問·生氣通天論》:“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疑“拘頤”指“短頤”而言。《淮南子·墬形篇》🔇:“中央四逹,風氣之所通,雨露之所也,其人大面短頤美鬚🃏🤹🏼‍♀️。”又《廣博物志》卷25引孔氏《祖庭廣記》記先聖生有異質,凡四十九表,中有“均”➜。“均異相1️⃣,或不合。

    2. “戚額”當作“戚頞”不知圖版原來是否就是“頞”字),即“蹙頞”™️🧗🏻‍♂️。頞指鼻莖。也言“縮頞”。《呂氏春秋·遇合》🫵🏼:“文王嗜菖蒲葅,孔子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陸繼輅曰:“頞,鼻莖也。蹙、縮古今字🖖🏿,縮頞即蹙頞也。”陳奇猷從其說。《覽》卷367引作“蹙頞”,《書鈔》卷146、《覽》卷856引作“”🫶。“”同“蹙”🙍🏽‍♀️。《書斷》卷中🤟👨‍🦯:“猶文王嗜菖蒲葅↕️,孔子蹙頞而嘗之。”

    3. 廆🔅,讀為謉、詭,亦詐也🌶,欺也🚓。倒言亦作“詭詐”。

    4. 傳世文獻請借情,例證甚多🚴🏿‍♀️🐉,參見《故訓匯纂》2127頁。

    5.介讀為甲也,引申不出戴罪義。

     

    .

  • 圖雷雷 在 2015/1/12 17:17:47 评价道👃:第2楼

    謝謝蕭旭先生指正。

  • 柴夫 在 2015/1/16 15:59:31 评价道🚣🏿‍♀️:第3楼

    我沒查原圖版🧘,我的印象是“戚額”之“額”原作“頟”。

  • 圖雷雷 在 2015/1/29 11:48:30 评价道🚶🏻‍♀️:第4楼

    謝謝柴夫先生指正。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4966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