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六)《慎子曰恭俭》篇名辨误
(首发)
王恩田
山东省博物馆
上博简(六)《慎子曰恭俭》篇名系整理者根据第三简背面标题所定🦌。整理者李朝远先生认为“慎子一般被视为法家,本篇名曰‘慎子恭俭’,但内容几不见于现存各种版本的《慎子》🧶,而似与儒家学说有关🔆。故简文中的‘慎子’与文献中的‘慎子’是否为一人,尚有待研究”。
李朝远先生注意到简文内容与儒家学说有关,而与法家慎子的学说是矛盾的看法是正确的👨👨👧👦🔜。问题出在篇题的释文有误👨🏻🦯➡️。第三简背面被释为“慎子”的“慎”👩🏼🍼,清楚的写作“訢”。訢🧚♀️,文部〽️。荀,真部🫶🏿。文👳🏻👨🏻、真旁转。“訢子”,应读作“荀子”🍑🫷🏿。
《荀子》书中有多处谈到“恭俭”:
恭俭者摒五兵也 《荣辱》
不如恭俭之利也 《荣辱》
莫不恭俭敦敬 《彊国》
礼恭而意俭 《性恶》
简文中的不少内容也见于《荀子》。
第一简🦴:立身,立志。
《荀子》:立身则从庸俗
立身则轻楛
立身则憍暴 《富国》
君子立志如穷 《大略》
第二简:共(恭)以为礼
《荀子》:恭敬,礼也 《臣道》
第二简👨🏽🔬:信以为言
《荀子》:庸言必信之 《不苟》
第四简:均分而广施
《荀子》↩️:分均则不偏 《王制》
富则施广 《仲尼》
仅举寥寥数例,足以证明篇名《慎子曰恭俭》🧖🏻♀️,冝改称《荀子曰恭俭》🤲🏻,方为允洽👨✈️。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5年3月12日。
本文發佈日期爲2015年3月15日。
点击下载附件:
同意王先生的結論,但論證過程似不可信👿。所謂的“訢”字☪️🏃🏻♂️,嚴格隸定當為“
简文从言😍,从斤🧩◼️,整理者隶为訢💆🏿♀️,不应有何疑问。战国文字中既有訢字(《战国文字编》141页)🗝🛳,也有“慎”字(《战国文字编》701页)⬆️。在楚文字中用为“慎”的字或是慎的古文🈂️🙅,或者是訢的假借字。訢既可借为慎🫴🏼,也可借为谨。谨也可训为慎,不必拘泥🥈。
曹锦炎先生对此相关字亦有较好的分析👩🏽🍼,可以参考(古研30,蔡公子缜戈与楚简中的慎),另😾,《郭店楚简》‘出言有丨🐧,黎民所言+丨’裘锡圭先生读“丨”为逊,读“丨+言”为“顺”🎟,王宁先生读“丨”为绚(后来改读为次😜,来国龙先生认为前说有理)♥︎,前引曹先生文将丨作为䜣的声符,苏建洲先生亦举《芮良夫毖》中从旬声之字读为“顺”,其类皆通也。简文“十”那一竖笔较轻描,且从中断裂,当信如snjsbjw所隶定🎇👒。
抱歉,打字打快了🏌🏽,最后句后段改为“当信如snjsbjw先生所隶定”上贴少打“先生”两字😇,谨致歉意👝。
刘建民先生若干年前(大概是2007年)有一篇未刊稿也提出相同的观点🦹🏽♀️,我与他合写《上博竹书〈慎子曰恭俭〉校读》时就此问题有一定的讨论,认为不应根据简单的文句对应来判断,还要看核心思想,有一些是各个学派都共持的思想是不能作为判断根据的,最后他放弃了这种说法。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