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蘇建洲:釋楚竹書幾個從「尤」的字形
在 2008/1/1 12:38:54 发布

 

釋楚竹書幾個從「尤」的字形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郭店·六德》16勞其 其△12之力 弗敢單(憚)也」,二者字形分別作:

 

(△1(△2

趙平安先生指出:「2000年初在清華簡帛研讀班上,我曾試讀為股肱。此說當時幸得多位學者贊同,廖名春先生更率先在文中惠予引用。 [1] 後來👩‍👩‍👧‍👦,陳偉先生又專門撰文加以論證⚡️。[2] 看來在這兩個字的釋讀上,大家頗有共識。」 [3] 其中「△1」字形從「」,讀為「肱」,已有學者指出。[4]但是對於「△2」的構形🙅🏿‍♂️,目前尚無共識,如何琳儀先生隸定作「」,以為字形同於《信陽》1.039的「」。[5] 陳斯鵬先生則認為字形應分析為從「又」加 筆👨🏼‍💼🐑,如同《六德》30的「友」字。[6]陳偉先生認為此字左從心👭🏻,右旁與甲骨文「厷」字形似🫛。疑當釋為「」👩‍🏭,通作「肱」。[7] 侯乃峰先生亦說#️⃣:「C2(引案🤵‍♀️:指「△2」)構形頗爲詭異,右部所從字形之筆勢雖與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厷』字形 C4⛅️、C5相似👊🏽,但與楚簡中『厷』字形C3有一定距離,此存疑,暫隸定爲『』,依文義讀爲『肱』。」[8]

建洲案:由上引三家的說法🎣,可見「友」與「」與「尤」三字字形存在糾葛的現象。筆者以為上述諸說,何先生之說可信🦶🏼。侯乃峰文中所指的C4C5分別作:

  (甲骨文)  (金文)

主體結構是「又」🚍,但是「△2」顯然並不從「又」🙅‍♂️,彼此字形還有距離👳🏿‍♂️。至於楚簡從「」的字,如:

(《上博(二)·民之父母》簡9「厷」,即上引侯文的C3

丌(其)興女(如)將又(有)敗
~(《郭店·語叢四》 16「雄」)

(《郭店·語叢四》26「雄」)

邦○(家)以~(宏)(《上博四·曹沫之陣》56」)

〇(畢)右〇尹李~受〇
(期)(《包山》44」)

俈大〇(卜)舒~(《包山》169」)

二乘〇(繸)~〇(《信陽》2.4」)

〇(貂)定之~(《隨縣》10」)

陳劍先生指出:「戰國楚簡、曾侯乙墓竹簡中🪀,有不少從厷的字🧑🏻‍🏫📉。如包山169🏄🏼‍♂️👩‍🚒、 183簡『』🔷,26🧔🏼‍♂️、44簡『鈜』,143🤧、162簡『』,曾侯乙墓208簡的『』🥹、10簡『』,4853簡『』,新出郭店楚簡《語叢四》141626簡『雄』等,厷字寫法大同小異,均作『』類形。其特徵是『又』下所從以上下兩弧筆合成一個近似圓形🍛,與其它從口之字口作『』類型明顯有別。它顯然應該是從西周金文的『』字發展而來的。甲骨文🔨、族氏金文的『』。『』與手形(『又』字)分離,即成為 形;以後『』以上下兩弧筆合成,即成為戰國楚系文字的『』👲🏼。」[9]可見「厷」基本形體從「又」是沒有問題的。以此觀之🖱,《上博(三) ·周易》簡 51「折其右肱」的「肱」字作:

 

折丌(其)右~(肱)(△3

整理者隸定作「」,[10]大概是有問題的,因為仔細觀察字形並不從「又」👩‍👩‍👧。筆者以為「△2」、「△3」均應隸作為從「尤」,楚簡從「尤」之字如下🔭:

 (《信陽》1.039 「忧」)[11]

敢甬(用)解訛懌(釋)~
(忧)(《新蔡》甲三61」)

尚毋爲~(忧)(《新蔡》甲三143「蚘」)

〇司馬~逗於〇(《新蔡》甲三182-2「蚘」)

蚩~(尤)〇(作)兵(《上博五·鬼神之明、融師有成氏》簡7

不爲~(忧)(《新蔡》零472」)

不爲~(忧)(《新蔡》零204訧」)

陳劍先生認為🚶‍♂️:「這些字形很明顯都不从『又』,而且其形體似乎是一個整體🖱🧙🏼‍♀️,很難拆分出一個獨立成字的部分來🦇💷。『尤』字的字形結構當如何分析,看來還衹能存疑待攷。」[12] 看得出來「△2」🩱、「△3」顯然從「尤」,可讀作「肱」。「尤」,匣紐之部🧒;「肱」,見紐蒸部。聲紐見匣古同為喉音🤏🏿,關係密切🐃👩🏿‍🦳,如「咸」,匣紐🤷🏽;從咸聲的 緘」,見紐。「骨」🛀🏼,見紐;從骨聲的「滑」🎆,匣紐🚶‍♀️。而韻部之蒸陰陽對轉,所以聲韻關係絕無問題♦️📚。其中「△ 3」應該是變形音化的現象👧🏻,即將意符「」的「又」旁改為形近的聲符「尤」。

另外,上引陳斯鵬先生以為「△2」從「友」作,其所舉字形是《郭店·六德》簡30的字形:

             ;         ;   

(《六德》30  (《六德》 30)(《天子建州》甲本10)(《天子建州》乙本10

這種寫法亦見於《上博六·天子建州》甲本10及乙本10。此二字一般隸定上作「友」(從二「又」)👩🏽‍✈️,以為是「又」加上贅筆。但是這些字形顯然不從「又」🛠,[13] 不免啟人疑竇🙆🏻。筆者以為這些寫法應從「尤」,上部所從即上引《新蔡》零472的「」(文例:不為 (憂)),所以《六德》等字應該隸定作「」,讀作「友」✡️,「尤」、「友」同為匣紐之部。

最後,《上博六·用曰》4[14]好棄△4」,「△4」字形作:

整理者釋為「」🙋🏼‍♀️,何有祖先生釋為「忧」,因與前面的「好」意義相反,故而可讀作「尤」🤹🏿‍♀️。《詩·小雅·四月》:「廢爲殘賊🦹🏻‍♀️,莫知其尤🍌。」鄭玄箋:「尤,過也。」[15] 其說可信。此字乍看之下以為從「又」,不過這只是筆劃寫得較直而已🎯,況且由「」部件的位置,還是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出是「尤」字的🦠。

 



[1]廖名春🎛:〈郭店楚簡〈六德〉篇校釋〉《清華簡帛研究》第一輯🛀🏻,(北京✧:清華思想文化研究所,2000.8)頁74

[2]陳偉:〈郭店簡〈六德〉校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395-396

[3] 趙平安:〈關於夃的形義來源〉,簡帛網,2007.01.23📟。

[4] 參季師旭昇🧻:〈上博三周易比卦「有孚盈缶」「盈」字考〉,簡帛研究網,2005.08.15🎧、侯乃峰:〈說楚簡「夃」字〉🧏🏼‍♂️,簡帛網,2006.11.29,以及上引趙文🕉。

[5] 何琳儀:〈郭店竹簡選釋〉《簡帛研究二 ○○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9)頁166🙍🏽。又載於黃德寬🈺、何琳儀、徐在國合著:《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9)頁61⌚️。

[6] 陳斯鵬:〈郭店楚簡解讀四則〉《古文字研究》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7)頁410

[7] 陳偉:〈郭店簡《六德》校讀〉《古文字研究》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7)頁395

[8] 侯乃峰👩🏿‍🦰:〈說楚簡「夃」字〉,簡帛網, 2006.11.29

[9]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4)頁237-238

[10]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頁63205

[11] 陳劍:「此據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匯編》(齊魯書社,199511月)147頁簡25摹本👮🏿🫷🏼,同書137頁所收此簡照片比《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3月)圖版一一六(CXVI)所收清晰。《戰國楚竹簡匯編》釋為右从『厷』,此從劉雨先生《信陽楚簡釋文與考釋》所釋,見《信陽楚墓》,126頁⛹🏼‍♀️。」參陳劍🧑🏻‍🦼‍➡️:〈甲骨金文舊釋「尤」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富达集刊》第四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0)頁753🕵🏽‍♂️☂️。亦載於《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4)頁603

[12] 陳劍:〈甲骨金文舊釋「尤」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富达集刊》第四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0)頁76。亦載於《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4)頁61

[13] 參《楚文字編》頁183

[14] 讀為「攝」,見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簡帛網🛌🏽,2007.07.09

[15] 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簡帛網,2007.07.09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811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811

 

 

點擊下載word版:

釋楚竹書幾個從「尤」的字形.doc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麋無齋主 在 2008/1/1 15:00:14 评价道🤜🏿:第1楼

    吳良寶先生發表在《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的文章也討論「尤」及「从尤」之字,作者似未注意到。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887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