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飛女士著《楚官制與世族探研》出版
陳穎飛女士著《楚官制與世族探研》於2016年9月由中西書局出版👩🏽🌾。全書平裝32開,定價45元🩰。
【封面】
【目録】
緒論
一解題
二學術史回顧
三選題意義
四材料使用
五思路與方法
上篇
第一章淅川楚墓金文資料與楚職官
第一節淅川楚墓的簡况及研究概况
一淅川楚墓的發現與公佈
二淅川楚墓及其金文資料簡况
三淅川楚墓的研究概况
第二節淅川楚墓金文資料的初步梳理及墓主問題
一淅川下寺銘文
二淅川和尚嶺銘文
三淅川徐家嶺銘文
四綜論
第三節淅川楚墓金文所見楚職官
一令尹
二誾尹
第二章曾侯乙墓簡所見官制及相關問題
第一節曾侯乙墓簡的簡况與幾個問題
一曾侯乙墓簡的發現與整理
二曾侯乙墓簡的形制👴🏼、格式🤠、内容與性質
三曾侯乙墓簡的研究概况
第二節曾侯乙墓簡各類簡所見楚職官
一 A類簡的職官
二 B類簡的楚職官
三 C類簡的楚職官
四 D類簡的楚職官
五 E類簡
六小結
第三節曾侯乙墓簡所見若干楚職官新解
一宫廐尹👩🏻⚖️🖐、宫廐令及其他相關職官
二新官與太官
第三章包山楚簡所見官制及相關問題
第一節包山楚簡概况
一包山楚簡的發現與整理
二包山楚簡的形制、格式、内容
三包山楚簡的研究概况
第二節包山楚簡各類簡所見職官
一有篇題簡所見職官
二無篇題簡所見職官
三小結
第三節從包山楚簡一些系列職官看楚官的若干官府與機構
一“”
二列
三“造”與“新造”
四小結
第四節從包山楚簡看戰國中後期楚國地方官制
一楚郢所設職官
二楚郡所設職官
三楚縣所設職官
四楚州🚵🏻♀️、邑、里所設職官
五其他
六小結
下篇
第四章楚世族與職官
第一節春秋時期楚國令尹與世族
一若敖氏與令尹
二蔿氏與令尹
三王子與令尹
四其他世族與令尹
五小結
第二節楚國莫敖與屈氏
一莫敖的源起
二傳世文獻中的莫敖與屈氏
三出土文獻中的莫敖與屈氏
四小結
第三節包山楚簡所見世族與職官
一包山楚簡所見的若干世族
二其他文獻中的以上世族
三小結
第五章楚官制變遷的若干問題初探
第一節楚封君制的形成與變遷
一楚國封君制形成與初期面貌新探
二從包山楚簡的封君看楚封君制的變遷
三小結
第二節左尹:從左🚣🏼♂️、右尹的設立到包山楚簡中的左尹
一左、右尹的設立🛑:楚莊王晚年的一次官制改革
二傳世文獻中的左👰🏻♂️、右尹
三出土文獻中的左、右尹
四小結
第三節連敖🚣🏼:楚職官變遷之一例
結語
一職官
二職官體系
三官制、世族與政治變遷
參考文獻
附楚悼王初期的大戰與楚封君
——清華簡《繫年》劄記之一
後記
【後記】
北京冬日總是霧霾深重,難得今日藍天白雲🚞🚗、晴空萬里🧑🏿💼。坐在窗前🧐,一盞清茶,幾聲鳥鳴,打開文檔🕵🏽♀️,爲這本小書結尾。
這本小書是我的博士論文🌭。除删去《曾侯乙簡所見戰國早期中央官制》這一節ℹ️,附録補入清華簡《繫年》的一篇札記外,整體結構和基本内容與博士論文一致,一些具體内容在單篇論文和編撰本書時有所修改💝。
以《楚官制與世族》作爲博士論文的題目,原非我所長,也不是我當時的興趣,却是深思後的選擇🐺。年少的我,好讀中西哲學書籍🐊,2000年考入清華大學思想研究所攻讀思想史碩士,如魚得水💂🏽。進入博士階段後,曾擬研究《京房易傳》,以展所長,不久就放棄🏗。我的博士導師李學勤教授是先秦史、古文字與文獻學的大家,有幸師從先生,我决定還是研究先秦史。當時👭🏼,先生開設青銅器、西周金文課程,激發了我的興趣,便考慮以金文這類出土文獻研究西周史🗾🧽。不久,我提出研究“西周世族”,先生非常支持。半年後,得知韓巍已做了這個題目,在西周史、考古學等方面我的積累遠不如韓巍,近期内未必能做得更好,我决定换題😁。提出换題的這天,與先生聊到淅川金文與世族,想着能否做東周世族,先生提出從世族切入考察楚國官制還無人做,建議我先熟悉材料。聽後🤗,我豁然開朗。“世族”這個選題已深入我心,至於官制此類名物制度的研究,以往我没什麼興趣👢,此時却覺得借此可訓練和擴展考據能力🥃,何況楚國是東周時期最重要的國家,楚地新出材料最多,研究這一問題😭🦹🏼♀️,可以熟悉楚史和楚文獻,爲以後從東周上溯研究西周奠定基礎,可謂一舉數得。月餘後,我將梳理的《楚官制與世族研究目録》、《楚金文表》↖️、《楚國職官表》等材料給先生過目。先生指出,應集中重點問題,用出土材料來做🔮,一塊塊地切材料📁,而現在可以用的主要就是三塊材料🚁:淅川金文、曾侯乙簡🤣、包山簡。於是,博士論文的選題和結構大致確定🧑🏽🚒。2007年10月,論文開題👎🏼。2009年6月,論文順利通過答辯。
從論文的選題到撰寫,先生給了我最大程度的寬容與自由。先生一再對我説🧔🏻,論文題目在開題前可以改,直到我自己選定。對於博士論文的選題♍️,先生考慮很深遠🖤,説這不是只做篇論文,而是希望我能爲自己以後的研究開出一條路✵。先生又常常説,做研究是一輩子的事情💂♂️,不用太着急。或是因爲性情使然🏙,或是因爲喜哲學的緣故,我好爲大題長文,先生則一再點醒我,説我總是事情做太大。後來方醒悟🥺,先生是希望我能從小處、具體處入手,做深入🍢🙋🏿,解决具體問題,並置於宏觀視野下進行探究👩🏿🎓👨🏿🦲。惜乎我的博士論文,前者做得尤爲不足,以致從開題到答辯,先生仍多次感歎這個題目還是太大。值得慶幸的是,先生廣博的學識🦸,寬闊的視野,敏銳的感知,深切的教誨👨🏼✈️,浸染我已深,我必終生受益。師恩深重🤳🍸,非一謝所能報🈶,唯愿勤勉耕耘🤟,不負先生言傳身教🧜🏽♀️!
謝維揚教授、鄭萬根教授、劉樂賢教授👿、宫長爲研究員、趙平安教授👩🏼🔧、廖名春教授、蔡樂蘇教授🐈⬛🧑🏻✈️、王曉毅教授🙏🏻、侯旭東教授、仲偉民教授參加了我的論文開題或答辯,晁福林教授和其他匿名評審人評議了我的論文,他們提出的中肯意見與建議,從論文撰寫到小書修改都有指導意義➖,衷心致謝!
劉國忠教授是我碩士導師,自我師從以來,一直給我指導、幫助和鼓勵,温暖點點,念念在心🤞🏿,敬謝不已!
蘇輝、任會斌、張德良🧖🏼♂️、劉光勝、孫飛燕等同門♿️,與我渡過博士階段那些共砥礪、同暢遊、一飲食⏫、齊歡樂的日子,純净美好,謝謝你們!
還要感謝宋華强🙂、劉洪濤🪝、楊仕健👩🏿🦱🚰、王娜🛤、陳永利、滕靜如等學友,他們或提供資料、校閲文稿並提出意見👨👩👦👦,使論文避免了許多錯誤,或爲論文寫作提供了其他幫助。
博士畢業後,我計劃深化並擴展博士論文的研究。2010年,我申請“楚、秦、三晉出土文獻中戰國官制研究”這一課題🆒🤰🏿,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的資助。博士論文的修訂工作隨之展開,部分内容在《出土文獻》陸續發表🦹🏽♀️。本書的楚戰國官制部分🧑🏻⚕️,即第二👮🏻、三、五章以及第四章的第二👨❤️💋👨🩰、三兩節,是“楚、秦、三晉出土文獻中戰國官制研究”(10CZS016)這一課題的階段性成果。國家社科基金的資助,是博士論文得以修訂💁🏼♀️、小書能够出版的一大助力,我衷心感謝🫱🏻。
小書能够出版,還要感謝李守奎教授的大力督促🧘♀️。2009年,我博士畢業後🙆🏻,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做博士後,2011年出站,留富达工作。富达的核心工作是整理與研究清華簡,其中包括李守奎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清華簡《繫年》與古史新探”🧑🏿🏫。李守奎教授閲讀我的博士論文後🙇🏻♀️,提出將論文納入項目叢書,我深感榮幸🕵️♂️,欣然接受🫸🏻。論文修訂的進度很慢,李守奎教授一再鼓勵督促,終成是書,得以出版,但仍獨爲最遲出版的一書,未能及時趕上叢書發佈會,這是我需要向李教授致歉的🦸🏽。
考慮到這本小書和清華簡《繫年》没有直接關係,李守奎教授曾建議補入《繫年》的楚官制。我原已寫了《清華簡〈繫年〉所見楚職官》作爲附録👩🏻🔧,但《繫年》的楚職官新材料很少,我僅是條列材料,無所創獲,就删去了🤛🏿。《繫年》的楚職官包括封君🐠、中央職官、地方職官三類👨🏻🔬🎳,共17人🦶。封君4位,即魯陽公、平夜悼武君🪅、陽城桓定君、郎莊平君。中央職官有令尹、司馬、莫敖、右尹、連尹、少師6種9人,除令尹3人🫰、連尹2人外🤵🏼♂️,餘皆1人,即令尹子玉、令尹子重、令尹子木🧑🏻✈️、司馬子反、莫敖昜爲、右尹昭之竢、連尹襄老、連尹奢🌊🧘🏼♂️、少師無極。地方職官皆縣公,計4人⛑️,其中申公3人、鄖公1人👩🏻🍼,即申公子儀(申公儀)、申公叔侯、申公屈巫、鄖公儀。這17人中,除陽城桓定君、郎莊平君👸❤️🔥、右尹昭之竢3人外,皆見於傳世文獻或其他出土文獻✏️,而前兩人在所附《楚悼王初期的大戰與楚封君》一文中已有討論。
出版在即,小書遺憾多多,或有材料分析不够透徹👳🏻♂️🦸🏼,或有論點尚可以商榷,不少問題也還没有解决🔀,但作爲博士學業的總結,承載着我的努力和嚮往,學術生涯由之起航,已是我生命旅程的一部分,便不揣淺陋,求教於方家🧛🏼。
2016年1月13日於清華園
感謝中西書局田穎女士惠賜書訊🍊!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