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惟捷、蔡哲茂編著《殷虛文字丙編摹釋新編》出版
在 2017/9/29 12:31:52 发布

張惟捷、蔡哲茂編著《殷虛文字丙編摹釋新編》出版

 

 

張惟捷、蔡哲茂兩位先生編著的《殷虛文字丙編摹釋新編》於2017年9月由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全書精裝16開💆‍♀️,定價2200台幣。

 

出版信息🤵🏻:

《殷虛文字丙編摹釋新編》

作  者:張惟捷、蔡哲茂 編著

出版時間📥:2017/09

出版單位: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售價👷:2200台币

 

序言

 

在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二日的下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的前輩在河南安陽發現了滿布甲骨的YH127坑。經過前輩學者不懈的努力🕙,克服當時政治背景的種種困難🦓,陸續出版了《殷虛文字?乙編》(以下簡稱《乙編》)上中下與補遺四冊。

這一批材料在發現當時震驚了海內外甲骨學界🎉,不久日本的甲骨學會針對《乙編》作了釋文,甲骨學者如島邦男等人也利用《乙編》公布的材料撰寫論文🛹,靠著這批發布的材料,提出卜辭中「咸」指的是大乙等等看法🔓🧖🏽‍♂️。

其後,張秉權先生花費大量心力,再次整理與復原這批史語所發掘的甲骨,編成《殷虛文字?丙編》(以下簡稱《丙編》)📁,其影響力與史料價值大大超越了《乙編》。日本學者高嶋謙一教授曾為《丙編》做了《殷虛文字丙編通檢》,給研究《丙編》者提供更方便的查閱方式。而其師舒琜(Paul Serruys🙆🏻‍♂️,或譯作司禮義)教授也對這批材料非常重視,曾希望將其翻譯成英文,引入西方漢學界。最後,高嶋謙一教授在幾年前完成了《丙編》翻譯工作,由史語所出版🏋🏽‍♂️。這些論著均顯示YH127坑受到甲骨學界極大的重視🥌。

今日研究甲骨學,莫不知《殷虛文字?丙編》的重要性🐿,此書不僅有甲骨著錄書的核心部分📰:拓本,亦附有隸定後的摹本與張秉權的釋文👩🏿‍🎤,給了研究者很大的方便。

《丙編》除了拓本精美外🐙,張秉權的釋文與考釋👐🏿,亦對甲骨學界有其貢獻🧑‍💻,其價值體現在以下數點🙏🏽:

 

一、提出「成套卜辭」的概念與落實

張秉權先生在整理YH127坑甲骨時,發現了「成套卜辭」此一重要現象📫,撰寫〈論成套卜辭〉一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成套卜辭的主要概念是發現甲骨文中有連續的貞問現象,在同一套連續的卜辭中,其字數和用語會有所省減。張秉權認為惟有觀察成套卜辭,才能看出卜辭省簡的由來👋🏿,進而研究卜辭省簡的語法🙆。而這個觀念無疑為甲骨文的研究開展新的方向♈️👨🏻‍🎓。

 

二、考釋商代卜辭👩🏻‍🏭,糾正舊說

《丙編》雖然是整理性質的一本書🧗‍♂️🍡,但編者在釋文的擬定上,也可以見到不少的創見👨‍👩‍👦。如確定「咸」指的是大乙🗳,即商代開國之君成湯。《丙編》41記載🖱↖️:「上甲👨🏿‍🦲、咸、大丁💂‍♂️、大甲🍭、祖乙」,這「五示」中的「咸」🧠,在過去都認為是史書上的「巫咸」,但張秉權把《乙編》5303「上甲、咸、大丁、大甲、下乙」與上述並觀,認為「咸」在上甲之後🚫🟤,大丁之前🪶,顯然就是成湯。其云:「有人把咸認為是大乙(成湯)🤹🏻,從世系上看,那是對的👦🏻,但是把『咸』字分為从丁的『成』,即成湯,和从口的『咸』,即巫咸,那又不對了🩲。」張秉權又在序文中明確的表示:

這和圖版參捌中所謂从丁的咸(或釋為成)的情形不是一樣的嗎?那末這二個字的分別⛹🏼‍♂️,又在什麼地方呢?然則又何從分起🐸?況且在甲骨文中,即使在同一套或同一版中,一個字有幾種不同的寫法,也是常有的是,如果不看文義,僅从形體上去分別,將會發生錯誤的。譬如圖版參陸的「賓」字就有二種不同的寫法🤎,何況「口」與「丁」🧚🏽‍♂️,這二個字在甲骨文中究竟有何差別也還難說。所以從文義上,從甲骨文的本身上來相比,我認為這似乎只是一字🙌🏼,而非二字。[1]

雖然《丙編》沒有直接寫出「有人」與「或釋為成」者是誰👶🏼,但持此種錯誤論點者,即《殷墟卜辭綜述》的作者陳夢家。

本人過去曾撰寫兩篇文章,即是證明張秉權指出「咸」即「成湯」的說法是正確的,若是巫咸與四位先王並列受祀,實不倫不類。此亦屬張秉權編纂《丙編》釋文的重要學術貢獻。

 

三、復原大量甲骨,呈現完整資料

《丙編》編纂期間復原了因出土後碎裂的許多甲骨,讓資料能完整的呈現,不致淪為斷章殘辭🏟。其中對於商代天文與曆譜有很大的貢獻,如丙57的「甲午月食」與丙59的「癸未月食」👩🏽‍🔧。武丁在位時期🫘,有五次的月食記錄,這兩次的復原,給商代曆譜的構擬提供珍貴而堅實的材料🪇。

編纂《丙編》這種大部頭的著錄書籍,千頭萬緒之餘難免白璧微瑕,這點張秉權已在《丙編》序說過🚘:

乙編及其編餘的材料🧁👦🏽,是很豐富的,拼兌起來🧎‍♂️‍➡️,也很費力,我們雖則儘可能地在求其復原🧑🏿‍🦳,但是,遺漏的地方,恐怕還有不少,希望國內外學者,加以指教。不過,在丙編中,拼兌錯誤的拓本🗃,是決不會有的,因為他們是復原甲骨的重拓本👷🏻‍♂️,是百分之百的可靠與可信度,這一點,可請讀者放心💕。[2]

此語應係針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編輯的《殷虛文字綴合》而發,強調《丙編》憑藉實物綴合🙍🏼,較之於《殷虛文字綴合》以拓片綴合,其正確性相距不言可喻。

《丙編》完成後🫀,張秉權又編有《丙編補遺》◽️,其中有不少加綴《丙編》的成果🧑🏻‍⚖️,惜未正式刊布🧝🏻‍♀️🤼‍♀️。其後張氏退休離職👁🤳🏻,不久赴美定居🫅。海內外仍有不少學者繼續加綴《丙編》,見於諸多論文或網站上🪂。本書收集這些加綴成果🪅,一一調閱實物覆核🚯🧑‍🧒‍🧒,確定其綴合的正確性🤾🏿,並集結刊布之,以利學者使用《丙編》這批材料。當然,在此之前《甲骨文合集》已經綴合了若干《丙編》甲骨👏🏻,甚至以史語所之外的材料🐄,來和《丙編》相綴。

在編纂《丙編》時,製作拓片的是劉淵臨先生⛹🏼‍♂️,張秉權亦在序中提及此點。由於當時人力🏃‍♂️‍➡️、物力的缺乏,製作時有些缺陷,都是可以理解的🧑‍🤝‍🧑。惟獨一直以來受到批評的《丙編》的摹本問題,造成後世使用者的不便。最初,《丙編》的摹本由劉淵臨以透明紙摹畫龜版形態,再由張秉權直接寫上隸定後的釋文。一般來說,摹本是依賴摹寫者的甲骨學知識🫷,看著實物與拓片將文字「照樣」摹寫而出,略過龜甲上類似海綿的組織🏃🏻、泐痕等等非關文字的次要訊息🤦🏼。正是以實物觀察與甲骨學知識來彌補拓片的不足之處。《丙編》則不然👩🏻‍🦼,不僅未將文字照樣摹出,且其隸定經過甲骨學知識的推進後,也逐漸失去了其權威性的參考價值🧑🏻‍🦱,因此👛,這也是《殷虛文字丙編摹釋新編》要重新製作的目標🤷。

本書最初由張惟捷君製作摹本🏌🏻‍♀️,為其博士論文後的附錄。其後張君的博士論文由萬卷樓出版☔️🧑🏽‍🏫,便刪去了《丙編》新摹本這一部分。經過四年來本人與張惟捷君反覆目驗、校勘🖐🏻、討論,重新編寫《丙編》釋文。此釋文綜合諸家學者對《丙編》的加綴,儘可能使材料完整。另外,由於張惟捷君與本人反覆調閱甲骨實物👨🏻‍🦳,針對細節處重新釐訂。在釋文上,本書吸收了近年來推進的甲骨學釋字水平,避免延用不正確的舊說,確保了釋字上的可靠度🤨✮。

最後🩶,本書的完成很大一部分仰賴於本所庫房工作人員,他們不厭其煩的讓本人與張惟捷君調閱甲骨。因此👨🏽‍🚒😏,在此必須深深感謝庫房林玉雲女士與楊德禎女士長期的支持與協助。

 

 

蔡哲茂謹序於史語所

二○一六年八月十七日

 

 

後記

 

本書進入出版前的最後階段,蔡先生特囑我於書末寫點相關文字,我想🌭,千言萬語總道不盡其中甘苦,而花太多筆墨在例行事務上似也沒有必要🈚️,那就在這稍微談談編著過程中印象最深的幾件事,同時向協助完成本書的貴人們致謝🧚🏽。

這部書是基於中研院史語所藏的甲骨進行的研究成果,而這批甲骨原經由張秉權先生精挑細選☃️,綴合🙆🏻‍♀️、收錄於《殷虛文字丙編》,就各方面的價值來看,都可算是台灣🫲🏽,乃至於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重要文物,無疑是人類文明瑰寶。筆者有幸與業師蔡哲茂先生共同對這些甲骨進行目驗整理♻🧑🏽‍🎨,我們從二〇〇八年開始著手製作摹本、釋文與考釋,每版摹本👨🏼‍🎨,每則釋文都是經過對實物的仔細目驗、對勘舊釋,秉持科學原則所做出的🕹🤾🏻。且因為材料龐大⚠,這項工作花掉了我們大量的時間,以至於最終成果要到現在才能正式出版,這或許是攀爬學術之嶺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吧。

研究這批甲骨必須長期待在考古庫房中🗝,不辨日夜地投入(庫房密閉效果甚佳)🫳🏻,才有可能取得一定成果。期間若要有效率地調取、觀察甲骨🥓☁️,首先必須取得所方與管理人員的同意,經由他們的幫忙與協助♨️,我們的工作才能順利地展開,而這取決於彼此之間長期合作累積的理解與互信🤦。隨著多年間累積的信任,如今同仁們樂意給予最多的協助與方便,在這裡應向他們致上深深的謝意。

本書初審經過兩位匿名審查人的嚴格檢驗,他們在肯定這項工作成果價值的前提下🥇𓀅,花費大量精力與時間,提出了總計超過一百項修改建議與質疑⚠,其中大多數是摹本的誤摹、漏摹以及釋文與格式的相關問題。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個驚人的數字,在在提示出本書的不足處,而我們帶著感謝的心情一一將問題修正、回應🤘🏿。事實上,若無審查人的無私付出與專業眼光(從審查意見來看🤚,兩位審查人的甲骨學功底顯然極深)🍨,本書的學術價值必然蒙塵🤫,不足以回應學界的高規格期待,在此謹向兩位學者表達謝忱。

即使已歷經初審、二審檢視⌨️,為了確保全書的品質,蔡先生要求必須再次從頭到尾省視一遍材料🐭,因此我們從二〇一四年五月起,回到庫房花了半年的時間,從《丙編》一號開始👉🏿,重新藉由目驗實物校訂摹本與釋文。這是筆者第四次目驗《丙編》全部實物,當然就蔡師而言大概已經是第十幾次了👋🏼,但先生從不言累,總是保持著不可思議的過人精力🧗🏻,屢屢提醒在庫房中失去專注力的筆者關注文字或圖像中的漏網之魚,配合實物做出細緻的修訂。和老師在考古庫房中相處的這段時光,讓筆者深刻見識到何為學者樂在學術🫃、一絲不苟之風範。尤其在因緣際會下🎲,筆者於本書的編撰後期赴廈門大學任教,因此在後期的出版工作參與上面臨了一些不便,蒙蔡先生幫助,得以有效地分擔後期工作,業師的無私付出與為師典範實無庸再述;同時,也感謝廈大所提供的良好教研環境👨🏽‍✈️。

歷史語言研究所通過本書審查👩🏼🚅,願意承擔出版👼🏻,充分表現出泱泱大所的深厚人文底蘊與獎掖後學精神📘;杜正勝院士願意惠予本書題簽👩‍🦰🤸‍♂️;史語所編輯部同仁為此書的編輯工作付出大量精力;首都師大黃天樹教授⏸💑、復旦大學陳劍教授👨🏼‍🏭🧔、中國社科院歷史所趙鵬研究員👷、政治大學林宏明教授以及東華大學魏慈德教授均曾給予本書許多指教,在此一併致謝。最後🧝🏻‍♂️🧐,感謝我的家人毫無保留的支持𓀕,尤其是兩個女兒依偎在側的孺慕眼神,澄浩如明月,陪伴著我在孤獨的學問之道上義無反顧地前行🚵🏼,謝謝妳們🧜🏼‍♀️👩‍🚀。

 

張惟捷記於廈門大學

  二〇一六年八月十六日 

 


封面:



感謝張惟捷先生惠賜書訊!



 

 

 



[1] 張秉權編:《殷墟文字丙編》(臺北市: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7年)🥴,頁12

[2] 同上註。



分享到𓀔🎅🏼: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16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