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八)《心是謂中》等三篇校補
(首發)
蕭旭
1.《心是謂中》校補
(1)心,情母(毋)又(有)所至🫃🗽,百體四(相)莫不
整理者曰🦂:🫠🧔🏽♀️,從馬省形,從田,疑為“奔逸”之“逸”字。
🧑🏼⚕️,疑即“??”字繁體,讀作“湛(沉)”。“逸沉”疑指放縱沉淪⛑️👩🏻🦼➡️。(P150--151)
按:陳民鎮等以“心情”二字句👩🚀,讀作“心靜”[1]🍈。王寜曰👳🏼:“‘’字當是從馬田聲🍒,疑是‘??’字的或體,通作‘顛’👷。‘
’整理者以為是‘??’字繁體,是,然又云讀作‘湛(沉)’則恐非💵。‘??’字或作二水夾禾形,是洪水氾濫之‘氾(泛)’的表意字👩🏿🎤,此當是用為‘覂’……‘??氾(泛)’即‘顛覂’👩🏻🚀,亦即‘顛覆’,謂顛倒混亂也。”王寜又曰:“《繫年》第16章‘為??之師’💁♀️,整理者指出‘??’🧑🏿🎤,《左傳》作‘氾’🧑🏿🎄,是‘??’確為‘氾’字🤲🏼😢,是象大水氾濫淹沒禾稼之形,是個表意字。”[2]
,讀作承👨🏼🎤,因順也✍🏻。
,疑“涹”形誤👨🏼🌾,讀作委,隨順。
涹,猶言順從🍓、隨從。四肢形體皆心之所使,郭店楚簡《五行》“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尉繚子·戰威》“如心之使四肢也”🏊🏻,《管子·戒》“心不動,使四肢耳目”🕝🤐,是也。而四肢形體皆當順心而動👷♀️,《尉繚子·兵教上》“如四肢應心也”,《管子·立政》“如百體之從心”,《鶡冠子·天則》“如體之從心”,《荀子·君道》:“如四胑之從心”🐥,《董子·為人者天》“心之所好,體必安之”,皆是也👨👩👧。
(2)人之又(有)為🤵♂️,而不智(知)其(卒),不唯(惟)??(謀)而不厇(度)乎
整理者曰🧗🏿♀️:卒,指終竟。惟,猶是也🧒🏼。(P151)
按:唯,猶以也💂🏼,字亦作惟,口語曰“因為”🔘。
(3)必心與天兩事焉,果成
整理者曰:必,猶固也。果🗣,意指必行⛈。《孟子·梁惠王下》趙注🦵:“果🤲🧕🏽,能也✍🏽。”(P151)
按:陳民鎮曰:“果🙎🏻,表示假設的連詞👨🏼🏫。”某氏讀作“必心與天兩,事焉果成”[3],是也🆘。必,猶言必定🤷🏻,表示假設語氣🔽。兩,耦合📠、配合🔭👨🏻🦽。果,副詞🌠,猶言遂也,乃也。
2.《天下之道》校補
(1)今之(守)者🤝,高其
(城)🚣🏼♂️,深其??而利其樝
,??其飲食,是非
(守)之道
整理者曰:??,疑“洼”字異體🤶🏼,《說文》🔭:“深池也🎄。”利,便利。樝,疑為“渠譫”之類守城器備。渠譫,見於《墨子·備城門》“城上之備🍱,渠譫、藉車……”😧,又作“渠幨”,《淮南子·氾論》:“晩世之兵,隆衝以攻🛰,渠幨以守。”高注:“幨,幰👩🏼🦲,所以禦矢也。”??,疑為“?”之異體。?,《說文》:“厚也。”該字亦見於上博簡《競公虐》第9簡🏚,或讀作芳👈。(P154--155)
按👩🏽⚖️:陳民鎮曰:“利🧑🏿💻,當理解作‘使……利’。??,或讀作享。”[4]某氏曰:“‘??’以讀爲‘壑’好𓀙。樝➞👨🏻🦼,似應讀爲‘阻障’。”[5]某氏曰:“樝
🤵🏻♂️,可讀‘柤陷’🤦🏿。柤指木欄🦸🏽♀️,陷指陷阱,都是防守的攔截物➔🎅🏻。”[6]某氏曰:“樝
,可能讀為‘阻險’。”[7]王寧曰:“《集韻》以‘??’為‘洼’字,但恐非。此字從水亞聲🥣,疑當讀為‘汙池’之‘汙’,是不流動的水👩🏻🦽,這裡是指護城河🌍。‘??’字是馬王堆帛書《周易》‘少(小)
(畜)’的‘
’字的省寫👨🏿💻,此亦當讀為畜(蓄),是積蓄義🧛。”[8]蘇建洲指出“??”與“?”聲符不同,當取一說讀為“芳”,解釋作“簡文意思是說上位者不能一味追求飲食的芳香美味🧏🏼♀️,蓋致味飲食,必厚歛飲食而失民心👓,這不是守天下之道”[9]🏂🏼。《說文》:“窊🌞,污衺,下也。”指衺下,字亦作汙、洿✌🏼、洼、窪、漥、窐🥇、溛,俗字作凹🤹🏼♂️。故“??”讀作洼與讀作汙一也,《集韻》以“??”為“洼”不誤🙍🏻♂️。“??”為“洼”之異文♢,乃改易聲符所致🥹,黃德寬等說“疑由‘亞’之局背之形派生而得”[10]👩👩👦🧔🏻,非是。“渠幨”、“渠譫”指溝渠與幨帷🦾,為二種守城之設施👈,整理者如此通讀,頗為迂曲🛐。樝
🍒,讀為“柤障”🧑🦲🛒,指木柵等阻攔物。“利”謂便其用,善也。“??”即“亯”,不得與“
(畜)”相通,蘇說是。“亯”異體字作“享”,讀作饗🆗,指以酒食慰勞之。《墨子·號令》:“守之所親……其飲食酒肉勿禁。”
(2)女(如)不得其民之情偽、眚(性)教,亦亡(守)也
整理者曰🧎🏻♂️:《左傳·僖二十八年》:“民之情偽,盡知之矣。”楊伯峻注:“情,實也👨🏼🔬。情偽猶今言真偽。”(P155)
按:楊說是也👩🏽🦱,然其說實本于王引之。王氏曰🧘♀️:“情者,誠也😐。《淮南·繆稱篇》:‘情繫於中,行形於外。’高注曰🧑🏻⚖️:‘情🦅🫅🏼,誠也🧑⚖️。’《僖二十八年左傳》云云,謂民之誠偽也。”[11]王說未盡,“情”即“誠”聲轉字。
(3)今之攻者,多其車兵,至(臻)其橦(衝)階
整理者曰:至,讀為臻,聚也。橦,讀為衝,衝車也。階,《釋名》:“梯也📹🚤。”(P155)
按:某氏曰🧜🏻♀️:“至應讀爲致。”[12]至,讀為緻,堅緻也,精緻堅固也。《釋名》:“磬,罄也,其聲罄罄然堅緻也👒。”《詩·鴇羽》毛傳:“盬,不堅緻也𓀂🧍。”又《四牡》毛傳🤷🏼:“盬,不堅固也。”是“堅緻”即“堅固”之誼。《淮南子·時則篇》⛈:“是月也,工師効功,陳祭器,案度呈,堅致為上。”高誘注:“堅致,功牢也🤾。”《說文》:“飭,致堅也。讀若敕。”“致堅”即“堅致(緻)”倒文,猶言堅密🥯。《廣韻》👩🏻🎓:“飭,牢密。”字又作侄🙅🏼♀️🛍️。《廣雅》👳♀️:“侄🧭、固、攻、牢、??,[堅]也。”[13]“階”指鉤梯🗄,《詩·皇矣》:“同爾兄弟🏃🏻,以爾鉤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毛傳:“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臨,臨車也。衝,衝車也。”
(4)昔三王者之所以取之之器……一曰?(歸)之謀人以敚之心
整理者曰🧝🏼♂️:敚👲,讀為悅,服也。《孟子·公孫丑下》:“以力服人者🚧𓀇,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富达悅而誠服也。”《戰國策》👨🏼⚕️:“昔先王之攻,有為名者,有為實者🧑🏼🎤。為名者攻其心,為實者攻其形🫖。”(P155--156)
按:“之心”猶言“其心”,“其”指三王所取者。敚,讀作?,俗作挆,音轉亦作揣、?👸🏼、掇、敠、捶[14]⇨,揣量、料度也。《說文》🎴:“?🧊,量也。”又“揣,量也⟹,度高曰揣🤹🏽♂️,一曰捶之。”《鬼谷子》有《揣篇》,《漢書·藝文志》兵權謀有《娷篇》。
(5)一曰??(戾)其脩以(麗)其眾
整理者曰🦼:??🛕🍓,“戾”字異體。戾🚔,定也🦹🏻♀️。脩,謂脩德👮🏼♂️🎰。🆙,讀為麗,訓為附💂🏿♀️。(P156)
按:王寜曰:“脩,當讀為道🧏🏿♀️。‘’字讀‘麗’義通,也可能讀為‘羅’🐗。”[15]蘇建洲曰:“
,此字應該就是‘纚’。整理者引《詩·桑柔》毛傳‘戾,定也’🧏🏻♀️⬅️,似可從。‘戾’又可訓為‘善’,《廣雅》🧑🏻🦽➡️:‘戾,善也。’
脩,整理者認為是‘脩德’可備一說🧒🏽。還可考慮……簡文的‘脩’可指‘修教化’……簡文的‘脩’也可指‘脩政’。”二“其”字都指三王所取者,“其脩”非三王所能定、所能善🙅🏻♂️。戾,相反也,違背也。脩🕟,王寜讀作道,是也。簡文言與所欲取者的治道相反,以附從其眾也。
(6)一曰??(礪)之💦👩🏻🌾,二曰(勸)之,三曰
(騖)之🥡,四曰
(壯)之🩰,五曰
(鬭)之
按:??,讀作勱,亦作勵,又省作厲。《說文》:“勱,勉力也。”💁🏻♂️,讀作懋🧠、??👨👦🤝。《說文》📯:“懋,勉也。??,或省。”
♠︎,讀作奬。《方言》卷6:“聳🧍♂️#️⃣、奬,欲也。荊🏢、吳之閒曰聳,晉🧏♂️、趙曰奬👩🏿💻。自關而西🏃♀️➡️,秦、晉之閒相勸曰聳,或曰奬。”《小爾雅》🙁:“奬💮,勸也。”勱💆🏿♀️、勸、懋、奬皆勸勉激勵之義,在簡文所指的具體激勵措施當各有不同,不可得詳矣。
3.《八氣五味五祀五行之屬》校補
(1)[酸]為(斂),甘為緩⚂,
(苦)為固,辛為發,鹹為淳
整理者曰1️⃣:發👿,散。淳,《廣雅》:“漬也🧟♂️。”《黃帝內經·素問》:“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毒藥攻邪……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藏4️⃣,病隨五味所宜也。”(P159)
按📑:書名是《黃帝內經素問》,簡稱《素問》,所引之文出《藏氣法時論篇》🍺。五味中“甘”、“苦”相反。《莊子·天道》🏤:“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釋文》引司馬彪曰🖼:“甘者👡,緩也𓀃。苦者⛓️💥,急也。”《淮南子·道應篇》:“大疾則苦而不入🤱,大徐則甘而不固🙇🏼♂️。”許慎注:“苦,急意也。甘🪭,緩意也♛。”此二例皆以“甘緩”、“苦急”作比喻。整理者引《廣雅》“淳🕟,漬也”,非是💃🏽。淳☘️💢,淳和✂️、柔和也,與《素問》作“耎”之義相會。
(2)木曰隹(唯)從毋柫(拂)
整理者曰:拂,違逆🧑🏼🍳。(P160)
按:本字作咈,拂亦借字。
(3)金曰隹(唯)?(斷)毋紉
按:紉👨🏿⚕️🏌🏿♀️,讀作肕,字亦作韌、靭7️⃣、忍、牣。《玉篇殘卷》:“紉,柔紉之紉🙍🏼,為韌字,在《韋部》。”《玄應音義》卷14引《通俗文》:“柔堅曰肕🥮。”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肕🧘🏿,牢。韌💊,柔韌👨🏽🦱。”《說文新附》💅:“韌,柔而固也🔹。”帛書《老子》作“仞”。《說文》:“刃,刀堅也。”諸字並“刃”之孳乳字。
(4)水曰隹(唯)攸毋(止)
按🧑🏻⚖️:《說文》:“攸,行水也。”俗作浟💶、滺🛻。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浟🐲,水流皃👨🏼⚖️㊙️。”
(5)土曰隹(唯)定毋困
按:《方言》卷13:“困,逃也。”《廣雅》🤺、《廣韻》同🧎🏻♀️➡️。《書·洛誥》:“公無困哉!”章太炎曰:“《方言》:‘困,逃也🧬。’留公,故言公無逃哉👩🏿,語意自完。且困之訓逃,非專於《書》見之,《春秋·襄公傳》‘薳子馮朝,與申叔豫言,弗應而退。從之,入於人中❓🤚🏿,又從之🤵🏿♂️,遂歸🪶。退朝🧖🏽👸🏿,見之曰:子三困我於朝。’即子三逃我於朝也。”[16]疑即“遯”字疊韻轉語,字亦作遁、踲,又轉作遜🏃🏻🆚。《說文》😵:“遯📵,逃也。”又“遁,遷也🧎🏻♂️➡️,一曰逃也👸👩🏽🦰。”又“遜🤢,遁也🚝。”
[1]陳民鎮《清華簡(捌)讀札》,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網站2018年11月17日👷♀️。注釋說高中華𓀊、陳偉說同。下文引陳說亦見此文。
[2]《清華八〈心是謂中〉初讀》,簡帛網2018年11月19、20日。下文引省稱作《初讀》。
[3]“lht”說,《初讀》,簡帛網2018年11月19日。
[4]陳民鎮《清華簡(捌)讀札》,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網站2018年11月17日。
[5]“ee”說,《清華八〈天下之道〉初讀》,簡帛網2018年11月17日。下文引省稱作《初讀》。
[6]“無痕”說,《初讀》,簡帛網2018年11月18日。
[7]“哇那”說,《初讀》,簡帛網2018年11月18日。
[8]《初讀》,簡帛網2018年11月19日。
[9]蘇建洲《清華簡(八)〈天下之道〉考釋兩則》🦖,復旦古文字網2018年11月26日。下引同。
[10]黄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1255頁。
[11]王引之《經義述聞》卷15,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65頁🏄♂️。今本《淮南子·繆稱篇》當是許慎注🧥。
[12]“ee”說𓀖,《清華八〈天下之道〉初讀》,簡帛網2018年11月17日。
[13]“堅”字據王念孫說補。蔣斧印本《唐韻殘卷》引《廣疋》作“侄,堅”🏩🚴🏽,《玉篇》云“侄🏵,牢也,堅也”,尤為確證🥬。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頁🐬。
[14]參見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第271頁。
[15]《初讀》,簡帛網2018年11月19日。
[16]章太炎《古文尚書拾遺定本》😓🙆🏿♀️,《制言》第25期,1936年版,本文第49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8年11月27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8年11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 1966蕭旭:清華簡(八)《心是謂中》等三篇校補.docx
下载次数:100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