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成氏》新編聯及釋文
(首發)
單育辰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說明:1、此文爲“上博二”《容成氏》的新編聯及釋文📞。其中凡殘去半支簡用(表示佚失上部)或
(表示佚失下部)號表示;殘去整支簡用
號表示。
2、簡文中無法辨識的字,釋文中用囗號標示🐍;補字用 [某]表示🧒;假借字用(某)表示;衍字用{某}表示;訛字用〈某〉表示。
3🚴♀️😨、具體簡序調整、釋字理由及採納各家研究成果的情況👩🏻🏫,請參看筆者另文《〈容成氏〉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
[尊] 盧氏、赫胥氏、喬結氏🏢、倉頡氏、軒轅氏🪭、神農氏、
(祝)丨(融?)氏、
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賢👳🏽。其德酋清,而上愛【1】下,而一其志,而寢其兵,而官其材。於是乎喑聾執燭,
(瞀)
(工)鼓瑟,跛躃守門,侏儒爲矢👱🏼♀️,長者
厇👝,僂者坆(枚)數,癭【2】者煮鹽🏜,{厇}
者漁澤,
棄不
(舉)🧑🦼。凡民俾
者💇🏻♂️🐪,教而谋之,飲而食之,思(使)役百官而月青(請)之🐐。故當是時也,無并【3】
[□□]氏之有天下,厚愛而薄斂焉,身力以勞百姓🧁,【35下】其政治而不賞,官而不爵,無厲於民,而治亂不共(🎂?)📙。故曰:賢及□【43上】孝辰,方爲三俈,救(求)聖之紀🦛👳♂️:東方爲三俈⚁,西方爲三俈🤷🏼,南方爲三俈🕍,北方爲三俈,以躗於溪谷👨🏿🚀👳🏻♀️,濟於廣川,高山陞😹,蓁林【31】入♕,焉以行政👉。於是於(乎)治爵而行祿,以襄(讓)於有吳迵,有吳迵曰👌🏼👨🏿✈️:“德速蓑(衰)【32上】矣(🦵🏼?)🌪。”於是乎不賞不罰,不刑不殺,邦無飤〈饥〉人🥥,道路無殤【4下】死者👮🏿。上下貴賤,各得其
(所)🏌️♂️。四海之外賓,四海之內貞(定)。禽獸朝👩🏼🦲,魚鼈獻🛋。有吳迵匡天下之政十又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5】年而歿終。
昔堯處於丹府與藋陵之間,堯戔(賤)而
=(時日🔖?)
(賽-實🚶➡️? ),不勸而民力,不刑殺而無盜賊,甚緩(寬)而民服🎈。於是乎方【6】百里之中,率天下之人就奉而立之,以爲天子📷。於是乎方圓千里,於是於(乎)
(持)板正立(位)⛹🏻,四向
禾(和),懷以來天下之民♓️🤡。【7】是以視賢,履地戴天,篤義與信🤾♀️,會(合)在天地之間,而
(包)在四海之內,
(畢)能其事,而立爲天子。堯乃爲之教,曰:“自【9】內(入)焉,余穴窺焉🩵,以求賢者而讓焉。”堯以天下讓於賢者♚,天下之賢者莫之能受也🚽。萬邦之君皆以其邦讓於賢【10】
□□□賢者,而賢者莫之能受也🦟。於是乎天下之人,以【11下】堯爲善興賢🧑🏽🦲,而卒立之。
昔舜耕於(鬲)丘,陶於河濱🤸🏽♀️,漁於雷澤,孝養父母,以善其親🦸♀️❤️🔥,乃及邦子。堯聞之【13】而美其行。堯於是乎爲車十又五乘🕵🏽♂️,以三從舜於畎畝之中,舜於是乎始免蓻(刈)、
(鉏)、耨、菨(鍤)🫰🏼,
〈拜?〉而坐之{子}🤟🏽。堯南面👩🏻💻,舜北面,舜【14】於是乎始語堯天地人民之道。與之言政🫂👩🏿🔧,敓(悦)簡以行;與之言樂,【8上】敓(率)和以長;與之言禮,敓(悦)敀(博)以不逆。堯乃悅🧃。堯【8下】
[堯乃老🤸🏼♂️,視不明 ]👨🏼🏭,聽不聰🤹🏽♀️。堯有子九人,不以其子為後,見舜之賢也,而欲以爲後🕵🏽♂️。【12下】[舜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
舜聽政三年💇🏿♀️,山陵不處,水潦(?)不浴(谷),乃立禹以爲司工(空)🐽。禹既已【23下】受命🛐,乃卉(草)服🚀、箁箬、帽(茅)芙(蒲)、蓻🧜🏼♂️,足□【15上】
面乾皵,脛不生之毛。
濏湝流,禹親執枌(畚)耜,以陂明都之澤,決九河【24下】之
(阻)👱,於是乎夾州、徐州始可處。禹通淮與沂🧗🏿,東注之海,於是乎競州、莒州始可處也。禹乃通蔞與易❣️,東注之【25】海✹,於是乎藕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三江、五湖➖,東注之海🏇,於是乎荊州🫅🏽、揚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伊、洛,併里(瀍)、澗,東【26】注之河,於是於(乎)豫州始可處也。禹乃通涇與渭,北注之河,於是乎
州始可處也🏋🏼♀️🙎🏽。禹乃從漢以南爲名谷五百,從【27】漢以北爲名谷五百👨🏼🍳。
天下之民居奠🛝,乃(飭)食,乃立后稷以爲
(田)。后稷既已受命,乃食於野,宿於野,復
(穀)豢土,五年乃【28】穰。民有餘食,無求不得🍒,民乃實(🚪?),驕態始作🧟,乃立臯陶以爲李(理)。臯陶既已受命,乃辨陰陽之氣而聽其訟獄,三【29】年而天下之人無訟獄者🏟,天下大和均。舜乃欲會天地之氣而聽用之,乃立質以爲樂正。質既受命,作爲六律六【30】
(郘-呂),辨爲五音🧑🏻🏫,以定男女之聲。當是時也🔂,癘疫不至,妖祥不行,禍災去亡,禽獸肥大,草木晉長。昔者天地之佐舜而【16】佑善,如是狀也♖。
舜乃老🧞,視不明,聽不聰。舜有子七人,不以其子爲後,見禹之賢也,而欲以爲後。禹乃五讓以天下之賢【17】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禹聽政三年,不製革,不刃金🍬,不略矢。田無蔡,宅不空,關市無賦🎎。禹乃因山陵平隰之可封邑【18】者而繁實之。乃因迩以知遠,去苛而行簡。因民之欲🐬,會天地之利。夫是以近(🫦?)者悅(怡),而遠者自至🧔🏿。四海之內及🐦💃,【19】四海之外皆請貢👩🏻🦼➡️。禹然後始爲之號旗,以辨其左右,思(使)民毋惑。東方之旗以日,西方之旗以月,南方之旗以蛇,【20】中正之旗以
(熊)🧴,北方之旗以鳥。禹然後始行以儉💯,衣不褻美,食不重味🤦🏿♀️,朝不車逆,舂不毇米👁,
不折骨,製【21】表(服)
(皮)尃(附)➜。禹乃建鼓於廷📬👩🏽🔧,以爲民之有詓(訟)告者
(鼓)焉。
(擊)鼓🧑🏽✈️🥦,禹必速出,冬不敢以寒辭,夏不敢以暑辭。身言【22】[□□□□□,下不 ]亂泉。所曰聖人,其生易養也✋🏼,其死易葬,去苛慝,是以爲名🧝🏿♀️。
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爲後,見【33下】臯陶之賢也,而欲以爲後。臯陶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遂稱疾不出而死。禹於是乎讓益,啓於是乎攻益自取🪞。【34】[□□□□□□□□□□ □□□□]啓王天下十又六年〈世〉而桀作。桀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35中】[(改)爲🦂,□ ]不量其力之不足,起師以伐岷山氏,取其兩女琰、琬💆🏻,
(🧛?)北去其邦,
(塈)爲丹宮,築爲璿室,飾爲瑤台,立爲玉門🧏🏽♀️。其驕【38】泰如是狀。湯聞之🔝,於是乎慎戒徵賢,德惠而不
,
(求?)三十仁而能之。如是而不可,然後從而攻之,降自戎遂,入自北【39】門🕜✷,立於中余(塗)。桀乃逃之歷山氏🧁,湯或(又)從而攻之🙎♀️,降自鳴條之遂,以伐高神之門。桀乃逃之南巢氏,湯或(又)從而攻之🌻,【40】遂逃去,之蒼梧之野。
湯於是乎徵九州之師,以(略?)四海之內,於是乎天下之兵大起,於是乎
(亡)宗鹿(戮)族戔(殘)群安(焉)備。【41】當是時,強弱不
諹,衆寡不聽訟,天地四時之事不修。湯乃尃(溥)爲征作(籍)👺,以征關市💇🏽♂️。民乃宜怨🤹♀️,虐疾始生👨🦯,於是【36】乎有喑、聾🐾、跛⚡️、眇、癭、
、僂始起👩🎤。湯乃
(謀)戒求賢👴🏽,乃立伊尹以爲佐。伊尹既已受命,乃執(戢)兵欽(禁)暴,羕(永)得于民😷,遂迷而【37】[□□□□□□□□ ]賊盜,夫是以得衆而王天下👩🏼🍼。
湯王天下三十又一世而紂作🧖🏽♂️⇒。紂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 (改)爲👨🌾,於【42下】是乎作爲九成之臺⏺,寘盂炭其下,加圜木於其上🥎,思(使)民道之🧑🏿🎓。能遂者遂,不能遂者内而死。不從命者📥,從而桎梏之,於是【44】乎作爲金桎三千。既爲金桎✤,或(又)爲酒池,厚樂於酒💃🧍🏻♂️,尃(附)夜以爲槿(淫),不聽其邦之政🚆。於是乎九邦叛之🎀♐️,豐👩🏽🏭、鎬🪖、郍🚣🏽♀️、
、于(邘)🐏、鹿⚒、【45】耆💚、崇、密須氏🦹🏼。
文王聞之,曰:“雖君無道,臣敢勿事乎🧍🏻?雖父無道🚣🏼💇🏻,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紂聞之👨🏽🦲,乃出文王於【46】夏臺之下而問焉💺,曰:“九邦者其可來乎?”文王曰:“可。”文王於是乎素端、屨、裳以行九邦,七邦來服,豐🥒、鎬不服。文王乃起師以嚮【47】豐‼️😼、鎬🚋,三鼓而進之🎊,三鼓而退之,曰🧑:“吾所知多廌(存)💬,一人爲無道,百姓其何罪?”豐、鎬之民聞之,乃降文王。文王時(持)故時而教民【48】時,高下肥毳(磽)之利盡知之👳。知天之道,知地之利🍸,思(使)民不疾🙋🏻。昔者文王之佐紂也👨🍳,如是狀也。
文王崩,武王即位🤽🏽♀️。武王【49】曰:“成(盛)德者👮🏽😮,吾敓(悅)而代之🐨;其次,吾伐而代之。今紂爲無道,昏者(屠)百姓,至(桎)約諸侯,天將誅焉。吾勴天威之✂️👰🏻♀️。”武王於【50】是乎作爲革車千乘,帶甲萬人🏂,戊午之日📒🚵🏽♂️,涉於孟津,至於共🛺、滕之間🤣,三軍大犯💎。武王乃出革車五百乘,帶甲三千👳🏻,【51】以少會諸侯之師於牧之野🤙🏽。紂不知其未有成政☯️,而得失行於民之唇也,或亦起師以逆之📠。武王於是乎素冠弁,以造〈告〉【52】吝于天,曰:“紂爲無道,昏者(屠)百姓,至(桎)約諸侯🤶,絕種侮姓🧑🏻🎨,土玉水酒,天將誅焉🙎🏼,吾勴天威之。”武王素甲以陳於殷郊,而殷【53】
容成氏【53背】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8年5月2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 2008年5月21日
網站編輯按:由於技術原因,原文中邊框在發佈時改為“[ ]”🖖🏿,敬請引用者以所附word文本格式爲準,特此說明⚀。
其实整简可以用“ | ”符号在简端表示嘛,残简的残端可以用“\”或“/”来表示🍱💃🏼。
又看到这篇,想起好象是甲虫吧💪🏽,在先秦史论坛发帖问过💬,关于“有吳迵”这说法👨👨🏿🎓,让俺很奚落过来着,现在俺也是这看法🧜🏻👨🏽🎤,最好再另寻别解。
而且俺想问一下🐪,照片【32上】的
曰:“德
下面那个空白部分是什么?
原来是契口
一上啊,俺拼出来啦,专不专业的🕢,就和着看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天地良心哈。
尊盧氏、赫胥氏、喬結氏、倉頡氏📻🐺、軒轅氏、神農氏🏚、祝融氏、伏羲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賢🪡👲🏻。其德酋清🛒,而上愛【1】
其政🥜,治而不賞,官而不爵,無厲於民,而治亂不共🌅,故曰賢。及□【43上】[□]氏之有天下,厚愛而薄斂焉,身力以勞百姓,【35下】
……矣(?)。於是乎不賞不罰,不刑不殺,邦無饥人🏄🏿♀️,道路無殤【4下】
死者。上下貴賤🦧,各得其所🧕🏼。四海之外賓,四海之內貞🫃👳🏻♂️。禽獸朝🦵🏼,魚鼈獻,有无通,匡天下之政十又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5】
年而歿終✍🏼🫶🏽。昔堯處於丹府與藋陵之間,堯践施而時日賽🎙,不勸而民力,不刑殺而無盜賊,甚緩而民服。於是乎方【6】
百里之中,率天下之人就奉而立之,以爲天子。於是乎方圓千里,於是乎持板正立,四向禾和,懷以來天下之民🙎🏿🦹🏽♀️。【7】
是以視賢,履地戴天,篤義與信,合在天地之間💯,而包在四海之內🍎,畢能其事,而立爲天子。堯乃爲之教,曰🚵🏽♀️:“自【9】
□□□入焉,余穴窺焉🥄,以求賢者而讓焉。”堯以天下讓於賢者🤹🏽♂️,天下之賢者莫之能受也🫸🏽。萬邦之君🉐,皆以其邦讓於賢【10】
孝臣,方爲三俈,求聖之紀📥:東方爲三俈,西方爲三俈,南方爲三俈,北方爲三俈,以躗於溪谷,濟於廣川🦋,高山陞,蓁林【31】
入焉以行政。於是乎治爵而行祿👩🏻🦼,以讓於有吳(許由?),有吳通通,曰德速□【32上】□🤲🏽,讓於賢者🌠,而賢者莫之能受也。於是乎天下之人,以【11下】
堯爲善興賢,而卒立之。昔舜耕於鬲丘👮🏼,陶於河濱👴🏿,漁於雷澤,孝養父母,以善其親,乃及邦子。堯聞之【13】
而美其行👩🏻🦼。堯於是乎爲車十又五乘,以三從舜於畎畝之中,舜於是乎始免刈、鉏🟪、耨🫃🏼、鍤,介而坐之子。堯南面,舜北面🫄🏻,舜【14】
於是乎始語堯天地人民之道。與之言政🕞,悦簡以行➖;與之言樂,【8上】敓和以長;與之言禮🕣,悦敀以不逆。堯乃悅。堯【8下】
……[堯乃老🛖,視不明]↩️,聽不聰👰🏿♂️。堯有子九人,不以其子為後🧃,見舜之賢也➝,而欲以爲後。【12下】
[舜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舜聽政三年,山陵不處,水潦不谷,乃立禹以爲司工(空)。禹既已【23下】
受命💂🏼♀️,乃草服♞、箁箬👨🏼💻、茅蒲🫕、蓻,足跛【15上】面乾皵👨🎓,脛不生之毛。沐濏湝流,禹親執畚耜,以陂明都之澤💀🏷,決九河【24下】
之阻,於是乎夾州、徐州始可處。禹通淮與沂,東注之海,於是乎競州、莒州始可處也。禹乃通蔞與易,東注之【25】
海🫘,於是乎藕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三江、五湖,東注之海,於是乎荊州🕟、揚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伊洛,併瀍澗🦵🏻,東【26】
注之河,於是乎豫州始可處也🧫。禹乃通涇與渭,北注之河,於是乎虘州始可處也🧘🏽♂️。禹乃從漢以南爲名谷五百,從【27】
漢以北爲名谷五百🧏🏻♂️。天下之民居定,乃飭食🥎,乃立后稷以爲田。后稷既已受命🧚🪲,乃食於野,宿於野🥫,復(穀)豢土😔,五年乃【28】
穰🐞。民有餘食⏫🤦🏼,無求不得,民乃實,驕態始作🦟,乃立臯陶以爲李⛹🏽。臯陶既已受命🕧🔄,乃辨陰陽之氣而聽其訟獄,三【29】
年而天下之人無訟獄者🫡,天下大和均。舜乃欲會天地之氣而聽用之,乃立質以爲樂正。質既受命,作爲六律六【30】
呂,辨爲五音👨🏻🎤,以定男女之聲。當是時也👤,癘疫不至🌤,妖祥不行🕦,禍災去亡🖨,禽獸肥大,草木晉長💌👰🏼♀️。昔者天地之佐舜而【16】
佑善👋🏿,如是狀也👨👩👧。舜乃老,視不明,聽不聰🕵🏻。舜有子七人,不以其子爲後,見禹之賢也🙋🏽♂️,而欲以爲後🏨🎏。禹乃五讓以天下之賢【17】
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禹聽政三年🧜🏿,不製革🔋🙇🏻♀️,不刃金🪐,不略矢。田無蔡💂,宅不空,關市無賦🕵🏽♀️。禹乃因山陵平隰之可封邑【18】
者而繁實之🖖🏿。乃因迩以知遠,去苛而行簡。因民之欲,會天地之利。夫是以近者悅,而遠者自至🚤。四海之內及,【19】
四海之外皆請貢🧑🏻🎓。禹然後始爲之號旗🌮,以辨其左右,使民毋惑👨👧👦。東方之旗以日😬🕢,西方之旗以月🅰️,南方之旗以蛇,【20】
中正之旗以熊📙,北方之旗以鳥⛪️。禹然後始行以儉🤺,衣不褻美📲,食不重味🧩,朝不車逆,舂不毇米,鬻不折骨,製【21】
表皮尃。禹乃建鼓於廷,以爲民之有訟告者鼓焉🧑🏼🔬。擊鼓,禹必速出,冬不敢以寒辭❄️,夏不敢以暑辭。身言【22】
[□□□□□🚮🚿,下不]亂泉。所曰聖人,其生易養也👰🏽,其死易葬,去苛慝🍁,是以爲名👱🏿♀️。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爲後,見【33下】
臯陶之賢也,而欲以爲後🧑🏼🦱。臯陶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遂稱疾不出而死。禹於是乎讓益🫳🏼,啓於是乎攻益自取🙏🏿。【34】
[□□□□□□□□□□ □□□□]啓王天下十又六年〈世〉而桀作。桀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35中】
[改爲,而]不量其力之不足,起師以伐岷山氏,取其兩女琰琬,妺北去其邦,塈爲丹宮,築爲璿室🛌🏻,飾爲瑤台,立爲玉門。其驕【38】
泰如是狀⛳️🫴🏿。湯聞之,於是乎慎戒徵賢,德惠而不,矠三十仁而能之。如是而不可,然後從而攻之,降自戎遂,入自北【39】
門,立於中塗。桀乃逃之歷山氏👩👩👧,湯又從而攻之🍳,降自鳴條之遂🚄,以伐高神之門。桀乃逃之南巢氏,湯又從而攻之,【40】
遂逃去🛋,之蒼梧之野🫅🏽。湯於是乎徵九州之師,以略四海之內,於是乎天下之兵大起,於是乎亡宗鹿(戮)族殘群安(焉)備🫖。【41】
當是時🍵,強弱不治諹,衆寡不聽訟,天地四時之事不修🦀。湯乃尃(溥)爲征作(籍),以征關市。民乃宜怨🏮,虐疾始生,於是【36】
乎有喑聾、跛眇、癭僂始起✈️。湯乃謀戒求賢#️⃣,乃立伊尹以爲佐。伊尹既已受命,乃執兵禁暴,羕得于民👈🏻,遂迷而【37】
……下,而一其志🙇🏽♂️,而寢其兵😉,而官其材。於是乎喑聾執燭,瞀工鼓瑟,跛躃守門,侏儒爲矢👌🏽,長者和厇👩🏻🦼➡️,僂者枚數🫴🏽,癭【2】41
□□□,□者煮鹽,厇者漁澤🤽🏽♀️👍🏼,浆棄不舉。凡民俾敕者,教而谋之,飲而食之,使役百官而月請之。故當是時也,無并【3】43
[□□□□□□□□]賊盜,夫是以得衆而王天下。湯王天下三十又一世而紂作。紂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改爲,於【42下】
是乎作爲九成之臺,寘盂炭其下👩🏻🍳,加圜木於其上,使民道之。能遂者遂⬛️🧜🏽,不能遂者内而死🙆🏽。不從命者🧚🏻,從而桎梏之,於是【44】
乎作爲金桎三千。既爲金桎➿,又爲酒池,厚樂於酒,尃夜以爲淫,不聽其邦之政。於是乎九邦叛之,豐🔯、鎬𓀝💆🏽♀️、郍、鄨、邘、鹿、【45】
耆👩🏿🦲、崇😩、密須氏。文王聞之😿,曰:“雖君無道,臣敢勿事乎📱?雖父無道🤏🏿,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紂聞之,乃出文王於【46】
夏臺之下而問焉,曰:“九邦者其可來乎?”文王曰🤹🏽♂️:“可。”文王於是乎素端、屨裳以行九邦🆗,七邦來服,豐鎬不服🪵。文王乃起師以嚮【47】
豐鎬,三鼓而進之,三鼓而退之,曰:“吾所知多存🧑🧒,一人爲無道,百姓其何罪?”豐鎬之民聞之🤾🏼♀️,乃降文王。文王時故時而教民【48】
時,高下肥毳(磽)之利盡知之🅰️🤔。知天之道,知地之利🤽♂️💁🏼,思(使)民不疾。昔者文王之佐紂也💆🏼♂️,如是狀也🔽。文王崩,武王即位👶。武王【49】
曰:“成德者,吾敓而代之;其次,吾伐而代之🪱。今紂爲無道,昏诸百姓,桎約諸侯🩷◻️,天將誅焉。吾勴天威之🐁。”武王於【50】
是乎作爲革車千乘,帶甲萬人,戊午之日🌀,涉於孟津🧑🏽💻,至於共🔭、滕之間🥏,三軍大犯。武王乃出革車五百乘,帶甲三千🏌️♂️,【51】
以少會諸侯之師於牧之野。紂不知其未有成政,而得失行於民之唇也⛹🏿♀️,或亦起師以逆之⏰。武王於是乎素冠弁,以告【52】
闵于天,曰:“紂爲無道🌡,昏诸百姓🧖🏻♂️,桎約諸侯,絕種侮姓,土玉水酒,天將誅焉👩✈️,吾勴天威之🩲。”武王素甲以陳於殷郊🦺,而殷【53】
容成氏【53背】
呵,大半夜想得脑子有点儿乱哈
有无通,匡天下之政十又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5】年而歿終🔍。
这句或许该是
有无通,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歿終。
等俺再多想想哈👨🏽🦱。
又让俺说明说明,好吧
當是時,強弱不治諹,衆寡不聽訟,天地四時之事不修🔷。湯乃尃(溥)爲征作(籍),以征關市🫱🏽。民乃宜怨🙍🏻♂️,虐疾始生👩🏿🚒,於是【36】
乎有喑聾、跛眇、癭僂始起。湯乃謀戒求賢,乃立伊尹以爲佐。伊尹既已受命💂🏻♀️,乃執兵禁暴🧙🏽♂️,羕得于民🤹🏿♀️,遂迷而【37】
……下🧖🏿♂️,而一其志🈶,而寢其兵,而官其材🛌🏽。於是乎喑聾執燭,瞀工鼓瑟🩳,跛躃守門,侏儒爲矢,長者和厇,僂者枚數,癭【2】
□□□👷🏻♂️,□者煮鹽,厇者漁澤⏩,浆棄不舉。凡民俾敕者,教而谋之,飲而食之🍍,使役百官而月請之。故當是時也,無并【3】
可以与
《淮南子·齐俗训》𓀃:故伊尹之兴土功也,修胫者使之跖钁,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
《御览·卷三十七》引《淮南子》曰:故伊尹之兴土功也🧑🏽🎓,修脚者,使之蹠铧;强脊者,使之负土。
参看。还有
《说苑·君道》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伊尹对曰:“昔者尧见人而知,舜任人然后知👨🏼🎤,禹以成功举之✬🏤。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况无法度而任己,直意用人🥖𓀑,必大失矣。故君使臣自贡其能🏞,则万一之不失矣,王者何?以选贤。夫王者得贤材以自辅🚴🏿♂️,然后治也,虽有尧舜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故明君在上,慎于择士😱,务于求贤📐,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尊其爵,重其禄,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百官能治,臣下乐职🪟👻,恩流群生,润泽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
篇首部分或许是
尊盧氏、赫胥氏👊🏿、喬結氏、倉頡氏🧑🎓、軒轅氏➿、神農氏、祝融氏👱➕、伏羲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賢🤷🏿♂️。其德酋清,而上愛【1】
其政🧟♀️,治而不賞🧑🏼🔬,官而不爵,無厲於民,而治亂不共🏟,故曰賢。及□【43上】[□]氏之有天下,厚愛而薄斂焉✵👇🏻,身力以勞,百姓【35下】
孝辰,方爲三俈,求聖之紀:東方爲三俈,西方爲三俈,南方爲三俈,北方爲三俈,以躗於溪谷,濟於廣川,高山陞,蓁林【31】
入焉以行政🐒。於是乎治爵而行祿🤐,以襄於有无,有无通,通曰德,□□【32上】……矣(?)🦬。於是乎不賞不罰,不刑不殺🕵🏽♀️,邦無饥人,道路無殤【4下】
死者🕵🏿♂️。上下貴賤🐘,各得其所。四海之外賓,四海之內貞。禽獸朝,魚鼈獻,有无通🎓,匡天下之政,十又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5】
年而歿終🩵。
好像有点不喜欢“有吳迵”就硬避开的感觉,确实“无”字读音不合,啊,俺再想……
关键在于假设确有这么一位“有吳迵”的话,以《容成氏》或其他先秦古籍文例,应该写成“有虞氏”或只写“迵”才对,顶多写成“吳迵”。所以俺觉得一定是有其他解存在。
有没有哪位先生跟俺一样的想法啊?
郭永秉先生那篇《从上博楚简〈容成氏〉的“有虞迵”说到唐虞史事的疑问》里举的例子实际上并不合适🐈⬛。
象“有穷后羿”🫸🏽,只见被称为后羿或羿、夷羿,俺还真没见被称为有穷羿的情况,也许哪位先生有见过🧑🏿🦱?
“有过浇”这个,原文更是当读为“昔有 过浇”而不是读为“昔 有过浇”,类似的例子《左传》有“昔有 飂叔安”,《逸周书·史记解》更多。
而作“昔 有某某”的则不单称人名,如“昔 有虞氏興”、“昔 有扈氏為義而亡”,这就是差别所在♿️。
郭文中提到的“虞思”🤽♀️🧍♀️、“虞遂”等🂠,当然还有更多例子,但是无一处写为“有虞思”、“有虞遂”这样的形式🖋。
并且,有虞氏一直是家天下的,对他们而言,完全谈不到从谁谁处受让这种情况。
所以俺认为,“有虞迵”有必要再做考虑。
才發現“上博二”書前彩色小圖版中簡15的縮放比例明顯與他簡不同☆,與他簡相比,其縮放比例是偏大的🧙🏼♂️🧑🔧。若依沒有縮放的原大簡的黑白圖版的尺寸來看,簡15長15.5釐米;簡24長29釐米⌛️,二者拼合後44.5釐米👭,與他簡的長度完全相合🏄🏽♀️。這樣簡15除了“足”下那個殘字外🧙🏻♀️,下面還應佚失一字🤷♀️,然後緊接着就是簡24的“面”字了。因此應從子居說把二簡直接拼合,這樣簡15除了“足”下那個殘字外,下面還應佚失一字👨🦽➡️,然後緊接着就是簡24的“面”字了。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