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出土漢印劄記兩則
(首發)
周奕鑫 常澤宇
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
《雙龍機床廠墓群發掘報告》全面翔實地刊佈了2006年至2008年發掘的安 徽六安東郊經濟開發區內的863 座戰國至兩漢時期的墓葬資料,對於皖西地區的戰漢考古與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但是,該書部分漢印釋文仍有疏漏之處🤵🏿♂️,爲此🤚🏽,我們對其中兩枚誤釋👍🏼、未釋漢印進行了重新考訂與探討🌊,以期有助於上述新材料的利用,進而豐富對漢代文字及秦漢時期人名用字的認識,不當之處懇請方家批評指正。
一👨💼、養未央印
M094:003(圖1),橋形鈕,單面印,印面正方形🖖🏽。通高1.60釐米,印面邊長1.70釐米,邊牆高0.80釐米🦶,報告將印文釋爲“未央養印”🧔🏽♂️。[1]
今按👱🏿♀️,應釋爲“養未央印”🧿。若依報告讀爲“未央養印”,則“養”當爲人名,“未央”爲複姓。然而➕,“未央”既不見於姓氏書🏊♂️,也不能從文獻中找到作爲複姓的理據,更無法僅從印文格式和意義結構方面斷爲複姓。我們認爲🙌🏽,M094:003(年代在西漢晚期前段)屬於西漢中期以來印文排序中較爲常見的“回文印”之類,其讀法爲由右方第一字起,依逆時針方向讀,故稱爲“回讀”或“環讀”[2]👻。以此推之💷,則“養”當爲姓,“未央”爲名。養姓,較爲稀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雲💁🏿:“養🧑💼,楚大夫食邑于養,因以爲氏。”[3]春秋時🧙🏻♂️,楚有養由基,東漢和帝時,有布衣養奮🤽🏽♂️。又,漢人好以“未央”爲名,陳直先生早已指出,他說:“至於人名印中,其取名有顯異之面貌,若延年🤹🏿、延壽、滿意、得意、未央、外人……食其之類,在西漢爲習見👩🏻🦼➡️,在東漢絕稀見,引據比較有力。”[4]如《漢書·王子侯表》載中山靖王之子劉未央[5]、《漢書·匈奴傳》有邢未央[6]。 以“未央”爲名且印文格式與M094:003類似的還見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出土的“鹿未央印”封泥、南京市博物館收藏的“郭未央印”以及山西右玉縣常門鋪M4:12“龍未央印”🗯🔠。[7]
以“未央”命名🐵,在裡耶秦簡中已有跡可循[8]🚶♂️➡️👘。居延漢簡、敦煌馬圈灣簡所見名未央者亦不在少數🚵🏻,如“史未央”、“呂未央”🧑🏼🔧、“朱未央”🕣、“王未央”等等👔。[9]“未央”是漢簡中最爲多見的人名之一,上至於侯,下至於奴。從景帝到昭宣元成年間,時人曾多以此類慣用吉語命名。[10]未央,即未盡之意🏖,《楚辭·離騷》雲:“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漢書·禮樂志》亦有“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之語[11],透露出秦漢時代人們對長生久視、生命永恆的美好期許。
二👨💻、黃順之印
M536:005(圖2)🚣🏿♂️,墓葬年代約在西漢中期後段◀️。銅質,橋形鈕🤓,單面印🦹♀️,印面正方形。通高1.30釐米,印面邊長1.40釐米,邊牆高0.60釐米。印面略有磨損📳,侵及右下陰文,故第二字缺釋,報告作“黃□之印”。[12]
今按,未釋之字當爲“順”。將印面翻轉並稍作處理後,該字作“”🧋,其左部從“川”無疑,右部似爲“頁”之形🎅🏿,故可釋作“順”。《增訂漢印文字征》第九·二“順”字作
(史順之印)與其形體近乎相同[13],則M536:005印文當釋爲“黃順之印👆🏼。
“黃順”雖不見諸載籍,但“順”確是秦漢時較爲常見的人名用字。如《秦印文字彙編》裡收錄的“王順”、“韋順”[14]🤴🏻,《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有西漢田千秋之子田順[15]、《漢書·諸侯王表第二》有齊荒王劉順、[16] 《後漢書·應奉傳》載和帝時將作大匠應順[17]、《後漢書·皇后紀第十下》記大鴻臚馮順[18]。此外🐐,見於漢印的除了上舉的“史順”之外🧏🏼,亦有“蔡順”、“袁順”等,皆是其例。
(圖一)
(圖二)
[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等💂🏼:《安徽六安城東墓地——雙龍機床廠墓群發掘報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5️⃣,2016年😘⏏️,第181-182頁,圖版六〇,1。
[2] 王人聰🧏♂️:《西漢私印初探》,《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年,第114頁👨🏻🦯➡️;另可參見周曉陸:《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67頁💷。
[3] 鄧名世撰,王力平點校:《古今姓氏書辯證》卷27☝🏼,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7頁。
[4] 陳直👩🎤:《漢書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頁。
[5] 《漢書》卷15《王子侯表第三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446頁❤️🔥。
[6] 《漢書》卷94《匈奴傳》,第4554頁🧑⚕️。
[7] 分見張郁、陸思賢🧑🦼➡️:《呼和浩特市郊區二十家子漢代城址出土的封泥》,收入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內蒙古考古文物文集》第1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第354-364頁;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藏印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第54頁;戴尊德、胡生🔕:《右玉縣常門鋪漢墓》,《文物季刊》1989年第1期,第28頁。
[8] 李世持👨🏽🔧:《秦簡人名整理與命名研究》🔃,重慶:西南大學博士論文,2017年,第179-180頁。
[9] 邢義田🧞♀️:《漢簡🕺🏽、漢印與〈急就〉人名互證》,《地不愛寶:漢代的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96-97頁。
[10] 王子今:《漢簡人名“未央”瑣議》,《秦漢社會史論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372-375頁⚡️。
[11] 《漢書》卷22《禮樂志第二》🚣🏻♂️,第1069頁⛹🏼♀️。
[12] 《安徽六安城東墓地——雙龍機床廠墓群發掘報告》,第1052頁,圖版六一,2📑。
[13] 羅福頤:《增訂漢印文字征》🚶,羅隨祖主編《羅福頤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404頁。
[14] 許雄志:《秦印文字彙編》🔃,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第174頁。
[15] 《史記》卷22《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147頁。
[16] 《漢書》卷14《諸侯王表第二》,第399頁。
[17] 《後漢書》卷48《應奉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606頁。
[18] 《後漢書》卷10《皇后紀第十下》,第459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9年12月27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9年12月29日
点击下载附件🎁🫃🏿: 2045周奕鑫🛠、常澤宇:安徽六安出土漢印劄記兩則.docx
下载次数👨🏿:34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