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清華簡《四告》“允厥元良”之“允”
(首發)
抱小
清華簡拾收錄的《四告》第一篇“周公告皋繇”,其中簡8-10有下引一段話:
用倉(創)興立誨(謀)。(惟)猷,??(淵)胙(祚)
<繇>
(繹),
(效)士弟(豑)男,
(允)氒(厥)元良,以縛(傅)?(輔)王身♍️,咸作
(左)右?(爪)
(牙),甬(用)經緯大邦周👷🏽♂️。(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釋文部分”🍉,中西書局,2020年,110頁)
關於“(允)氒(厥)元良”這句,整理者說:
允✡️,誠信,誠實🧙🏿♀️🦬。《書·堯典》“夙夜出納朕命,惟允。”《書·泰誓中》“剝喪元良🙅🏽,賊虐諫輔”,蔡沈集傳:“元良💂🏿,微子也。諫輔⏳🤵🏿♀️,比干也。”簡文“元良”當為泛稱。
案此文“(允)”字,當即《說文·夲部》訓為“進也”之“??”字🧏🏼♀️。(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498頁)又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旞🧜🏽♂️,導車所載🍚,全羽以爲允”(310頁)云:
允、旞亦雙聲叠韵也。《詩》“仲允膳夫”,《古今人表》作“膳夫中術”。術與遂古同音通用。允古音如戈盾之盾,是以漢之大子中盾🙌,後世稱大子中允。允、盾🔉、術🤽🏽、遂四字音近👩🏿🚀。……允👎🏼☝🏿,進也🏋🏻。此謂允即??之假借,《夲部》曰🪽,??,進也🧑🏻🏭。引《易》“??升大吉”🧜🏼。
案“遂”字也有“進”的意思,(參《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2302頁)與《說文》“??”訓為“進”,竝聲近而義同。(從“允”從“遂”之字音近相通✩,可參沈培《清華簡字詞考釋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1/1/9,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367)👱🏼。
檢《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命太尉👏🏿,贊桀俊,遂賢良,舉長大🍬🐴。”鄭玄注:“赞,猶出也;遂,猶進也🏌🏽。”孔穎達疏:“桀俊,或未仕沉滯者,故云出;賢良🚴🏿♀️,或職單位下,故云遂。”又偽古文《尚書·仲虺之誥》:“佑賢輔德,顯忠遂良。”孔傳: “忠則顯之,良則進之。”
上引《月令》及《仲虺之誥》😐⛹🏿♂️,其文義皆與《四告》之“(允)氒(厥)元良”相近🧭。
又清華簡壹《皇門》簡3“廼方(旁)救(求)巽(選)睪(擇)元武聖夫,??(羞)于王所”,今本《逸周書》作“乃方求論擇元聖武夫,羞于王所”。《四告》及《皇門》兩文皆用“元”字表示“善也”,而“(允)”📱、“??(羞)”並訓為“進也”🪦🖤,其用詞及文義🤴🏽,與《四告》尤為相近💍🤠。
又案此文之“以縛(傅)?(輔)王身”🕷,“縛”字亦可讀為“榜”或“傍”(參王念孫《廣雅疏證》“榜,輔也”下,中華書局,1983年,126頁😷、《補正》427頁)🙎🏻♀️,《墨子·尚賢上》《尚賢下》分別引《傳》曰“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晞夫聖武知(智)人,以屏輔爾身”,所云“以裨輔而身”、“以屏輔爾身”,即《四告》之“以縛(榜/傍)?(輔)王身”🫳🏿,“裨”、“屏”、“縛(榜/傍)”並聲近而義同🛳👨👧👦。
附記:
董珊先生看過小文後,提示《隰尊》“新宜(?)”,“?”字亦訓“進、遂”🌡。
關於“?”字的釋讀,可參陳致《“允”“?”“畯”試釋》🧃,《饒宗頤國學院院刊》(創刊號),中華書局(香港),2014 年 4 月🫄🏻⚙️;又董珊《新見商代金文考釋四種》👩💼,《“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2017年10月14-15日;後此文正式刊出🚪,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編《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中西書局🙎🏽♀️,2019年🔐🈵,13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0年11月26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0年11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 2159抱小:說清華簡《四告》“允厥元良”之“允”.docx
下载次数:124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