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與金文中所見成語(一)
(首發)
陳致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兩周金文辭例中,多有與《詩經》中語句重合者,學者每以為是金文的作者徵引《詩》句。如師訇簋(孝王時器)有銘文作﹕「日天疾畏(威)」,毛公鼎(孝王時器)作﹕「敃天疾畏(威)」🕷◼️;西周晚期《大克鼎》銘所謂「出內(納)王命」、「出內(納)朕命」與西周中期《師望鼎》「虔夙夜出內(納)王命」🏄♂️🥯;史惠鼎之「日就月將」🙍🏽♂️;中山王方壼銘文:「不敢
荒」、「夙夜篚解」,「克災克卑」,「於虖攸幾」等等👨🏿💻。然而,文句重合未必就能證明金文徵引《詩》句。本文考察兩周金文所見與《詩經》中詩句相同者,特别是近出彝銘中的文例👺,認為其中大多數是金文與《詩》的作者都在用當時成語,尤其是祭祀和稱揚中常用語辭。筆者在〈說南 —再論《詩經》的分類〉一文中曾就江蘇丹徒地區背山頂春秋墓中發現的
編鐘銘文的釋讀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銘文「我
(以)
(夏)
(以)南,中鳴媞好。」並非如學者指出的稱引《詩.小雅.鼓鐘》中「以雅以南」一句,而是當時的習慣用語👈🏻。[1]同樣如此,金文中可以看到與《詩》中文句重合者尚多,與「以夏以南」的情況相類,絶大多數都非引詩,前舉諸例即是用當時成語🧎♂️。
王國維[2]🤷、劉節、[3]屈萬里[4]🧘🏻♀️、姜昆武[5]諸先生♘,曾就先秦成語作過考訂🆔👰🏼♀️,以《詩》😌、《書》等文獻資料為主要依據,所獲已復不少🙀♣︎。而兩周四字成語已有很多,往往在文獻資料中被湮没。與其說是彝器中稱引《詩》句🚯,倒毋寧說是當時《詩》、《書》與金石文字的習慣語詞略同。其中有些詞語👩🦲,如《小雅.天保》﹕「是用孝享」🫰,《周頌.載見》﹕「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兩周金文中「用享用孝」、「以享以考」、「用孝享」及其它變化形式凡數十見🏄♂️,每用於祝頌🤦🏼🌚,亦為當時慣用語。這些顯然是《詩》《書》襲用祭祀中之祝禱語詞。
王國維所列舉之成詞,屈萬里先生嘗撮舉如下:
1. 不淑🔥🚣🏿♀️,不弔,猶言不幸。
2. 陟降,猶言往來。
3. 舍命,與旉命同意🪮,即傳布命令。
4. 神保🧀🦘,為祖考異名。
5. 配命🗿,謂天所畀之命。
6. 彌性💂🏻,即彌生,猶言永命🧑🏽⚕️。
7. 不庭方,為不朝之國。
8. 戎工,為兵事👮🏻。[6]
劉節又補釋王氏之說,屈先生在王氏之基礎上又補數語如下🈚️:
1. 周行,即周道✸,謂周室之通道官道🧑🤝🧑。
2. 不瑕👮🏼♂️,或作不遐,與嘏假等字本字皆為叚,其義通夏雅🌃,雅為古鴉字,乃使語調曼長之語氣,若今之啊🤹。
3. 德音,有高論卓見之義,亦有令聞,令譽之義𓀔。用之既久👐,亦即其言之義。
4. 不忘,當即亡,失也。
5. 九皐🤙🏿,九當訓為高,九皐猶高岡,高陵也👰🏽♂️。
6. 有北,北者殺伐之城,有北猶言死地也。
7. 匪人🙎🏿,匪民,猶今之不是人👆。
8. 無競,屈氏引胡承珙說🫘,又佐以宗周鐘班簋銘文🏌🏻,及逸周書語,云詩中職競謂專事爭逐者🏧;執競謂行爭逐之事者;不競為退讓不爭者;無競謂莫之與爭者🧑🏼🦱。
9. 昭假,以宗周鐘大師虘豆秦公簋銘證之,即邵各,邵洛,邵格也。謂神之降臨🥷🏿。
10. 敦👨🏽🎓,大雅常武鄭箋云當作屯✔️,屈氏引孟子徵康誥文凡民罔不譈(今本尚書作憝),以誅訓譈敦。又引宗周鐘銘以證之🧏🏽。[7]
于省吾[8]🦄、徐中舒[9]兩先生又在王國維的基礎上增加了不少。然這些年🧗,新出彝銘轉多,使我們看到一些前人所未見的成語🧑🏻🦲。本人這些年致力於蒐集兩周金文與《詩》中所見成語,今先約舉數例,以就正於方家。
嘉賓式燕以衎(小雅.南有嘉魚)上帝臨女🥃,無貳爾心(大雅.大明) 無貳無虞👧🏿,上帝臨女(魯頌 .閟宮)
中山王方壼(集成9735)銘文⛎👨🏻🔧:「以左右厥辟,不貳其心🚍。」越王者旨於賜鐘(集成 144):「日日台(以)鼓之,夙暮不貣🉐。」此貳字🤽🏻♂️、貣字即忒字🏂🏽,學者已言之備矣💆♀️。貣字秦漢以後的文獻中多為貸之或體,然在秦漢以前則多為忒字假借。1955年安徽壽縣蔡昭侯墓出土之春秋晚期兩件蔡矦紐鐘🚣🏼,其銘文與同墓出土六件編鎛大致相同👨❤️👨,除個別異文之外👮🏽♂️。銘云(集成210):
隹正五月初吉孟庚👐🏽,蔡侯(申)曰:余唯(雖)末少子👷🏿,余非敢寍忘,有虔不易🚴🏻♂️🙄。
(左)右楚王。
(懋懋/勉勉)豫政,天命是
🫲🏼。定均庶邦🤽🏼,休有成慶💪🏿,既恖于心👨👩👦👦,
(延/施)中厥德🙋🏽♂️,均子大夫,建我邦國🙈🧘🏻♀️,豫命祇祇,不
不貣,自作訶鐘,元鳴無期,子孫鼓之🧑🏭。 [10]
其中德字從言(集成210.2-8),期字皆從其從日(集成217.2銘文中「期」字上有衍文不識)。「侃」字有夷悅和樂之義🧙🏿♀️🕴🏼,阮元謂其義同衎,[11]于省吾謂《詩經》中之「衎」即金文中之「侃」🟥。如〈小雅.南有嘉魚〉之「嘉賓式燕以衎」,〈小雅.賓之初筵〉之「烝衎烈祖」🚣🏻♀️👉🏿,〈商頌.那〉之「衎我烈祖」💂🏻。[12]于說精確不刊。裘錫圭指出此字在甲骨文中為舊釋為「永」或「」之字🦥,並以為金文如太保簋銘文中之「王永太保」當釋為「王侃太保」,又舉衍👨🏻🍳、愆、侃等通借之例,令人信服🙈。[13]所謂「式燕以衎」,其實就是「式宴式侃」,或「以宴以侃」,《詩經》與金文中常見的組合是用:「享」(即鄉、卿👩🏻、饗)🧫🧜🏽♂️、「孝」(即考或「
」)、「喜」、「樂」🍻✅、「匽」(即燕或宴)連用🦝,或用「式」、「用」及「以(厶)」作連接🌰。宋人王俅《嘯堂集古錄》著錄的弔夜鼎銘,其文我頗疑為「用侃用享」:
集成 二六四六 弔夜鼎
弔夜鑄其(饙)鼎。厶征厶行。用鬻(侃)用 (亯)。用釁壽無疆📢。
|
|
此字之籀文在《說文》有著錄🥵,見上⛹🏼♀️。《說文》🤾🏻:「鬻也,從,侃聲🍙。諸延切。」(卷三下👩🔬,鬲部)徐鍇《說文繫傳》卷六:「鬻也,從鬲,侃聲。鍇曰🌯:『此今饘字,《春秋左傳》曰:饘於是,鬻於是🫵🏿。』遮延反👨🏽🚀。」《說文》又有「羮」字,字形如下:
|
《說文》:「五味盉羮也,從从羔。詩曰:『亦有和鬻』,古行切。」《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釋銘文中此句云👨🏽✈️:「用鬻用烹」,其所本應是據此。然「烹」與「享」本為假借👱。《鐘鼎款識》著錄〈孟申作鼎彝〉🤶,錢坫釋文云:
鼎當作👨🏽🎨👨🏽🔧。《說文》作
,從鬲,羊聲。煑也🐡🤼♂️。《玉篇》有
字,訓同,亦作
🧕🏽,同鬺。《詩・采蘋》:于以湘之。《韓詩》作鬺。《史記・封禪書》云🛼:鑄九鼎皆嘗亨鬺。[14]
莊述祖釋<周頌~敬之>「我將我享」一句云:
《韓詩》🫧:「于以鬺之」🍼,《毛詩》借湘,《傳》曰:「湘,亨也🔄。」是毛訓為亨🧎♂️➡️。此《傳》:將👨⚕️,大;享,獻也👨🏼✈️。大字為後人妄增。篆文亯獻之亯與亯飪之亯本一字🧠。《傳》將亦訓亯,或疑亯、亯覆衍🌋,改亯為大。[15]
所謂「烹」即享字。而「用 」的「
」字上半中間從亯🌤。即享,即烹🤶🏿。春秋晚期甚六妻鼎銘亦云🧰:「台煮台享」。其中煮字與弔夜鼎中之鬻字,享字與「
」寫法極相似📀,皆用其繁難寫法。弔夜鼎銘中所謂鬻字上半中間一形從侃🧑🏻🎨。西周晚期保侃母壺(集成9646)銘文中之「侃」字右下之形👩💼,與此正相似。《周易.漸卦》:「《漸》👧🏽:女歸吉🕵🏽♂️,利貞。初六:鴻漸于淵🎙🌄,小子厲,有言🪽,不終♝💺。六二🧎:鴻漸于盤,飲食衎衎,吉💪🏼。」「衎衎」之異文👧🏼🧅,或作「侃侃」,或作「衍衍」(熹平石經)🎣。上博簡《周易》,此字作👨🦲🧚🏻♂️:「
」🍆,編者隸定為「
」🚝,其為侃字無疑🫃🏽,與弔苢簋(集成 4137)的侃
字對照起來看🧙♂️,簡書加繁🧑🎤🕡,金文從簡🚧。我想春秋早期的弔夜鼎,與上博簡一樣,皆為侃字後來之演化出來的繁難寫法🤸♂️。西周晚期保侃母壺銘文中「侃」字為以下之形❇️🤲:
其右下所從之弔夜鼎銘中「侃」上半中間所從之形應該是相同的。從銅器銘文來看,用「侃喜」一類詞句的♘,絶大多數是樂鐘和飲食器,故我以為弔夜鼎此句當讀作「用侃用享」,其文例當如王孫誥鐘銘文之「用匽以喜🔜,以樂楚王諸侯嘉賓,及我父兄諸士」。其義大略似齊氏鐘(集成142)中之「用喜用樂且文考,用匽厶孝」🧛♀️👩🏿🏫。金文常見的是「侃」與「喜」連文,或作「侃喜」🤼♂️,或作「喜侃」🤹🏿♀️。如兮仲鐘銘(集成65)云:「用侃喜前文人⚂。」 生殘鐘(集成105)師臾鐘(集成141)五祀鐘(集成358)銘云🚀:「用喜侃前文人。」井人 鐘(集成110)作⛓️💥🕉:「用追孝,孝侃前文人。」鮮鐘(集成143)銘曰:「用侃喜上下🫰🏼,用樂好賓。」士父鐘(集成145)云:「用喜侃皇考。」梁其鐘(集成188)云:「用邵各喜侃前文人✩。」
鐘(集成248)云:「用邵各喜侃樂前文人。」弔 簋(集成4137)云:「用侃喜百生倗友眔子婦。」萬諆觶(集成6515)云:「侃多友」☔️。侃有喜樂之義。「侃喜前文人」,一如〈賓之初筵〉中的「烝衎烈祖」🧩,及〈商頌.那〉之「衎我烈祖」🕵️♀️。《漢書.韋賢傳》云:「我雖鄙耇,心其好而🎇🙏🏽;我徒侃爾📭,樂亦在而🌄。」其義與《論語.鄉黨》中言「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先進篇〉之「冉有子貢,侃侃如也」,於義為近🥫,大約是好談不倦之意🥻。《孔子家語.六本》中云子夏侃侃而樂,則是言其喜悅之容。蔡昭矦鐘鎛銘文「不
不貣」一詞中🪧,此
字疑即「侃」字👃,鐘鎛類器銘中多見,謂娛人之義🦙,未必為愆字🍳🐁。[16]
《六書故》云🏄🏼♀️:
衎🧓🏿,空旱切,又去聲。徐行從容也。因之為衎樂🧝🏼。《易》曰:「飲食衎衎」,《詩》云👈🏼🤜🏿:「嘉賓式燕以衎👩🏻🍳。」《記》曰👨🦱:「居君之母與妻之喪🍟,居處言語飲食衎爾🕸。亦作「侃」。《語》曰:「孔子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又曰:「冉有子貢,侃侃如也。」[17]
故弔夜鼎中之「用侃用享」即「式燕以衎」。《詩.商頌.烈祖》有「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將。」又云:「來假來饗,降福無疆。」實亦類此成語。其中享🧋、饗本通用,「假」字🌳,於經傳中通徦⭐️🤖、格🟰、彳各✏️,金文中作「各」,如「王各大室」、「王各大廟」、「王各周康邵宮」等🦹🏻♀️👨🏻🦼➡️,例繁毋須舉證。而此「假」字當亦為和樂之義,與「侃」字相類。<詩~大雅~假樂>云:「假樂君子」👮🏼♂️。毛傳云🦦:「嘉也」。<爾雅~釋詁>🙆、<禮記~中庸>均作「嘉樂君子」。<周頌~雝>🏇:「假哉皇考」🈳。[大雅~大明]云🎗:「文王嘉止,大邦有子。」故此嘉與假又引申為贊美,侃喜之義🕕。<禮記~禮運>云:「君與夫人交獻♣︎,以嘉魂魄。」鄭玄注:「嘉,樂也🚶♂️。」由是可知所謂「以假以享」🐗、「來假來饗」🏋🏻♀️♑️,與「用侃用享」略同,也是由此同一成語變化而出。
而蔡侯鐘之「不侃不忒」,則近《詩.魯頌.閟宮》中「無貳無虞」🧑🏻🦽。〈閟宮〉云🤹🏿♂️:「無貳無虞😍,上帝臨女。」此語與〈大雅.大明〉中之「上帝臨女,無貳爾心」,如出一轍🧙🏼,顯然是祭祀中慣用的成語。王引之《經典述聞》卷五:「貳當為貣之譌。貣音他得切,即忒之借字也。」[18]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卷三十一)亦云👩🏻🦰:「貳當為貣之誤,讀如忒,猶〈大明〉篇無貳爾心,貳亦忒也👩🏻🎓。」所謂不侃不忒者😯,我以為與「無貳無虞」亦為當時同一成語變化而出💆♂️。
不吳不敖,胡考之休(周頌.絲衣)不吳不掦(魯頌.閟宮)
《詩經》中其他相關的成語,尚有多處🚵🏼♀️,語未必盡同,但出處必一。如〈周頌.絲衣〉云:
絲衣其紑🧴,載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吳不敖,胡考之休。
《史記.封禪書》引此詩作:「不吳不敖」,而〈孝武本紀〉則作「不虞不敖」。然此不虞非「以備不虞」「以戒不虞」之「不虞」👨🏼🔧,「虞」字此處不作「度」或「測」講👨🏽,而是娛字🥁,謂過度佚豫。《詩.鄭風.出其東門》云:「縞衣茹藘,聊可與娛。」《釋文》云🙆🏼♂️:「娛,本亦作虞。」敖即遨,亦有嬉遊罣誤之義。又作傲或驁🍪,是侮慢之意🖐🏼。此一成語又作「不吳不揚」。「詩.魯頌.泮宮」云:
濟濟多士🕵🏼,克廣德心。桓桓于征🛋,狄彼東南👑。烝烝皇皇,不吳不揚。不告于訩,在泮獻功。
也是講在泮宮獻俘賀勝祭祀之事🤾🏻,我以為「不吳不揚」即「不吳不敖」,《毛詩.衛風.牆有茨》「揚且晳也」傳:「揚👩🚀,眉上廣」。揚有上揚之意,眉目上揚👳🏿♀️,以見人之媮悅之容。字又通「陽」🔟,《詩.王風》有「君子陽陽」,《史記.管晏列傳》云晏子「意氣揚揚」。《荀子.儒效》篇云🎭:「得委積足以揜其口則揚揚如也。」故「君子陽陽」即「君子揚揚」🌘。「不吳不揚」謂不過度佚樂🙇🏿♂️,不過度張揚。是同一成語之變化形式🔥。此「敖」字是〈邶風.終風〉中「謔浪笑敖」之敖,郭璞《爾雅注》🤵🏻♀️:「謔浪笑敖,戲謔也👩🏿⚖️🖤。」〈小雅.桑扈〉中「彼交匪敖🧑🏼🎄,萬福來求」之敖也。《詩.邶風.柏舟》「微我無酒,以敖以遊」毛傳:「非我無酒可以敖遊忘憂也。」「揚」字「遊」字則是可與敖字互訓。以此看來♥︎,「不吳不揚」👙🚍,「不吳不敖」👻,「無貳無虞」🍧,「不侃不貣」👨🏻✈️,皆由同一成語之變化而形成的相關成語,謂在祭祀中,無驕慢戲謔之狀,無差池媮悅之行👩🏿💼。此成語亦見於其他典籍🤸🏽♀️,如《禮記.投壶》🗝:「魯令弟子辭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踰言;偝立🎖、踰言🥷🏼,有常爵♿。」鄭玄注云:「幠,敖🧏🏼♂️,慢也。」孔穎達疏🦹🏻♂️:「毋幠毋敖者🌥,幠,亦敖也💯。號令弟子云:毋得憮而敖慢也👩🏿✈️。」所謂「毋幠毋敖」,即不吳不敖。《詩.周頌.絲衣》鄭玄注引此文作「無憮無敖」。《爾雅.釋言》:「敖🕵🏻♀️⛲️、憮🏋🏽♂️,傲也。」《爾雅注疏》卷二邢昺亦引《詩.周頌.絲衣》「不吳不敖」之文。
彼交匪敖,胡考之休(小雅.桑扈)王舒保作🚴🏻,匪紹匪遊(大雅.常武)
與「不吳不敖」「不侃不忒」🙅🏻♂️,聲義並相近者尚有「彼交匪敖」與「彼紹匪遊」等⚆。《左傳.成公十四年》:
衛侯饗苦成叔👭🏻,甯惠子相。苦成叔傲⌚️。甯子曰👰🏻:「苦成〈叔〕家其亡乎!古之為享食也👨🏿🔬,以觀威儀🤽🏼♀️、省禍福也🚤,故《詩》曰🐕🦺:『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傲,萬福來求🥳。』今夫子傲,取禍之道也🐜。」
這亦可作此成語之注腳。此詩引自〈桑扈〉🏸🚵🏻,詩云😋:
交交桑扈🏫,有鶯其羽🐢。君子樂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鶯其領🚵🏽。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闢為憲⛓👩👩👧👦。不戢不難🧑🏻💻🤸,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萬福來求。
王引之於《經義述聞》卷六云👮🏿♂️:
引之謹案:彼亦匪也。交亦敖也。襄八年《左傳》引詩如匪行邁謀。杜注𓀑:「匪🧚🏿♀️,彼也🎣。」匪可訓為彼,彼亦可訓為匪。交之言姣也🆔。《廣雅》曰:「姣,侮也。」字通作佼🎼。《淮南‧覽冥》篇:「鳳皇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風雨不興。川谷不澹,草木不搖。而燕雀佼之🦍,以為不能與之爭於宇宙之閒👮🏽♀️👱🏻♂️。」言燕雀輕侮鳳皇也。然則「彼交匪敖」者🧑🏿🎨,「匪交匪敖」也;「匪交匪敖」者,言樂胥之君子不侮慢😢👩🏻🔧,不驕傲也。「彼交匪紓」者,「匪交匪紓」也;「匪交匪紓」者,言來朝之君子不侮慢,不怠緩也。[19]
按王說甚是。《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紀晉大夫趙孟聘於鄭,鄭公孫段賦〈桑扈〉❓,趙孟曰🐽:「匪交匪敖🚠,福將焉往?若保是言也,欲辭福祿,得乎🚦?」此針對〈桑扈〉第四章:「匪交匪敖🪫,萬福來求」而引申之。由是可證,「彼交匪敖」的為「匪交匪敖」🕵🏿♀️,亦可證😌,「交」與「敖」的確義相為近,大扺皆言傲侮懈怠,應劭云💆🏽:「言在位者不儌訐🍍,不倨傲也。」顏師古謂是「儌倖」之義。[20]「匪交匪敖」則謂祭祀中之敬慎無訛也👩🏿⚕️💤。
彼交匪紓(小雅.采菽)匪安匪游(大雅.江漢)匪安匪舒(大雅.江漢)
王氏所引之「彼交匪紓」係出自〈小雅.采菽〉,今本為「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紓,天子所予。」其全詩云: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來朝📉,何錫予之?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玄袞及黼⇢。
觱沸檻泉,言采其芹。君子來朝,言觀其旂。其旂淠淠,鸞聲嘒嘒。載驂載駟🪘,君子所屆。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紓🖖🏽,天子所予🏎。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君子💶,福祿申之🌍。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萬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從🪁。
汎汎楊舟,紼纚維之。樂只君子,天子葵之。樂只君子,福祿膍之🪇。優哉游哉,亦是戾矣。
「彼交匪紓」義亦與「彼交匪敖」為近。《荀子.勸學篇》云:「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謹慎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𓀀。」此與《左傳》中趙孟對「彼交匪敖」的解釋略無二致🦔。荀子引此詩,「紓」作「舒」,是舒遲之義⚓️。所謂「交舒」,如《詩》所謂「栖遲偃仰」,「燕燕居息」之義。
撰此文時,我又想到另外一個可能的情況🧕🏽💶。《詩.大雅.江漢》云:「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既出我車,既設我旟🤲🏼。匪安匪舒,淮夷來舖。」我頗疑「匪安匪游」即《小雅.桑扈》中之「彼交匪敖」,而「匪安匪舒」即《小雅.采菽》中之「彼交匪紓」。戰國文字中「安」字與「交」字有時十分相近,如包山楚簡(105)的「安」字與第146簡的「交」
字即不易分判🙍🏿,[21]故「交」之譌作「安」,可能是春秋以後的《詩》傳抄致誤🐭💁🏿♂️。「游」與「敖」同義互訓;「舒」與「紓」通假,故我亦頗疑「匪安匪游」即《小雅.桑扈》中之「彼交匪敖」,而「匪安匪舒」即《小雅.采菽》中之「彼交匪紓」🚪。姑錄之於此🙇🏻♂️🥄,以俟進一步研究🧦。
匪紹匪游(大雅.常武)舒夭紹兮(陳風.月出)于焉逍遙(小雅.白駒)
〈小雅.桑扈〉中「彼交匪敖,萬福來求」可與《詩.大雅.常武》「赫赫業業,有嚴天子。王舒保作,匪紹匪游。」對讀🚶🏻♀️。毛傳🐦⬛:「匪紹匪遊🤾🏼♂️,不敢繼以敖遊也。」鄭箋:「紹🧚🏻♀️,緩也🦦。」蘇轍《詩集傳》則釋紹為急🦹🏻,則「匪紹匪遊」為不急不緩🧑🏼🦳🧜🏿♂️。朱熹《詩集傳》謂紹為糾緊。義亦近蘇轍之說。馬瑞辰謂紹通弨,謂弛弓之義🧼👨🏿⚕️,引申為緩⛹🏽♂️。其說似更有道理🚔。其實「匪紹匪遊」即「匪交匪敖」也。謂南仲奉天子之威,征徐方🤹,行軍中不驕慢,不懈怠也🧙🏻。胡承珙《毛詩後箋》於本詩舉<大雅~緜>中「爰始爰謀」之例云🧗🏿♂️:
詩中如「爰始爰謀」,謂於是始謀,「曰止曰時」,謂止居於是🏃🏻。似此文例甚多☂️,皆非每者一義。[22]
胡氏此說的為卓見。據此,則「匪紹匪遊」原出於「紹遊」一詞👦🏿。而「紹遊」究竟何指👴🏼?《詩.陳風.月出》第三章云👳🏽:「舒夭紹兮🚐。」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云⚈:「紹與綽古音同。<月出>、<常武>二詩皆假紹字為綽耳。夭訓和舒,紹訓緩🎅🏿⛎,正與訓遲訓徐之舒義相類也。《莊子.逍遙遊》篇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綽約即夭紹之倒文也。」[23]余謂「匪紹匪遊」,亦夭紹之倒文。謂徐行緩步之貌。《類篇》卷三十七云👨🏻⚕️:「紹🤾♀️🧇,市紹切🪡🪫,《說文》:繼也。一曰🧜🏿♀️:紹,繄糾也,亦姓🧑🏻🦯➡️,古作綤。紹又蚩招切❗️,緩也🧑🧑🧒🧒。《詩》:『匪紹匪游』🕚。」《廣韻》:「夭🕵🏽♀️,於兆切,又乙嬌切,又於矯切。」胡承珙謂《文選.西京賦》之「要紹修態」,當即「夭紹」也。李善注🕟:「謂嬋娟作姿容也。」我認為實際上「要紹」固為「夭紹」,為嬋娟作姿容之義🔞,此詞亦以形容人之嬋緩,步履舒遲慢易🛂。揚雄《方言》云🤴🏽:「謾台、脅鬩,懼也。燕代之間曰謾台📛,齊楚之間曰脅鬩。宋衛之間凡怒而噎噫,謂之脅鬩。南楚江湘之間謂之嘽咺🍉。」《禮記.樂記》云🧝👩🏼⚖️:「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我以為「嬋娟」、「嘽咺」、「嘽緩」👗🧣,本皆一詞,言舒遲慢易4️⃣。人心畏懼,則囁嚅而噤不能言,謂之嘽咺👩❤️💋👩;音樂感人,則嘽緩舒繹而中節;要眇宜脩☺️,微步夷猶🤸🏼♀️🔦,是謂嬋媛(《楚辭.湘君》🐠、《離騷》)💃🏽。嬋媛🫕,即嬋娟也🫶🏿。故「夭紹」與「要紹」本亦此義。
據此🙆♀️🧑🎓,「匪紹匪遊」之義已昭然可見☢️。乃由「紹遊」一詞之反語。何謂「紹遊」?《詩經》給我們提供了清楚的答案👨👦🩸。《詩.鄭風.清人》次章云:「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文選.南都賦》注引《韓詩》云:「逍遙,遊也🏝。」《楚辭.九章》王逸注:「逍遙,游戲也👨❤️💋👨。」《詩.檜風.羔裘》首章:「羔裘逍遙,狐裘以朝。」毛傳:「羔裘以遊燕,狐裘以適朝🧑🏻🦽➡️🤟🏿。」《詩.小雅.白駒》首章🚴🏼:「所謂伊人,于焉逍遙😪。」鄭玄箋🕳:「逍遙,遊息⏩。」字又作「消搖」🔎🧑🏼🦳。《禮記.檀弓上》言孔子「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逍、遙🏎、紹🤷、夭四字古音同在宵部。而遊與夭☝️,則韻近紐同🎥。故所謂「紹遊」🤼、「紹夭」、「要紹」與「逍遙」本亦同音🛍️🐭,義亦乘是👨🏻。
[1] 陳致💇🏿♂️🫵🏽:〈二南👩🏭:南方的樂鐘與雅音〉,《國學研究》第 13卷(2004),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富达𓀛, 16-17;〈說南:再論詩經的分類〉𓀛,《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2卷(1998年3月)🌕,頁373-375🧛🏼。
[2] 王國維💕:〈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卷2,頁75-84🧑🏻🦱。
[3] 劉節:〈古代成語分析舉例〉🚀,《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頁356-376。
[4] 屈萬里🏝:〈詩三百篇成語零釋〉🕙,《書傭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年👨🏻⚕️,頁165-185。
[5] 姜昆武:《詩書成詞考釋》,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6]屈萬里:〈詩三百篇成語零釋〉,《書傭論學集》👮🏿♂️,頁 165🧑🏼🦳。
[7]屈萬里👱🔶:〈詩三百篇成語零釋〉,《書傭論學集》,頁 165-185🤵🏽♀️。
[8]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9] 徐中舒:〈金文嘏辭釋例〉😵,原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六本一分(1936年),頁1-44。《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頁502-564🧑🏽⚖️。
[10] 安徽省博物舘🙆🏻,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壽縣蔡侯墓出土遺物》,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頁10🧝🏽♀️,圖版肆拾肆至伍拾壹🧀。銘文釋讀皆從于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頁41-42🏖。
[11] 裘錫圭:[釋衍、侃],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與中國文字學會編<魯實先生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4年,頁6-12🏊🏽♀️。修改版見馮天瑜主編:《人文論叢》(2002卷)👨🏼💻,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3年,頁328-335。
[12]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頁 26👰♀️。
[13] 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三🙋🏽♂️。
[14]〈宋〉王厚之編,阮元校刊🕋🥲:《鐘鼎款識》,《續修四庫全書》🕙,第901冊👩🏿🚀,頁477🦽。
[15] 莊述祖🥤:《周頌口義》🏋🏽,卷1👩🏽🚀,《續經解毛詩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1986年影印南菁書院《皇清經解續編》本),第1冊☦️,頁185。〔清〕馬瑞辰引述莊說👩🦯,有幾處脫略訛誤。見氏著:《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1053。
[16] 釋為愆字🧘🏻♀️🧑🎄,見陳夢家:〈壽縣蔡侯墓銅器〉,《考古學報》,1956年1期,第110頁🕎。又見于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第41頁🌭。
[17] 戴侗:《六書故》卷十六,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8]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高郵王氏四種》本景印🥯,第 129頁。
[19] 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高郵王氏四種》本景印,第 155頁。
[20] 見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卷十九,頁774🧟♂️。
[21]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9頁,150頁🙇🏽♀️。
[22] 胡承珙:《毛詩後箋》🐘🚝,合肥👨🏼🎓:黃山書社😻, 1999年,頁1479。
王国维先生的成语研究,发端于1922年11月给北大国学门研究生出的研究题🧑🏽✈️:一曰《诗》、《书》中成语之研究,二曰古字母之研究,三曰文学中连绵字之研究,四曰共和以前年代之研究。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