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蘇建洲:徐家嶺十號墓玄鏐戟“鏐”字小考
    在 2009/8/17 4:04:49 发布

    徐家嶺十號墓玄鏐戟「鏐」字小考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河南淅川徐家嶺十號墓出土一「玄鏐戟」🏇🏿,分別見於M1056M1057M1058M1057M10🚴🏿‍♂️:132🗑,整理者所寫的釋文是「玄鏐之用戟」👴🏿,[1]《楚系金文彙編》釋文亦同👩🏼‍🍳🪲。[2]其中諸「鏐」字均作:

      謹案:金文常見「玄鏐」一詞,或作「鉉鏐」、「玄翏」,如:

    《集成》00149邾公牼鐘「玄鏐膚()呂(鋁)」

    《集成》00172筥叔之仲子平鐘「玄鏐鋿(鋁)」

    《集成》00225鐘「玄鏐鋁」

    《集成》00245邾公華鐘「玄鏐赤(鋁)」

    《集成》00426配兒鉤金翟「鉉鏐鋁」

    《集成》00429九里墩鼓座「玄鏐鈍呂(鋁)」

    《集成》10910玄翏戈「玄翏(鏐)」

    《集成》11163玄翏戈「玄翏(鏐)夫()呂(鋁)之用」

    《集成》11696少虡劍「乍(作)為元用,玄鏐👨🏻‍🍳。」

    《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郭璞注🧑‍🧑‍🧒:「鏐即紫磨金。」黃盛璋先生說💂🏼:「銅器之『鏐』用為鑄器主要材料,則『鏐』最初指銅,後來才用以專指黃金。『鏐』皆冠以『玄』🧗🏻‍♂️,稱『玄鏐』,尚未見他色🐯,案『玄』乃黑色中帶赤→,而吳王光鑑以『玄銧白銧』合劑鑄鑑,玄礦與鏐相當,則當指含銅量較多的銅,其色赤而近紫👐🏿,故一般稱為紫銅色𓀋,深紫則赤而帶黑色即所謂『玄』。」[3]總之👍🏽,「玄鏐」是指「玄色之美銅。」[4]所以從文例來看,此字釋為「鏐」是對的,但是字形右旁(△)與古文字「翏」有很大的差異,比較如下👷🏼‍♀️:

    (△)(翏👩🏿‍🦰,玄翏戈《集成》10910(翏👨🏼‍🚒,《包山》169

    (翏,《窮達以時》09)  (翏👈🏽,《孔子詩論》26

    (鏐,少虡劍《集成》11696)  (瘳,《天星觀》)

    所以此字釋為「鏐」顯然是不正確的。筆者以為「△」就是「」字,金文「」字字形作:(盂爵)、(王臣簋)、(彔伯簋),[5]而與「△」字一樣中間帶橫筆者🤵🏽‍♀️,如🍼:

    (拜🧜,《集成》4266簋)

    ,《集成》4441魯司徒仲齊

    (△)

    所以由字形來看,「△」釋為「」是可以的。

      其次𓀚,看音讀的問題👨🏿‍🏫。「」字在甲骨文中多用做「祈求」義。《說文》曰🛌🏿:「,疾也。從卉聲。從此。」[6]🚟、「🚖,首至手也。從手🕳,音忽👨🏻‍🦰。」[7]、「,脩飯也。從食聲✉️。或從賁。或從奔🚎。」[8]可見「」的音讀有四:一、音卉👌🏼;二、與相同或相近;三、與賁、奔相同或相近;四、音忽🤙🏼。但究竟如何釋讀🙅🏼,學者看法卻很分歧🍮。現在結合「△」字來看,冀小軍先生的說法最值得注意🪘。冀先生說:事實上,對源於《說文》的字傳統讀音,在古文字中是曾出現過反證的,這就是西周春秋金文中邾國「曹」姓的寫作從得聲的。但《說文》傳統的讀音與金文中應讀為「曹」的聲韻相差太遠,《說文》的「」弄錯形聲🙅‍♂️。所以他引孫詒讓的說法🦝,「疑古自有字……應從得聲」#️⃣,小篆「」作「」⭕️,應分析為從卉聲,讀為「禱」。[9]宋華強先生也指出🫱🏻:「古文字材料中假借他字以表示『禱』的例子甚多🪝,如甲骨金文多假『』爲『禱』,(原注👩🏼‍🍼:冀小軍🦇:《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字》,《湖北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似不見用『禱』字。而戰國楚地所出古書類竹簡中『禱』字也非常少見,在已經公開發表的材料中似只有《上博二·子羔》12號簡一例而已,尚無所謂用字習慣問題🧑🏼‍⚕️。即便是『禱』字至爲多見的卜筮祭禱簡⛹🏽‍♂️,也偶有假借他字之例。如葛陵簡甲三212199-3有『祭』⛔,董珊先生在給筆者的信中指出『』當讀爲『禱』♤,其說可信。」[10]陳劍先生也贊同冀小軍先生讀為「禱」的說法♤👨🏿‍⚖️,並指出:「從讀音看🦘,『』在金文中表示『仇』這個詞,『』在甲骨金文中大多表示『禱』這個詞🦹🏻‍♀️。『仇』和『禱』都是幽部字🧺。就聲母而論,仇是見系群母字,禱是端系端母字。……研究古韻的學者普遍認為這種現象反映出照三系字🈶、端系字和見系字的聲母應該有一個共同的上古來源。……我們認為『(仇)和『(禱)』的聲母關係應該也是屬於這種情況✥。也就是說💇🏻‍♂️,『』與『』最初應該聲韻都很接近,後來音讀發生變化💳,聲母分入見系與端系。……從字形與讀音兩方面推測應是從『』分化出的一個字。從現有材料看,及從之字在篆隸中應已遭到淘汰。我們猜想這可能是被『求』聲字兼併了的結果。」[11]值得注意的是👳🏻‍♂️,從「翏」的字🧑‍🦯,古音有來紐覺部(如戮🙍🏼‍♂️、穋)、來紐幽部(如廖、熮)🪟、透紐幽部(如瘳)與見紐幽部(如膠)👩🏽‍🍳、群紐幽部(如璆)🎂🤯。韻部是幽覺部👳🏼,聲紐也正好分布在端系字與見系字👰🏻‍♂️,與「禱」🥭、「仇」的聲韻關係正好吻合,同時「翏」🧑‍🌾、「求」關係也非常密切🧑🏿‍🎨,如《說文》指出「球」也作「璆」。可見徐家嶺十號墓玄鏐戟的「鏐」分析為從金「(禱)」聲,讀為「鏐」是可以的。

      最後,做個大膽的推論,字現在已消失了,字有無可能就是後來的「銶」字呢?「銶」字先秦已有👷🏽,如《詩經.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銶。」但《說文》未有收錄。《戰國縱橫家書》 238「不『救』寡人」作,其偏旁與「」形近👩🏽‍🏫。基於形體與聲音皆近,所以後人傳鈔時就將「」旁改成了較為常見的「求」旁,而變成了「銶」字🍠。「銶」同樣可以讀為「鏐」,就如前面所說「球」也作「璆」。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816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817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河南:大象出版社5️⃣,2004.10)頁309-311

    [2]劉彬徽、劉長武🫵🏻:《楚系金文彙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5)頁700🔵。

    [3]黃盛璋🧜‍♀️:〈「(撻)齋(齊)」及其和兵器鑄造關係新考〉《古文字研究》1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6)頁263

    [4]曹錦炎👮🏿‍♂️、張光裕主編👃🏽:《東周鳥篆文字編緒言》(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4.9)頁4

    [5]詳見《金文編》頁357706-707👳🏼、774-776👨🏽‍🦱。

    [6]〔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民74.10)頁497

    [7]〔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民74.10)頁595。「又音忽」三字據《大徐本》增補🥤,見〔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92.4十二刷)頁251

    [8]〔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民74.10)頁218

    [9]冀小軍:〈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字-兼談字在金文車飾名稱中的用法〉《湖北大學學報》1991.138-40

    [11]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4)頁3133-34🥍。

    点击下载附件🛸🦎:

    0472徐家嶺十號墓玄鏐戟鏐字小考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lht 在 2009/8/17 15:20:17 评价道🧑🏻‍🎤:第1楼

      《戰國縱橫家書》 238「不『救』寡人」作🤸🏻‍♀️,其偏旁與「」形近。

       

      也就是说👆🏻,与苏先生讨论的字字形也相近。那么释为“求”,是不是更直接一些呢?

    • 海天 在 2009/8/17 16:22:59 评价道🤸🏿‍♂️:第2楼

      謝謝lht兄惠賜卓見。古文字「求」極少見中間帶一橫筆者,至少就徐家嶺玄鏐戈的鏐字偏旁來看,釋為」還是比較合理的。我的原意是認為「銶」可能本寫作從」,但因為形訛或音誤而改為較常見的「求」,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銶」字🕣。「銶」字目前僅見於《玉篇》《龍龕手鏡》《廣韻》《集韻》等年代較晚的字書🧑🏻‍🎓,或許「銶」不是這個詞先秦時的寫法。當然這未必正確🙍🏿‍♂️,期待新材料的公佈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4966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