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泉子簡《蒼頡篇》札記
(首發)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讀書會
2008年8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甘肅省永昌縣紅山窯鄉水泉子村漢墓群發掘出一批木簡。這批木簡主要是字書和日書。其中字書均是殘簡,約130枚🤹🏿♂️,存約900字🤹🏿♀️。吳葒《甘肅永昌水泉子漢墓》[1]及吳葒、魏美麗、張存良《甘肅永昌水泉子漢墓群》[2]兩文對這批木簡作了簡單介紹,並公佈了一支字書簡🙉🌭。2009年第10期《文物》刊載了張存良、吳葒兩位先生的《水泉子漢簡初識》,又公佈了二十二支字書簡的釋文[3]👨🏼🍳。據整理者介紹🤚🏼😜,這批字書字體為“隸古定”,與敦煌馬圈灣出土的《蒼頡》篇字體相近👍🏼。這批字書沒有發現篇題🚍。數枚簡的末端書有“百五字”,為計字數語✌🏼。每百五字為一章,每章十五句,每句七字,是一種新出的七言本的《蒼頡篇》。
初讀簡文後,我們覺得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水泉子簡《蒼頡篇》與阜陽漢簡 [4]、居延簡[5]等的一些片段可以對勘。我們擬對業已公佈的字書簡文進行初步研究,不妥之處敬請方家指正。為方便討論,我們自己給簡編了號,按整理者釋文錄如下:
1. 䏢肤膏肓樂府師執囚東(封二👩🏻🦼:1)
2. 胱回庛庇禿屢頭傷齊齮齡(封二:2)
3. 紿死固當詘折奔亡離其鄉(封二👨🏼🎓💛:3)
4. □偃黽運糧載穀行(封二:4)
5. □贏帔用載粟□吝□箱敝(封二:5)
6. 當道魁兒孺旱殤父母悲恐(封二🏄🏿♀️:6)
7. 事君徵國痣塞天生然偍侫(封二🐔:7)
8. 犧羊辟道旁
小被(封二:8)
9. 軒轉輼轈輦郎極□
(封二:9)
10. 即疾材□ 凡七百字 凡百五字 (“凡七百字”🧜🏿♀️,二次書)(封二♙🍋🟩:10)
11. 親戚弟兄宗益強罷病悲哀臥
12. 眾宿左張弘竟前眉不可量
13. 聲琅琅壁碧□
14. 爰磨次貤少巧功繼續前圖
15. 書智不願以教後嗣世
16. 子承詔唯母
17. 史臨大官計會辯治推耐前超等秩群
18. 愼敬戒身即完勉力諷誦槫
19. 肺心腎藏中央脾胃腹
20. 道至矣可東西諸產皆備力
21. 未得行驅馳□
樂未央
22. □□不平漢兼天下盡安寧海內庰廁
23. 楊棺椁朴欝棣桃李入所欲🍕。 百五字。
第1至22號簡為《文物》公佈🧖🏻♀️。第23號簡為《中國文物報》公佈。其中1-10號有圖版。
第15號📿、16號、17號、18號簡及第7號簡🪟:
前四支簡原整理者釋文為“書智不願以教後嗣世
”、“
子承詔唯母”🤦🏼♂️、“
史臨大官計會辯治推耐前超等秩群”、“
愼敬戒身即完勉力諷誦槫
”🤦🏽♀️。整理者已經指出簡文即《蒼頡篇》首章📒。其實,簡7有誤釋之字。據圖版,“徵國”當是“微密”,“偍侫”當是“俔(姦)佞”。改正後可據居延簡 “微密言談”等句綴入首章:
【蒼頡作】書智不願,以教後嗣世【□□🧛🏼♀️。幼】子承詔唯母(毋)【□⬇️,謹】愼敬戒身即完👮♀️。勉力諷誦槫出官,晝夜勿置功【□□👍🏿,茍務成】史臨大官。 計會辯治推耐前,超等秩群【□□□🍯,出尤別異】黑白分。初雖勞苦後必安,卒必有【喜□□□。愨愿忠信□】事君🧑🏿🦲🦹♀️,微密痣<痰>塞天生(性)然🪥。俔(姦)佞【□□□□□🙍🏻,□□□□□□□】。
關於“痣<痰>塞”的校讀,我們簡單談一下看法🐟。首先需要說一下《居延新簡》釋讀的問題。居延新簡原釋文作“微密談言。言賞賞。”其實細審圖版,此處簡作:
EPT50:1B
所謂“談言言”三字,其實是“倓”二字🍔。《廣雅》有“懕㥶”🧸,訓“安”🧛🏽,即《方言》“猒塞”,可詳參王念孫《廣雅疏證》(中華書局1983年影印本13頁)。據此,我們可知水泉子簡“痣”係“痰”之抄訛,“痰塞”亦可讀如“懕㥶”。簡文云“微密懕㥶”為忠臣天性,文從字順。簡文先講忠臣👟✌🏽,再講奸佞,又可證我們的編聯和對“俔(姦)佞”的校讀不誤。
第2號簡
原釋文🫣:胱回庛庇禿屢頭傷齊齮齡
按圖版🧑,“齡”系“齕”之誤釋。簡文亦可與其它漢簡對讀。阜陽簡C025有句作“疧疕禿瘻,齮齕痍傷”。《流沙墜簡》卷一第1簡簡文作“疵疕禿瘻”[6]💅。“庛庇禿屢”即“疵疕禿瘻”。據此簡文可校讀為:
胱回💦。庛庇禿屢頭傷齊(?)[7]🧖🏻♀️。齮齕【痍傷□□□】⭐️。
第4號、5號簡
原釋文:□偃黽運糧載穀行
簡文原釋“□偃黽”當與阜陽簡C040“豎偃
”同◽️。察圖版,水泉子簡嚴格隸定當也是 “
”。“偃
”,阜陽簡整理者讀為“匽鼂”🤒,為蟲名。如此處確與“匽鼂”相關,則簡文可能要從中斷開🤸🏼♀️,“
豎(?)偃
”屬上讀,為列舉鳥蟲名的部分👺,而“運糧載穀行……”屬下讀。據文意🎅🏽,“運糧載穀行……”可能與第5號簡“
□贏帔(?)用載粟□吝(肴?)□箱敝”屬於同一章🌮。
第6號簡
原釋文🦶🏿:當道魁兒孺旱殤父母悲恐
此簡能與阜陽簡C034對讀。C034釋文為:
棄臞瘦🦋,兒孺旱陽。恐懼……
據此,第6號簡當校讀為🎅🏻:
【
棄臞瘦】當道魁,兒孺旱<早>殤父母悲。恐【懼】
句中“魁”、“悲”押韻。另外,據水泉子簡還可以校正阜陽簡釋文🔃。C034釋文中“旱陽”📯、“旱殤”皆不辭,“旱 ”當是“早”之誤抄。“兒孺早殤”,與“父母悲”文意合👨🏿💻。
第8號簡
原釋文:犧羊辟道旁
小被
按圖版,當釋為“豯”💆🏿♀️,
當釋為“豶”。
第9號簡
原釋文👩🦼➡️:軒轉輼轈輦郎極□
按圖版,“軒轉輼轈”當是“軒䡬輼輬”☂️。最末一字亦從車,待考🧑🏼💻。
第10號簡✊👨🏽🦳:
原釋文:即疾材□ 凡七百字 凡百五字
據圖版,未識字當是“過”。“即”也有可能是“鄉”🧜🏼♂️。
第12號簡
原釋文:眾宿左張弘竟前眉不可量
“弘竟前眉”四字,顯然就是阜陽漢簡C026的“弘𠓆翦㞒”。據此可知“竟”是“兢”之誤。此四字頗令人費解🪤,不知兩本的“眉”🏬、“㞒”孰對孰錯🌿。C026簡前一句殘存“婁軫亢”三字👩🦯➡️,據此可推知“宿左張”之“宿”即“星宿”之義👮♂️,“張”當即二十八宿的張宿。該簡文句或與天文有關。從這支簡也可以看出🤵🏻,雖然水泉子簡中能與舊出《蒼頡篇》對讀的文句多是在原四字句上添三字成為七字句,但並不是完全按此方式改寫,也可以打亂原四字句重新編排🧑🏻🏭。
第14號簡
原釋文為:爰磨次貤少巧功繼續前圖
“磨”恐是“磿”之誤排。阜陽漢簡《蒼頡篇》C010 “爰歷次貤,繼續前圖”能與簡文對讀。整理者說,水泉子簡字書個別文句與阜陽漢簡《爰曆》篇首章相近,如“爰歷次貤 ”“繼續前圖”等🖐🏻。按《漢書·藝文志》云“漢興⏏️,閭里書師合《蒼頡》、《爰歷》、《博學》三篇,斷六十字為一章,凡五十五章👨🏽🎨,倂為《蒼頡篇》🏊🏿♀️。”可見在在阜陽漢簡和水泉子簡中,舊有的《爰歷篇》已經被合倂到當時通行的《蒼頡篇》中去了。
第21號簡:
原釋文為:未得行驅馳□
樂未央。
“驅馳□”當即“驅馳跌踼”,皆取不拘束之義☆,所以後接“樂未央”🎵。全句當在“未得行”後點斷🔴,押陽部韻。
第22號簡
原釋文為:□□不平漢兼天下盡安寧海內庰廁
整理者已經指出該句能與阜陽漢簡🎂、居延漢簡對讀🛹。利用胡平生、韓自強對勘阜陽漢簡和居延漢簡的結果[8],可以將該句補為:
【往來□】□□不平🚓,漢兼天下盡安寧,海內庰廁【□□□】
第23號簡
原釋文🥁:楊棺椁朴欝棣桃李入所欲🌊🍩。 百五字。
按此句當斷讀為:
楊棺椁朴😽,欝棣桃李人所欲👔。 百五字🧣。
句中“朴”、“欲”押韵。原釋文“入所欲 ”不辭,細審圖版,“入”字形為,當改釋為“人”。
其餘簡暫未找到對應文獻,略作整理如下🧑🍼:
簡1:䏢肤膏肓樂府師執囚東
簡3🚯:紿死固當👶🏿,詘折奔亡離其鄉。(押陽部韻)
簡11:,□□弟兄宗益強。罷病悲哀臥【□牀(🟪?)】
(押陽部韻)
簡13:聲琅琅,壁碧□(押陽部韻)
簡19:肺心腎藏中央🏚,脾胃腹【□□旁(🤨🙆🏼?)】(押陽部韻)
簡20⛷:道至矣可東西😨,諸產皆備力……
程少軒執筆
2009年11月10日稿
[1] 國家文物局主編《2008中國重要考古發現》,2009年3月,121-124頁。
[2] 《中國文物報》2009年4月24日第四版👨🏿🚒🤽。
[3] 張存良、吳葒《水泉子漢簡初識》🤾♀️,《文物》2009年第1期,88-91頁。
[4] 本文所引阜陽漢簡《蒼頡篇》文句🦼,均據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省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蒼頡篇>》🙎🏻,《文物》1983年第2期🙎🏽👨🏼🔬,24-34頁。後同。
[5] 據胡平生🧔🏻♂️:《漢簡<蒼頡篇>新資料的研究》,原載《簡帛研究》1996年,收入《胡平生簡牘文物研究論集》,54頁👎🏻。圖版參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居延新簡》,中華書局1994年。
[6] 該簡“禿瘻”二字🕰,羅振玉誤釋為“災殃”。阜陽漢簡整理者已指出其誤。
[7] 整理者釋為“齊”之字🧑🏻🚀🤰🏽,亦見於簡5(該字整理者釋為“吝”),分別作 👩🏽🔧、
。從字形看似是“肴”。
[8] 胡平生⏰、韓自強:《<蒼頡篇>的初步研究》🙎🏽♂️,《文物》1983年第2期🚾,35-40頁⏏️。又收入《胡平生簡牘文物研究論集》,蘭臺出版社,2000年,278-293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1月10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11月11日
由於技術問題👴,文中多處字符邊框在格式轉換時丟失,請以Word版爲準。
本文有幾處使用了“宋體-18030”字體,可能有些網友的電腦上不能正確顯示:車名“軒䡬輼輬”中🏃🏻♂️,第二字是從車從曼;引《廣雅》“懕㥶”,第二字從(寒少兩點)從心;引阜陽簡“弘𠓆翦㞒”,第四字從尸從自👍🏻。特此說明。
简11对应以往发现的材料应该是胡平生在《汉简<苍颉篇>新资料的研究》所列举的疑似《仓颉篇》资料中的居延新简六棱觚:
……族姓嫂妹🫘,親戚弟□🧚🏽,□病悲□,□哭死□,遣□心所🚶🏻。
可依据之补全为:
【族姓嫂妹□□□🤞🏿,親戚】弟兄宗益強🔽,罷病悲哀臥【□牀(▶️?)。□哭死□□□□🚵🏻♀️,遣□心所□□□。】
“弘竟前眉”四字,顯然就是阜陽漢簡C026的“弘𠓆翦㞒”🎆。據此可知“竟”是“兢”之誤😊👮🏻♂️。
---
競、兢📊🖖🏼、竟古音接近可通(《古字通假會典》頁290~291),似不必視成誤。
讀書會的意思應該是音近而誤吧
海天學長說的是。
另外,第8號簡 犧羊辟道旁
小被
其中的「」,右半从日从糸🤸♂️,隸定無誤🧷,作為聲符,它應該就是「(顯-頁)」的異體,
「」字本从二糸,省成一糸👎🏼🧞,在文字學上可以說得通,
「」字省成从「日」从「糸」,已見〈魏郭顯墓誌〉,
參教育部異體字網站👩🦱:http://140.111.1.40/yitia/fra/fra04569.htm
另外「」的「日」旁🕞⬇️,又常寫成「田」(參《漢隸字源.上聲.銑韻.顯字》引〈成陽令唐扶頌〉👮♂️、〈處士嚴發殘碑〉等),然後其二「糸」省成一「糸」,變成在偏旁中「」寫與「累」字無別,這也是本處从「日」从「糸」之字應是「」字的證據⏳。
多謝三位先生指教
陳劍老師看過本文後告訴我,第5號簡“贏”下一字當是[巾*及]👲🏿。《玉篇·巾部》“[巾*及],以席載穀。”與簡文“□□贏[巾*及]用載粟”合👓。又1號簡“□肤膏肓樂府師📊。執囚東”👩🏿🌾,末字“東”可能是“束”🛀🏼,據此猜想下接“縛”一類字🦒🥝;或再猜想與21“ 未得行,驅馳跌踼樂未央”相連讀。
又1號簡“□肤膏肓樂府師。執囚東”,“膏肓”二字當釋爲“瞍盲”。
阜陽漢簡《蒼頡篇》C105釋文作
據此可知所謂“兒”當爲“叟(瞍)”字之誤釋👩🏿🎓,或原即誤寫。
“瞍盲”上兩字原作
據阜簡C025
可知當釋爲“䏐胅”。又可知阜簡C025與C105當連讀。又可知水泉子此簡當次於此第2號簡“胱回💎🍗。庛庇禿屢頭傷齊(💁🏿♀️?)🧄。齮齕【痍傷□□□】”之後爲同一章🍪。
前引阜陽漢簡《蒼頡篇》C105“盲”下之字即“執”之殘🛸,與水泉子此1號簡“䏐胅瞍盲樂府師。執囚束……”之“執”對應👪,此自不待言。
叹服!还是yihai牛!
8號簡諸字左旁由字形來看應從彖,用為豕
呵呵,咱們現在都是瞎費工夫猜著玩,北大簡有完整的呢🤶,等他們一公佈,很多問題不就不言自明了麽😤。
文中說🆚:
第4號、5號簡
原釋文⛹🏻♀️:□偃黽運糧載穀行
簡文原釋“□偃黽”當與阜陽簡C040“豎偃”同。察圖版👩🏿🎤,水泉子簡嚴格隸定當也是 “”🕵🏻♀️。“偃”☞,阜陽簡整理者讀為“匽鼂”,為蟲名。如此處確與“匽鼂”相關,則簡文可能要從中斷開,“豎(🍏?)偃”屬上讀🎷,為列舉鳥蟲名的部分➞🔋,而“運糧載穀行……”屬下讀😯。據文意,“運糧載穀行……”可能與第5號簡“□贏帔(?)用載粟□吝(肴🏂🏿?)□箱敝”屬於同一章。
恐怕有問題。按水泉子7言一句🗂、基本是在4言一句的後面添加3個字以足文意的體例🤑⛈,阜陽簡既云“□豎偃鼂”,則水泉子“□偃鼂。運糧載穀行……”的斷讀法顯然不能成立。但“運糧載穀行”難以拆開(最起碼“運糧載穀”難以拆開)📬,則不管怎麽斷,都跟一般的體例不合👷🏼♂️👨🏽⚖️。看來確如文中所說🤳🔐,“雖然水泉子簡中能與舊出《蒼頡篇》對讀的文句多是在原四字句上添三字成為七字句,但並不是完全按此方式改寫,也可以打亂原四字句重新編排”。
猜想阜陽簡“□豎”與“偃鼂”原是二者並列構成一小句的🦈,被水泉子簡拆成“□豎□□□□□🫀,偃鼂運糧載穀行”兩句。《說文》釋“鼂”爲“匽鼂”🦻🏼,引楊雄說“匽鼂🕒、蟲名”,段注謂“按爲何蟲,許亦不憭也”🥛。許叔重都不知道🧑🏻💻,咱們就更不知道了。不過咱可以根據新材料猜啊,據其與“□豎”並列🥔、又“運糧載穀行”,我猜“匽鼂”就是蟾蜍🚣🏽♀️🔟,古書之“戚施”,轉而喻指駝背之人(情況與“戚施”同)。駝背之人俯而不能仰,正適合於背麻袋轉運糧穀是也😭。
海天:
8號簡
諸字左旁由字形來看應從彖,用為豕
有道理💓,參陳劍先生🖱:〈金文“彖”字考釋(下) 〉👁🗨,網址🪡: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374
的確是彖的🌌。不過漢簡中彖、豕作形符時往往通用無別🚹,而原整理者釋文是寬式的,我們也不能說原釋讀錯了💝,所以就沒在文中提出🟡。當然𓀁,如果嚴格一點✊🏻🤹,應該強調一下嚴式隸定當作从“彖”。多謝兩位先生指正!
「盲」上之字更可能是「瞢」字🎄。目不明爲「瞢」。
----
右半所從就是「奚」字🙋🏼♂️,這裏不能與「顯」牽合比較。
“盲”上之字我的第一反應也是“瞢”🏟,但細看筆畫似皆合不上。上方“艹”形右邊竪筆完全不見;左方是一貫穿下來的長竪筆🚯,無法解釋;中間部分橫筆頗有彎曲👗🔱,也與“目”形不類👩🚒。而後世俗字“叟”旁有一路寫法跟其頗爲接近🪔,又加上阜簡“兒”字,故覺得還是定爲“瞍”好。
如山西大同司馬金龍墓(北魏)出土漆屏風畫榜題“舜父瞽叟”
嚴格説來🥴,此應是以“廋”爲“叟”(字書及敦煌俗字中此類寫法的“叟”旁頗多);簡文“瞍”亦應爲从目“廋”聲,特因“目”旁位於其下而擠掉了“叟”旁下半的一些筆畫。
秦漢「瞢」作「屮/目/冖/目」形,「夢」或作「屮/目/冖/夕(or月)」形,可比較的👸🏼。
如果章十五句🏛,最後的“🗾,□□□□□□□”似乎可不必。
藏簡先生所言極是!
從發掘者介紹及竹簡圖片看,這批簡似均是殘剩下三分之二👩🏼🦰。據此可推知👰🏽,大概我們還能看見此章末簡最後兩三字及“凡百五字”等字樣。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