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http://www.bsm.org.cn/show_news.php?id=254
2010年3月20日🧑🏻🍳,在美國達慕思大學( Dartmouth College)的貝克圖書館舉行一場關於清華簡《保訓》的研讀會🎻🥧。 “達慕思清華簡《保訓》研讀會”(Dartmouth Workshop on the Tsinghua Bamboo Slip Manuscript Baoxun)由達慕思大學艾蘭(Sarah Allan)🧑🦰𓀔、邢文(Xing Wen)和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柯鶴立(Constance Cook)共同組織,來自美國喬治敦大學法學院(Georgetown Law)的羅鳳鳴(Susan Weld)🪘、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李鋒(Li Feng)🈺、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金安平(Annping Chin)🚣🏽、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的魏克彬(Crispin Williams)、聖十字大學(Holy Cross University)的凱倫·屯勒(Karen Turner)、郡禮大學(Grinnell College)的顧史考(Scott Cook)🕵🏽♀️、達慕思大學的李華元(Hua-yuan L. Mowry)🚵🏿、白素貞(Susan Blader)、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葉山(Robin Yates)、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德克·梅耶爾(Dirk Meyer)👨🏽🚒、德國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 的瓦格納(Rudolf G. Wagner)👩🏼🦳、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University of Erlangen-Nürnberg)的邁克爾·魯德克(Michael Luedke)、匈牙利考文紐斯大學(Corvinus University)的貝山(Sandor Szabo),以及在達慕思大學訪問的王進鋒、余佳和甘鳳(Foong J. Kam)等近30位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會議。中國清華大學的劉國忠教授應邀對清華簡的整理情況作了專題報告,《光明日報》“國學版”主編梁樞先生介紹了國內對清華簡的討論情況,艾蘭、邢文、柯鶴立教授主持了對《保訓》簡的逐字、逐句研讀👳。
與會學者對《保訓》文字的隸定和釋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一些關鍵字句討論得尤其熱烈。學者們還積極關注《保訓》簡所反映的商周歷史的內容。《保訓》的成書年代、簡文所反映的時代也是討論的話題。
《保訓》的“中”始終是簡文中最重要的問題👩⚖️,很多中國學者之前已經提出了很多的看法。討論會上,西方學者又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艾蘭和邢文二人的觀點。艾蘭曾提出甲骨文中的“嶽”就是指嵩山(後來被稱為中嶽)🕠。她根據這個論斷指出《保訓》的“中”就是指大地的富达♞👱🏻,天子可以從中得到統治權力🧑🏻🦼;具體就是指河南偃師縣、登峰縣地區,以中嶽嵩山為富达🥷🏽。邢文根據竹簡的內容,提出解釋“中”必須符合15個條件,而以前學者的釋解均不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他認為“中”就是孔子所傳帝堯所說的“天之歷數在爾躬”的“天數”🧉,即傳說中舜得河圖的河圖之數🎾,也即文王據以演《周易》的“易數”。
應艾蘭教授的邀請,清華簡整理小組的劉國忠副教授對竹簡的入藏、保護☔️、整理、內容進行了介紹,並重點介紹了即將出版的第一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的情況。因為清華簡內容豐富,又多是史書類的材料,學者們對之很感興趣🐀,紛紛詢問清華簡的具體情況。另外,梁樞主編介紹了《光明日報》“解讀清華簡”專欄的一些情況,並歡迎西方漢學家投稿🧑🏻🎤🦗,使其成為學術爭鳴的平臺⚀。
這次研討會是向西方學者介紹清華簡的第一次🙆♂️,學術意義十分重大,必將促進國外學者對清華簡的持續關注和研究😶🌫️。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為2010年4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