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17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简] 關於清華簡《筮法》八卦圖“坎離易位”的一點推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2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關於清華簡《筮法》八卦圖“坎離易位”的一點推測

  清華簡《筮法》有一幅八卦圖,如下🙎🏻‍♀️:

《筮法》八卦圖

  此圖外圍卦序與後天八卦圖大體一致🤸‍♀️,唯一不同是坎、離兩卦位置相反——這一點王寧先生已經指出。

後天八卦圖

  《筮法》八卦圖與傳本後天八卦圖坎離位置相反🎅🏿,似乎有可能是因為早期文獻中兩卦與陰陽的對應關係發生過變化🤜🏽。

  馬王堆帛書《周易》卦序與今本不同🙋‍♀️,其排列次序以鍵(乾)🧝🏼‍♀️、根(艮)、贛(坎)🫷🏽、辰(震)💶🏣、川(坤)、奪(兌)、羅(離)、筭(巽)爲上卦,以鍵🐦‍🔥、川、根、奪、贛、羅🤰、辰💢🐌、筭爲下卦👨‍👧‍👦,然後以上卦的每一卦分別與下卦的八卦組合而形成六十四卦。

上卦順序

下卦順序

  值得注意的是,《易傳》有一段文字,當與下卦的排列順序有關。該句帛書《衷》篇寫作💂🏽:

  天地定立(位)🍥,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靁(雷)風相(薄)🧏🏿‍♂️,八卦相庴(厝―錯)🧘🏽。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衷》篇“火水”的排列恰也與卦序相反🫄🏻。

帛書下卦順序

《衷》篇文字卦序

  韓本🦵🏿🙇🏿‍♂️、漢石經本該句與帛書本不同𓀝🦙,韓本作‘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二句顛倒🧎🏻‍♀️,又多一‘不’字。漢石經‘薄’字以上與韓本同,以下殘缺。張政烺先生說:

  易卦坎水離火,罕言離坎者📙,帛書“火水”二字顛倒🧝🏽‍♂️,當從韓本乙正✮。帛書八卦順序爲乾(天)坤(地)、艮(山)兌(澤)、坎(水)離(火)、震(雷)巽(風)🤵🏿,韓本震巽移在坎離之前,相射上又增一不字👨‍🦼‍➡️,皆與文例不合🧑‍🍼🕢,然似學者有意爲之,非一般偶然筆誤也。

  帛書“火水”二字顛倒,會不會不是偶然的筆誤,而是保留了古本的一些遺跡呢?韓本該句的錯亂,似乎也有可能是由於坎離屬性的改變,後人再次修改造成的💂🏿。

  今本《易傳》對八卦屬性的分配是✍️:

  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9️⃣,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乾、震、坎、艮是男,為陽;坤🫦、巽、離🏋🏼‍♀️🏄🏿、兌為陰,是女🚵🏻。

  按照今本《易傳》🛝,坎水屬陽,離火屬陰。但是在中國更原始的二元對立的觀念中🏃🏻,火無疑應該屬於陽,而水則無疑屬於陰。研究易學的學者早已指出這兩種思想存在衝突。這種衝突,在帛書《衷》篇也有反映🏊🏽‍♀️🅱️。《衷》篇明確提出水屬陽而火屬陰:

重陰(者)沈🎇,故水不吉也👨🏻‍🌾。

僮(重)陽(者)亡,故火不吉也。

  比勘今本《易傳》可以發現,這種水為陰🔺、火為陽的觀念完全消失了👩🏻‍🦰🙆🏽。這似乎可以說明👨🏼‍✈️,早期易學(或許只是早期易學的某些學派)曾主張離火為陽、坎水為陰👷🏽,但這一學說由於與後來成為主流、並保存在今本《易傳》中的八卦陰陽屬性學說相悖💳,因此被拋棄了——而清華簡《筮法》和馬王堆帛書《衷》篇則保留了這一學說的一些遺跡。

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23:28 | 只看该作者
其實本來想取的題目是“學術八卦”🍋‍🟩。🦺。。
3#
发表于 2013-8-30 17:0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霍斐然<帛书《周易》“火水相射”释疑>(《文史》第29辑)所论似乎也与这个问题有关系;
文中也谈到🧑🏿‍🏫:八卦之中,阳卦主升𓀄,独坎主降🤵🏻‍♀️。阴卦主降,独离主升。
并列有表格。
又👮‍♂️,古人论卦象之阴阳,或许还与(除乾坤卦外)阴卦多阳爻、阳卦多阴爻的观念有关系🫷。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5:13 | 只看该作者
小文是八月底看到新聞報導時寫的一則劄記。現在看到《筮法》全帙😶🕵🏽‍♀️,此說似可成立。《筮法》成書較之今本《易傳》要早許多👫🏼。
5#
发表于 2014-1-12 17:50 | 只看该作者
附少軒帖尾談一點雜感:少軒說《筮法》成書較今本《易傳》早很多☝🏻,我讀《筮法》一個突出的感受是🔮,清華簡文字的頭緒似乎越來越複雜,由此對戰國文字也應有新的思考🍎。此篇病、夏、屯、廌🧓🏼、中等字寫法與典型楚文字有異💺,讎寫作兩鳥頭相對👍🏽,卒不用从爪形而僅寫作卒,我意大部分跟抄本較早有關而非地域特點的滲透🅱️,如屯字豎筆上為圈形明顯是從西周金文寫法來的,有些看似與他系文字特徵相合(如卒字同《唐虞之道》用字),也許亦當看成早期文字現象遺存➾。類似情況還有《保訓》🌤,有齊魯和三晉影響兩種看法,現在重觀這批材料👋🏿,也許主要體現的並非地域特徵而是時代特徵🕝。各系文字分道揚鑣,形成自己非常明確的特徵性風格,比我們想像的可能要晚一點👨🏻。戰國兩百多年,楚文字分期研究的時代大概已經到來了。
6#
发表于 2014-1-18 1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20 02:01 , Processed in 1.0603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