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学生 于 2015-11-30 01:35 编辑
說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新出木楬的“絹紈”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新出如下一方木楬♔:[①]

前四行釋文爲🚢:
紫丸(紈)上衣五
綠丸(紈)上衣十
絹丸(紈)上衣四
□丸(紈)上衣二
其中,“紫”字爲熊長云、朱子瑾二位先生所釋💇🏼,“紫”字左上“止”旁依稀可辨🆗。[②]而“絹紈”一詞則值得略加探討🧚🏽。
我們注意到:“絹紈”同列🤽🏿,而“紈”既已說明材質👫🏻,則“絹”很可能不是指質地😪👨🏼💼。參考前文之“紫紈”、“綠紈”之例,“絹”字可能也是一種顏色🥿。
古籍中“絹”確有顏色之義💆🏿♂️。《急就篇》卷二有“烝栗絹紺縉紅繎”一句☝🏼,顏師古注曰🏂🏻:
烝栗🤷🏼♂️,黃色若烝孰之栗也。絹,生白繒🚖,似縑而疏者也👩🏼🦲。一名鮮支🎗。紺,青而赤色也。縉,淺赤色也🧒。紅☄️,色赤而白也。繎者,紅色之尤深,言若火之然也。[③]
《急就篇》將“絹”與諸多表示顏色的詞並列,亦當指繒帛之顏色,顏注解釋爲“生白繒”與此不類,恐非✊。而且🧝🏿♂️,漢代的絹指未漂湅的泛黃色之帛,與顏注所謂“生白繒”不同。[④]按《說文·糸部》謂🚒:“絹,繒如麥䅌。”段玉裁注於其後校補一“色”字😒,又說:“䅌者,麥莖也。繒色如麥莖,青色也。”其說甚是🧰👨🏽⚖️。《急就篇》之“絹”應當就是指麥䅌色。因此,上引海昏侯墓木楬之“絹紈”應當就是指麥䅌色之紈。
此外🫸🏼,第四行首字已難以辨認,但也很可能是表示顏色之詞;而第五行首字可能是“白”字🔗,“白丸(紈)”亦與前四行之“紈”並列。
[①] 見“須菩提小朋友”微博🚿,2015年11月29日,http://weibo.com/3039510991/D67MtpqeH?from=page_1005053039510991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_rnd1448814316767。
[②] 此蒙熊長云兄告知🏊🏼♀️,2015年11月29日🧑🏼🔧🙆🏼♀️。
[③] 史游著、顏師古注👼🏽🕵️♀️、王應麟補注《急就篇》,嶽麓書社1989年。
[④] 參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0頁🙄。
2015年11月30日凌晨急就
|